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斗机空战:战术与机动(上)

包邮战斗机空战:战术与机动(上)

1星价 ¥37.0 (6.2折)
2星价¥37.0 定价¥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21611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1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09216118 ; 978-7-5092-1611-8

本书特色

罗伯特·L.肖是美国海军战斗航空兵一名有14年飞行经历的老兵,与一般的飞行员不同的是他还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所以他对战斗机战术的探索和理解更深刻,在本书中他试图将战斗机的设计因素纳入到战术研究当中。
机动既可以是战斗机设计的要求,也可以是战斗机执行任务的基本要求;而战术基本上就完全是战斗机驾驶员*关注的要素了。肖在本书中用“机动”这个词把航空 工程师和战斗机驾驶员的关注点联系在了一起。从字面上看,“机动”离不开速度和高度,速度和高度又可用战斗机的能量状态来描述。作者上承“战斗机黑手党之 父”约翰·伯伊德,全书从头到尾充斥着“能量机动”的理念,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努力把以往飞行员口中“神秘”的空战艺术以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描述了至上 世纪80年代为止战斗机可用的各种战术。
第1章主要介绍了战斗机武器系统在战斗机战术中的地位。战斗机格斗的首要任务是击落对方,虽然这需要飞行员绞尽脑汁、斗智斗勇,但*后一击总是需要手中的武器来完成,或者是导弹,或者是航炮。战斗机若缺乏合适的火力和控制系统,其他工作无疑将成镜花水月,所以作者把战斗机武器系统列在本书的第1章,以凸显 其重要性。罗伯特·L.肖是美国海军战斗航空兵一名有14年飞行经历的老兵,与一般的飞行员不同的是他还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所以他对战斗机战术的探索和理解更深刻,在本书中他试图将战斗机的设计因素纳入到战术研究当中。 机动既可以是战斗机设计的要求,也可以是战斗机执行任务的基本要求;而战术基本上就完全是战斗机驾驶员*关注的要素了。肖在本书中用“机动”这个词把航空 工程师和战斗机驾驶员的关注点联系在了一起。从字面上看,“机动”离不开速度和高度,速度和高度又可用战斗机的能量状态来描述。作者上承“战斗机黑手党之 父”约翰·伯伊德,全书从头到尾充斥着“能量机动”的理念,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努力把以往飞行员口中“神秘”的空战艺术以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描述了至上 世纪80年代为止战斗机可用的各种战术。 第1章主要介绍了战斗机武器系统在战斗机战术中的地位。战斗机格斗的首要任务是击落对方,虽然这需要飞行员绞尽脑汁、斗智斗勇,但*后一击总是需要手中的 武器来完成,或者是导弹,或者是航炮。战斗机若缺乏合适的火力和控制系统,其他工作无疑将成镜花水月,所以作者把战斗机武器系统列在本书的第1章,以凸显 其重要性。 第2章介绍了战斗机的基本战术动作,包括追逐航线、强势回旋(Yo-Yo)、转弯、剪式机动、斤斗以及防御性盘旋下降等。这些以飞机机动性为基础的动作是 战斗机战术的基础,作者详细分析了各个战术动作中的能量变化过程,指出了各个动作的优缺点及其对战斗机格斗攻防态势的影响。 以此为基础,第3到第8章描述了同型号飞机间的一对一机动对抗(第3章)、不同型号飞机间的一对一机动对抗(第4章)、双机小分队战术(第5、6章)、四 机小队战术(第7章)、飞机数目不定情况下的战术(第8章);第9章描述了战斗机承担的扫荡、要地/区域防御和护航任务;第10章介绍了战术截击。*后在 附录中引入了对部分航空工程名词的解释。 战斗机技术是一国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体现,称之为国之利器绝不为过,因此各大国总是把*的技术*先用到航空工业中,带来了战斗机性能日新月异的变 化。但不论战斗机技术怎么发展,只要有人驾驶战斗机,有些东西就永远不会过时。20世纪50年代导弹的出现,使美国空军以为近距格斗再无用武之地,走向取 消战斗机航炮的*,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吃尽苦头。美国人痛定思痛,即使在目前*的F-22上面也装备了航炮。 本书成书于上世纪末,从那时起,虽然战斗机的航电、雷达和武器系统得到长足发展,但关于战斗机机动和格斗的一些理念却未发生大的变化,尾后攻击永远是*致命的攻击方式。 《战斗机空战:战术和机动》一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机载武器使用、基本机动动作、单机及编队视距内空战、超视距空战等空中作战的理论和实战战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作者还引用了近150个详细的空战战例及250多位战斗机飞行员对空战的精辟总结,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和翔实的*手空战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战术理论著作。本书为战斗机空战领域中的名著之一。在美国军方和国际上颇为有名。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战斗机武器、战斗机基本飞行动作、同型飞机的一对一机动、不同类型战斗机的一对一机动四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空对空航炮、制导导弹、追逐曲线、领先转弯、对头转弯和尾后转弯等。

