×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水经注全译(上下)
读者评分
4.5分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水经注全译(上下)

1星价 ¥45.8 (2.9折)
2星价¥45.8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10819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22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221081988 ; 978-7-221-08198-8

内容简介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初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形式上说,全书是他对三国时代成书而不知作者的《水经》的注释。但是在内容上,它不仅比《水经》大20多倍,而且丰富生动,所以成为一部脍灸人口的不朽名著。历来对此书有许多崇高的评价,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曾经评论:“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跋寓山注二则》,《娜嬛文集》卷五),《水经注》在描写风景方面的声誉可见一斑。《水经注》共四十卷,原是朝廷藏书,直到宋初,尚未缺佚,如《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等所引,有许多都不见于今本,可以为证。到北宋景祐年间(公元1034-1038年),朝廷编修《崇文总目》,发现已缺佚五卷,所以宋初引及的河流滹沱水、泾水、(北)洛水等,都不见于今本,当在缺佚的五卷之内。而今书仍作四十卷,则是后人整理时分割凑合的结果。由于《水经注》成书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书籍的流行全靠传钞,而传钞过程中又造成了许多错误。特别是把经文和注文夹杂在一起。所以此书到了明代,成为一部经注混淆,错漏连篇,不堪卒读的残籍。明万历年间的学者朱谋玮等,花了极大精力整理此书,校勘成《水经注笺》一书,成为《水经注》自宋代缺佚以来的*好版本。在这基础上,清代学者继续努力,特别是乾隆年代,先后出了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大郦学家,经过他们的精心校勘,除了缺佚的五卷无法恢复外,其余各卷,不仅混淆的经文和文全部分清,而错漏字句也大部分得到补正,使《水经注》又成了一部可读之书。

前言

  《水经注》全译既成,不免要说几句话对这个译本作一点说明。首先要说的或许是题外话,因为这一年多来,接二连三地读到好几篇议论《全译》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对《全译》提出许多意见,有的甚至到达挞伐的程度。报刊上发表这样的文章,却很少看到为《全译》说好话的。尽管就我所见,有不少中青年喜欢这样的书,但是他们不会写文章为《全译》呜屈,即使写了文章,恐怕也得不到发表。为此,我不得不在我们的《全译》卷首,为《全译》说几句话。
  《全译》当然不是现时的发明,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言文对照”的《古文观止》和《秋水轩尺牍》等书,抗日战争时期到江西念书,又看到“言文对照”的《四书》。把整部《古文观止》《秋水轩尺牍》或《四书》等进行“言文对照”,其实也就是“全译”。与我的青少年时代相比,知识分子的数量和书籍的出版发行量,现在都大了好几倍。则“全译”的书比“言文对照”的书增加,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另外还有一点促成“全译”的原因,现在,知识分子的队伍比过去庞大,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却比过去要低得多。这当然是由于时代发展的关系,并不是说现在比过去落后。在过去,从我自己来说,因为家庭的关系,祖父是一个清朝的举人,所以从小就接受文言文的训练。七八岁的时候,已经读熟了《学》《庸》两篇。一般家庭的子弟怎样呢?读文言文的机会也比现在多得多。初中《国文》课本就选入许多文言文,而高中《国文》课本则全部是文言文。记得我念高中的时候,课本中有许多《左传》和《国语》的文章,也有《史记》和《汉书》的文章,另外还在更古老的如《尚书》《诗经》《道德经》《吕氏春秋》等书中选出文章。而且高中的国文老师就要求学生写文言文。现在当然不能再这样,因为学生要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要懂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从大学生来说,绝大部分系科,学生懂外文就比懂文言文重要得多。而事实也是如此,譬如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用英语在国内接待外国学者或到国外讲学,往往听到外国人的恭维话,说我的英语说得很流利。

目录


郦道元《水经注》原序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晋水 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
 *水
卷十四
 湿余水 沽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浿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瀍水 涧水
卷十六
 觳水 甘水 漆水 浐水 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渠沙水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淯水 *水 灈水 瀙水 沅水 涢水
卷三十二
 渗水 蕲水 决水 溉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三十三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浪水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涯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溜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展开全部

节选

河水
  【题解】
  《河水》是《水经注》全书*长的一篇,共分五卷,计五万余字,占全部《水经注》的七分之一。《水经注》一书,注文比经文大二十余倍,但《河水》一篇,注文比经文大九十倍左右。
  在卷一经文“河水”之下有一句注文说:“《风俗通》曰:江、淮、河、济为四渎。”意思是说,江、淮、河、济是四条著名的大河。河水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四条大河:江、淮、河、济,从地名学上说,都是专名,不是通名。按照地名学的理论,每一个地名,都由专名和通名两种要素构成,河流也是一样,譬如“黑龙江”、“桑干河”、“Mississippi River”,这里的“黑龙”、“桑干”、“Mississippi”都是专名,而“江”、“河”、“River”则是通名。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名,“江”是长江的专名。作为河流的通名,也就是与英语“River”这个字汇相当的名称,古代称为“水”,黄河称为“河水”,长江称为“江水”。
  在古代,黄河除了“河”和“河水”这两个*通行的名称以外,按不同的习惯、地区和段落,还有大河、浊河、逢留河、金城河、上河、孟津河、鲔水等别名,都见于《水经注》篇内。至于“黄河”一名,《水经注》虽然少用,但也已经出现。5卷之中,共见4处,这就是卷一经文“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下:“莫尚美于黄河”;卷二经文“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下:“即积石之黄河也”;卷四经文“又东过陕县北”下:“北临黄河”;卷五经文“又东北过黎阳县南”下:“南荫黄河”。这是因为黄河中下游水色黄浊,由来已久。卷一经文“出其东北陬”下,注文引《尔雅》说:“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又引《物理论》说:“河色黄者,众川之流,盖浊之也。”这段注文中还指出早在西汉时代,黄河的含沙量已经达到”清澄一石水,六斗泥”的程度。所以这条河流*后以黄河为名,这是很自然的事。
  《河水》这一篇,篇幅特别大,除了因为黄河是一条大河以外,另一原因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清黄河河源,把黄河河源延伸到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和田河的上源,甚至更远,这就是所谓“黄河重源”。这种错误的说法,流传已久,《水经》承袭了这种错误,郦道元作注,虽然查阅大量文献,但结果是如他在卷一*后所说的:“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这是因为当时郦道元能够看到的资料,全都作这样的记载。郦道元也只好以讹传讹。由于他的注文汇集了许多文献的说法,所以错误就愈闹愈大。卷一之中,注文把黄河与印度河及恒河牵扯在一起,写了许多古代印度的情况。卷二之中,注文说:“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又说:“河水又东注于渤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按:今名罗布泊)。……东去玉门阳关千三百里,广轮四百里。其水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所以注文在卷一开头就说:“伏流地中万三千里”。这些当然都是错误的。
  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水经注》记载的黄河,除参阅原注以外,还可以参阅陈桥驿《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一文,此文发表于《黄河史资料》(河南郑州市金水路11号,《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史资料》编辑部编)1990年第1期,此文又收入于《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之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