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市场行为学:破译艺术品行情的心理密码

艺术市场行为学:破译艺术品行情的心理密码

1星价 ¥28.0 (5.6折)
2星价¥28.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0313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3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9031312 ; 978-7-5190-3131-2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题定位为“看透艺术品消费欲望、看懂艺术品营销规则、看穿艺术品投资奥秘”,利用心理-行为学原理解析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消费、艺术品营销中的复杂现象,包括艺术品投资行为、艺术品消费行为、艺术品营销行为三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定位为“看透艺术品消费欲望、看懂艺术品营销规则、看穿艺术品投资奥秘”, 利用心理-行为学原理解析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消费、艺术品营销中的复杂现象, 包括艺术品投资行为、艺术品消费行为、艺术品营销行为三部分。

目录

上篇 艺术品投资行为 **章 艺术品投资的锚定效应**节 投资锚定:为什么艺术品成为第三大投资平台? 第二节 价格锚定:为什么艺术品拍卖价格估不准? 第三节 起始定位:为什么艺术品投资者面临价格陷阱? 第二章 艺术品投资的心理账户**节 财富账户:为什么中国人更乐于投资艺术品? 第二节 赌场效应:为什么富人在艺术品市场一掷千金? 第三节 未来账户:为什么艺术品投资者心态良好? 第三章 艺术品投资的过度自信**节 高估偏好:为什么投资者导致艺术品市场过热? 第二节 后见偏好:为什么很多市场分析是“事后诸葛”? 第三节 冒险偏好:为什么艺术品投资者不惧风险? 第四章 艺术品投资的框定效应**节 晕轮效应:为什么业余艺术作品高价频出? 第二节 印刻效应:为什么代表艺术家的代表作受宠? 第三节 稀释效应:为什么批量化的当代艺术考验投资者? 第五章 艺术品投资的后悔厌恶**节 沉没成本:为什么艺术品投资者欲罢不能? 第二节 确认偏误:为什么艺术品投资可逆势而为? 第三节 认知失调:为什么艺术品基金风声再起? 第六章 艺术品投资的代表性偏差**节 热门偏误:为什么对名家不可迷信? 第二节 均值回归偏差:为什么无法预知艺术品的 “平均价位”? 第三节 可获得性错觉:为什么艺术品拍卖价易被看重? 中篇 艺术品消费行为 第七章 艺术品的品牌消费**节 凡勃伦效应:为什么艺术品越贵越被消费者追捧? 第二节 信任效应:为什么很多艺术品消费者选别人所爱? 第三节 装富效应:为什么艺术品消费者知假买假? 第八章 艺术品的身份消费**节 区隔效应:为什么富豪热衷于艺术品收藏? 第二节 面子效应:为什么名人的二手艺术品受捧? 第三节 睡袍效应:为什么配套推进艺术品收藏? 第九章 艺术品的炫耀消费**节 高价满足:为什么艺术品是*好的炫耀品? 第二节 攀比心理:为什么复制型艺术衍生品畅销? 第三节 铝碗效应:为什么帝王的艺术品位能主导市场? 第十章 艺术品的符号消费**节 符号效应:为什么艺术品与实用品界线模糊? 第二节 符号传播:为什么前卫艺术能赢得市场? 第三节 消费分化:为什么艺术品容易在名店卖出高价? 第十一章 艺术品的跟风消费**节 从众心理:为什么艺术品市场流行跟风? 第二节 鲦鱼效应:为什么国外艺术品市场屡引风向? 第三节 品牌依赖:为什么大牌艺术家旺销? 第十二章 艺术品的求异消费**节 好奇心理:为什么新奇艺术品走俏? 第二节 个性需求:为什么定制艺术品渐热? 第三节 效用递减:为什么艺术品市场出现审美疲劳? 下篇 艺术品营销行为 第十三章 艺术品市场的耳朵营销**节 蜂鸣效应:为什么艺术品信息会发生谐振? 第二节 故事效应:为什么艺术品市场故事盛行? 第三节 参与效应:为什么收藏爱好者容易受骗? 第十四章 艺术品市场的眼球营销**节 注意效应:为什么艺术品市场狠抓眼球? 第二节 强刺激效应:为什么市场上大画渐多? 第三节 多看效应:为什么商业美展数不胜数? 第十五章 艺术品市场的欲望营销**节 饥饿效应:为什么艺术品限量有益于营销? 第二节 禀赋效应:为什么艺术品回购仍有可为? 第三节 蔡格尼效应:为什么收藏者求多求全? 第十六章 艺术品市场的推广营销**节 泛化效应:为什么当代作品流行系列化? 第二节 送鞋效应:为什么艺术品经营者着力艺术教育? 第三节 展示效应:为什么画廊与画店的陈列迥异? 第十七章 艺术品市场的人气营销**节 权威效应:为什么艺术品市场顺从权威? 第二节 名人效应:为什么名人容易带动艺术品市场? 第三节 自己人效应:为什么艺术电商需要社群营销? 第十八章 艺术品市场的价格营销**节 贝勃定律:为什么拍卖竞价和佣金都设定阶梯? 第二节 躲闪效应:为什么无底价拍卖也能卖出天价? 第三节 煮蛙效应:为什么艺术品商家不能急于提价? 附录 作者发表文章目录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晓丹,男,1971年生于辽宁辽阳,祖籍山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师从吴明娣。长期从事艺术品市场研究,已发表相关研究文章260余篇,总计70余万字。2007年至今相继为北京《艺术与投资》杂志、杭州《美术报》、上海《顶层》杂志、安徽《收藏与投资》杂志、西安《收藏》杂志、上海《财富堂》杂志开设专栏,已在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艺术品价格原理》《艺术品投资的48个误区》《中国油画购藏指南》。现任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金融》杂志副主编,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