目录

**章 战斗机武器 空对空航炮 制导导弹 第二章 战斗机基本飞行动作 追逐曲线 后置(滞后)滚转(桶形横滚) 高强势回旋 低强势回旋 领先转弯 对头转弯和尾后转弯 水平剪式机动 斤斗和斜斤斗 滚转剪式机动 防御性盘旋下降 第三章 同型飞机的一对一机动 只用航炮 只用后半球攻击导弹 全向攻击导弹 多武器方案 不同武器 防御机动 总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战斗机的一对一机动 低翼载荷飞机对高推重比飞机 单一条件不同的空战 双重优势和双重劣势下的格斗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战术要点 第五章 小队战术:二对一 背景 僚机机动战斗队形 双向攻击 疏散双机 一对二机动 第六章 小队战术:二对二 生理极限和任务 二对二战术原则 第七章 航空兵分队战术 背景 分队战斗前机动 其他分队队形 战斗中的分队机动 不同机型分队 第八章 飞机数量不限战术 一对多 少对多 多对多 第九章 战斗机任务 战斗机扫荡 要地/区域防空 攻击护航 第十章 战术截击 截击术语 前半球截击 尾后转换截击 单边偏移截击 纵队截击 后掠截击 夹击(钳形截击) 诱敌截击 长机迂回截击 “钩子:截击 伺机夹击 突然脱离截击 交叉拦阻战术 小队拦截 空战中的视觉因素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我真希望在二战期间就能读到像《战斗机空战》这样的书。在战争期间,用试错的办法学习空战的代价太惨重了。如果在二战期间就能读到这样一本书,我们很多飞行员就不会阵亡,同时也将会出现更多的空战ACE飞行员(fighter ace),而战斗机飞行员就会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就可以对空战的基本原则有着更好的理解。” ——格雷戈里· “老爹” ·波茵顿,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击落敌机THE MOST的ACE飞行员 “作为20世纪40年代的年轻战斗机飞行员,我和我的同学们一直在拼命探索有效的空战战术,但一直没有成功。我们只能通过一种‘困难模式’学习。罗伯特·肖也有同样的看法,并就此寻求解决之道。这本精彩的书就是这种寻求、探索的成果。我向所有对空战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J.E.“约翰尼”·约翰逊,英国皇家空军少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英国ACE飞行员 “这本书对于所有有抱负、力求上进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说都是**品。这本书对空战战术做出了精彩的阐述,还集录了一些历史上伟大的战斗机飞行员的原话。我很同意作者有关于‘缠斗’的时代仍未成为过去式的看法。如果战斗机飞行员本身素质够强,他就可能以某种THE BEST的闪避动作避过来袭导弹。” ——小罗伯特·李·斯科特,美国空军准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印缅战区的美国ACE飞行员 这真是一本卓越的指南!书中所写对于翱翔天空的战斗机飞行员都可以拿来直接应用。如果你还是一个充满好奇的门外汉,你得知道一位成功的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具备这些知识;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年轻的战斗机飞行员,那就来学习这些东西,并反复练习,直到使每一个动作都变成本能! ——罗宾·奥尔兹,美国空军准将,第二次世界大战ACE飞行员,越战战斗机部队指挥官 本书是所有战术中队待命室里的**书籍,它非常精确的资料不但适合具有博士水平的战斗机战术专家,也深受普通飞行爱好者青睐。每一页内容都让我沉浸其中。只是,让我操心的是这本书会不会被我的下级军官偷走。——兰迪·“公爵”·科宁汉姆,海军航空兵指挥官,越战ACE飞行员

作者简介

(美)罗伯特·L.肖 (Robert L. Shaw) 拥有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在美国海军航空兵服役14年。他是一个狂热的飞行爱好者,肖退役后他成为战斗机教官,同时也是飞行员和咨询工程师,专门从事战斗机和系统性能评估。他是战斗机命令国际机构的创始人兼总裁。 作为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资深飞行员,作者花费八年心血完成本书。该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战斗机空战艺术与方法,其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空战战术理论,揭示了自由空战历史以来至作者写作本书时为止,多年空战的本质和特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