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Marie-Laure Ryan

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Marie-Laure Ryan

1星价 ¥21.8 (5.2折)
2星价¥21.8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087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3页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69008715 ; 978-7-5690-0871-5

内容简介

  《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中国符号学丛书》系统梳理了她的叙事思想,还原其理论建构的学术与文化语境,勾勒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评估其对叙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叙事研究发展的启示意义,将她的叙事学概括为一条关于叙事性的情节演化线路:概念抽象——逻辑演绎——媒介变身——具身体验,力图通过四个焦点论题,即叙事界定、可能世界、数字媒介、叙事体验,相对完整地呈现瑞安叙事理论的总体风貌。

目录

**章 界定叙事
**节 问题的背景
叙事转向
为何要计较叙事性
叙事性概念探源
第二节 对话
解构主义
游戏学派
语境主义
第三节 叙事性的模式
叙事性的条件
叙事性的语义模式
叙事性的语用模式

第二章 可能世界
**节 理论语境
可能世界与文学理论
可能世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虚构世界的存在方式
再中·心化
*小偏离原则
第三节 虚构世界的类型学
通达关系
虚构世界的类型学
跨虚构性
第四节 虚构世界的模态结构
文本现实域
文本虚拟域
模态结构

第三章 数字媒介
**节 数字叙事学的兴起
理论先驱
互动叙事的类型
第二节 界定数字媒介
何谓媒介
数字媒介的特征
第三节 互动媒介的叙事设计
情节类型
文本架构
互动模式

第四章 叙事体验
**节 理论资源
虚拟现实
沉浸理论
第二节 叙事沉浸
空间沉浸
时间沉浸
情感沉浸
第三节 游戏沉浸
沉浸与互动的冲突
沉浸与互动的融合
互动叙事的快感
尾声终极叙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中国符号学丛书》:  第四节虚构世界的模态结构  关于“世界”这一术语的使用问题,可能世界文学理论的批评者往往对这个问题纠缠不休。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谓的世界指瞬间世界,是叙事宇宙时空连续体中的一个切片,具有相对意义上的时空独立性。世界的规模并没有绝对的规定性,而是出于分析的要求弹性地设置,唯一绝对的维度是其本体论层次。  可能世界模型平行位移在文本世界形成一种递归嵌套结构。在文本的整个语义域中,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称作现实性与虚拟性(virtuality)。按照瑞安“再中心化”的说法,在向文本世界的心理转移过程中,我们将文本现实世界确定为文本系统的中心,围绕它的是各种虚拟世界,也就是文本现实世界的替代性可能世界。文本现实世界是叙事人物所居住和共享的世界;虚拟世界主要是人物的私人世界(privateworlds),即它们对文本现实世界的心理表征,或是按照它们的意愿现实世界可能呈现的样子,如信念、幻觉、虚构、恐惧、意图、计划。当然,虚拟世界还可以是作者/叙事者所表现的文本现实世界另外的可能样子。  叙事的动力来自文本现实世界与诸多虚拟世界之间的相对运动,随着时间的演化,某些虚拟世界得到现实化,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而有些虚拟世界则因时间维度的制约而坍缩为不可能世界,另一些则依然处于虚拟状态直到叙事封闭。叙事性就在于文本世界中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相互运动,运动的轨迹形成各种故事。文本现实域按照瑞安的模式,首先要将叙事宇宙同文本语义域区分开来,叙事宇宙是文本系统各种世界所确立的事实的集合,而文本语义域的范围则更加广阔,包括任何意义类型:“事实陈述、总结、象征阐释、叙述者表达的或读者形成的主观判断。”①譬如,《傲慢与偏见》开篇陈述:“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②按照瑞安的标准,我们可以说这是匿名叙事者的主观臆断,属于语义域而非叙事宇宙。然而,紧接着问题就来了。“贝内特先生是个古怪人,一方面乖觉恢谐,好挖苦人,另一方面又不拘言笑,变幻莫测。他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这位太太的脑子就不那么难捉摸了。她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时候,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平生的大事,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平生的慰藉,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③对班纳特夫妇的这种评论,是否属于叙事世界呢?  直觉上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关于虚构个体(班纳特夫妇)的某些属性是虚构世界人物的共享的知识,显然应该将这种知识归属于叙事世界。或者用瑞安的话说,虚构中的叙事现实世界是被作者想要读者当作事实的东西所决定的。而小说的开篇评论是作者的反讽,并不要求读者把它当作叙事世界里的事实。问题是我们又诉求到了(隐含)作者的意图,而作者意图又是读者推论出来的。如何排除那些直觉上对虚构而言是外在的、与故事情节无关的那些命题?布兰尼根(Edward Branigan)将故事世界分为剧情(diegetic)和非剧情(nondiegetic)世界。如某个声音,如果观众判断它能为一个人物所听见,那么就是剧情声音。非剧情屏幕元素(如“情绪”音乐)是仅仅呈现给观众的,它们是关于剧情世界并帮助观众组织和阐释剧情世界的。分辨的标准是:“非剧情元素是任何人物所不能通达的。”④虽然布兰尼根谈论的是电影叙事,但其标准也适合书面文本。  ……

作者简介

  张新军,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叙事学与英美文学研究。出版专著《可能世界叙事学》、译著《故事的变身》。获**届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