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专题-建筑设计资料集-第8分册-(第三版)
读者评分
5分

建筑专题-建筑设计资料集-第8分册-(第三版)

1星价 ¥178.5 (7.9折)
2星价¥178.5 定价¥226.0
商品评论(1条)
zzy***(三星用户)

给个五星吧

希望这套书的第1分册能便宜一些。 这本8分册内容很不错。

2019-02-25 11:02:2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0946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32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112209460 ; 978-7-112-20946-0

本书特色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建设领域的**工具书,被誉为行业“天书”;《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是对半世纪前经典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全部重拟大纲,重新编写,是一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百科全书”。 新版资料集共8册,本册为《第8分册 建筑专题》,由39家编写单位历时7年多共同编写完成,包括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包括遗址、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文化景观等)、地域性建筑、无障碍设计、建筑防灾设计(包括建筑防火、建筑防风、建筑防雷、城市综合防灾等)、绿色建筑、太阳能建筑、建筑改造设计、地下建筑、建筑智能化设计、城市设计、建筑给排水、建筑供暖、建筑电气13个专题,涵盖各专题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设计要点、数据资料和优秀实例等内容。

内容简介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一部由中国人创造的行业工具书,其编写方式和体例由中国建筑师独创,并倾注了两代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建筑设计资料集》(*版)于1960年开始编写,1978年一套3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20多万套。第二版于1987年启动编写,1998年一套10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约15万套。前两版资料集为指导当年的建筑设计实践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因其高水准高质量被业界誉为“天书”。
1995年,《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作为建筑领域*入选图书,荣获国家出版界*奖——中国国家图书奖(共29种图书获奖),同年,作为建筑领域*入选图书,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共28种图书获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优秀畅销书。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化变革的推进,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类型的多元化,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规范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都使得老版资料集内容无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急需重新组织编写第三版资料集。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国家层面的经典品牌,惟有超越经典,才是对经典*好的致敬。为做好这部经典图书的重编工作,总主编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国内建设行业的两百余家单位,三千余名专家,自2010年开始编写,前后历时近八年,经过无数次的审核和修改,*终完成了这部备受关注的大型工具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重编新版资料集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视和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以新版资料集出版为研究成果的“建筑设计基础研究”列入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为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增值服务平台“建筑设计资料库”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内容更广,规模更大,信息更全,是一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百科全书”
新版资料集更加系统全面,从*初策划到*终成稿,都是为了既做成建筑行业大型工具书,又做成一部我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百科全书”。
新版资料集共分8册,分别是:《第1分册 建筑总论》;《第2分册 居住》;《第3分册 办公·金融·司法·广电·邮政》;《第4分册 教科·文化·宗教·博览·观演》;《第5分册 娱乐休闲·餐饮·旅馆·商业》;《第6分册 体育·医疗·福利》;《第7分册 交通·物流·工业·市政》;《第8分册 建筑专题》。全书包括66个专题,内容涵盖各个建筑领域和建筑类型。全书正文3500多页,比*版1613页、第二版2289页,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建筑设计资料集》是一部由中国人创造的行业工具书,其编写方式和体例由中国建筑师独创,并倾注了两代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建筑设计资料集》(*版)于1960年开始编写,1978年一套3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20多万套。第二版于1987年启动编写,1998年一套10册全部出齐,20多年来共发行约15万套。前两版资料集为指导当年的建筑设计实践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因其高水准高质量被业界誉为“天书”。 1995年,《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作为建筑领域*入选图书,荣获国家出版界*奖——中国国家图书奖(共29种图书获奖),同年,作为建筑领域*入选图书,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共28种图书获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优秀畅销书。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化变革的推进,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类型的多元化,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规范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都使得老版资料集内容无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急需重新组织编写第三版资料集。 《建筑设计资料集》是国家层面的经典品牌,惟有超越经典,才是对经典*好的致敬。为做好这部经典图书的重编工作,总主编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国内建设行业的两百余家单位,三千余名专家,自2010年开始编写,前后历时近八年,经过无数次的审核和修改,*终完成了这部备受关注的大型工具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重编新版资料集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重视和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以新版资料集出版为研究成果的“建筑设计基础研究”列入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为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增值服务平台“建筑设计资料库”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内容更广,规模更大,信息更全,是一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百科全书” 新版资料集更加系统全面,从*初策划到*终成稿,都是为了既做成建筑行业大型工具书,又做成一部我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百科全书”。新版资料集共分8册,分别是:《第1分册 建筑总论》;《第2分册 居住》;《第3分册 办公·金融·司法·广电·邮政》;《第4分册 教科·文化·宗教·博览·观演》;《第5分册 娱乐休闲·餐饮·旅馆·商业》;《第6分册 体育·医疗·福利》;《第7分册 交通·物流·工业·市政》;《第8分册 建筑专题》。全书包括66个专题,内容涵盖各个建筑领域和建筑类型。全书正文3500多页,比*版1613页、第二版2289页,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新版资料集一半以上的章节是新增章节,属于第三版中的“*版”。非新增的章节也几乎都重拟大纲和重新编写。绝大多数章节由来自不同单位的多位专家共同研究编写,并邀请多名业界知名专家审稿,以此确保了编写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工具书的权威性和正确性。 二、编写阵容权威,技术先进科学,实例典型新颖,以增值服务方式实现资料集内容扩充和动态更新 总编委会和各主编单位为编好这部备受瞩目的大型工具书,进行了充分的行业组织及发动工作,调动了几乎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14家国内著名单位分别担任新版资料集8个分册的主编单位,各专题和各章节由国内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编写,并组织了两三百名知名专家对稿件进行多次审稿。由业界著名单位和权威专家进行编写和审核,并且反复修改完善,从组织上保障了内容的广泛性、先进性和权威性。 新版资料集从大纲设定到内容编写,都力求反映新时代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实例、新理念、新趋势。通过记录总结新时代建筑设计的技术进步和设计成果,更好地指引建筑设计实践,提升行业的设计水平。 新版资料集收集了一两千个优秀实例,无法在纸书上充分呈现,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实例信息,适应数字化阅读的需求,新版资料集专门开发了增值服务功能。增值服务内容以实例和相关规范标准为主,可采用一书一码方式在电脑上查阅相关实例和规范标准。读者如购买一册图书,可获得看一册图书相关增值服务内容的授权码,如整套购买,则可获得看所有增值服务内容的授权。增值服务内容将进行动态扩充和更新,以弥补纸书组织修订和制版印刷周期较长的缺陷。 三、文字精炼,制图精美,检索方便,达到了大型工具书“资料全、方便查、查得到”的要求 第三版的编写和绘图工作告别了前两版用鸭嘴笔和尺规作图、铅字印刷的时代,进入到计算机绘图排版和数字印刷时代。为保证几千名编写专家的编写、绘图和版面质量,总编委会制定了统一的编写和绘图标准,由多名审稿专家和编辑多次审核稿件,再组织参编专家进行多次反复修改,确保了全套图书编写体例的统一和编写内容的水准。 全书所有图片都按照绘图标准进行了重新绘制,所有的内容和版面都经过反复调整和修改。书稿内容简洁实用,将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要点、技术参数、常用数据等内容,用简练的文字、图表来表达,并通过版面的构图和标题的设置,使读者翻开就能迅速找到所需答案。文字表述多采用短句,以条目化和要点式表达为主。 新版资料集具有“文字精炼、制图精美、版面美观、检索方便”的特点,完全达到了大型工具书“资料全、方便查、查得到”的要求。 读者定位:资料集作为建设行业*重要*基础的大型工具书、建筑设计“百科全书”,读者对象较广,主要有:建筑师、规划师、风景园林师、室内设计师、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 主要营销对象有:建筑设计院、规划院、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各级规划局、各级建委(建设局/建工局)、省建设厅、各级开发区政府、相关大中专院校,所有收藏建筑图书的图书馆馆配。

目录

1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 概述 遗迹 古代建筑 近代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文化景观2 地域性建筑 地域性建筑 概念与区域划分 主要理论与实践 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人文环境的影响因素 典型建筑类型 空间艺术特征 环境利用技巧 适应气候的设计 技术与材料表现 文化传承与创新3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 总论 人体及设施尺度 场地 建筑物 标识 实例4 建筑防灾设计 建筑防火 范围·分类 总体布局 防火分区 安全疏散 耐火构造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 建筑防风 灾害性风及其与建筑的相互影响 城镇防风规划要点 建筑防风设计要点 国外建筑防风研究成果 改善措施·实例 建筑防雷 概述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电涌保护器 等电位联结 城市综合防灾 城市灾害分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城市防洪 地质灾害防治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防灾公园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实例5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总则 绿色建筑环境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 实例6 太阳能建筑 太阳能建筑 概述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主动式太阳能技术 经济指标·实例 实例7 建筑改造设计 建筑改造设计 总论 建筑改造评估 建筑改扩建设计 建筑改造通用技术8 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 总论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居住建筑 地下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综合体 地下工业建筑 地下仓储建筑 地下市政建筑 人民防空工程 地下建筑建造技术 地下建筑物理环境 地下建筑防灾9 建筑智能化设计 建筑智能化设计 智能建筑概论 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素 建筑类型与智能化设计10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总论 总体性区段城市设计 局部性地段城市设计 建筑群和建筑综合体城市设计 典型城市要素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实施技术11 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水 建筑中水 建筑生活热水及饮水供应 建筑循环冷却水 建筑排水 建筑雨水 建筑消防12 建筑供暖 建筑供暖 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供暖热负荷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 散热器供暖系统 热水辐射供暖系统 电热辐射供暖·燃气辐射供暖 热风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的分户计量 散热器的选择 供暖设备及附件的选择 供暖管材及保温 供暖系统的水质要求及防腐设计13 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 概述 供配电系统 变配电所 应急电源 电气井道 电缆敷设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电气照明 建筑物防雷 接地与安全附录一 第8分册编写分工附录二 第8分册审稿专家及实例初审专家529附录三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实例提供核心单位530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