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龙凤呈祥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01185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319页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200118520 ; 978-7-200-11852-0
内容简介
我国戏曲,肇自宋、金,延至清初,已数百年。套曲演唱,文辞训雅,渐失广大观众,观者日少,时称“雅部”。斯时也,民间小戏渐兴,生动活泼。然小生、小旦配戏,品位或有稍低,时称“花部”。花、雅相争,以花代雅,已成趋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宗八旬万寿,三庆班等借徽商之力,晋京祝嘏献艺。初演旦角小戏,尚受欢迎,时日稍久,渐趋冷落。不仅难入堂会主流,且稍涉情色,便有被逐之虞。然徽班善于应付变局,适应文化环境,乃渐改以生行为主,演出《三国演义》等历史剧目,以适应京师官员堂会之需,编演《彭公》《施公》等清代公案故事,以迎合满族权贵口味。表彰忠孝节义,淡化脂粉风情,以遵循京师正统文化。复借京师条件,吸收陕西秦腔之长,改用胡琴伴奏;融合湖北汉调之美,形成京式新腔。徽班由是既立足京师,得演官员堂会,预于主流文化,更不干禁例,永无被逐之险。三庆班班主程长庚即因堂会一鸣惊人而声名大噪,京师戏园半唱皮黄之腔矣。 内廷演戏,旧以昆腔、弋阳腔为正宗,自皮黄兴起,内廷传戏亦渐杂皮黄。唱腔动听,娱乐性强,迨至光绪末年,内廷皮黄取代昆、弋矣。上行下效,皮黄既邀御赏,身价自然百倍。于是,京师戏园皆成皮黄天下,皮黄渐姓“京”矣。且夫,封建社会,帝王即国家。宫廷所演戏曲,即为国家剧种。此时皮黄,剧目丰富,行当齐全,伴奏严谨,表演精湛,唱腔动听,且名角辈出。凡此既远超出原始徽调,亦非其他花部戏曲所能比拟,虽仍“皮黄”其名。已有“国剧”之实矣,清代京师帝都文化,孕育出京剧矣。 辛亥革命,肇造民国。清帝虽然退位,北京仍是国都。昔日满汉权贵,今天尽成遗老。既无官守之责,得享悠闲之乐,逐日观剧,遂为常课。且民国注重平等,伶人地位提升,遗老、名士、富商每与伶人交往。或与斟酌演技,甚或为之编写新戏。于是,遗老、名士之文化品位,渐人于此种新编剧目之中。演出因之典雅,品位因之提高,剧目因之丰富,京剧更上一阶。梅兰芳新排诸剧,其代表也,其他伶人亦大体若是。此又北京历代帝都文化之余韵也。 皮黄之所以立足京师,发扬光大,演员演技超群,为重要因素。皮黄初形成时,即有程长庚等老生前三鼎甲、谭鑫培等老生后三鼎甲之目。同治、光绪时又有程长庚等“同光十i绝”。人民国后,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称京剧“三大贤”,后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被目为“前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为“后四大须生”。
目录
定妆
剧赏
**场至第三场
评述
说不尽的京剧《龙凤呈祥》
京剧《龙凤呈祥》的思想文化
剧赏
第四场至第八场
评述
京剧《龙凤呈祥》表演艺术纵横谈
京剧《龙凤呈祥》的不同演出版本及其音乐特点初探
华衣美服下的《龙凤呈祥》
剧赏
第九场至第十一场
评述
京剧《龙凤呈祥》的史实与虚构
剧赏
第十二场至第十八场
评述
从《龙凤呈祥》一剧说说京剧的老生
龙凤溯源
京剧《龙凤呈祥》剧本
后记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3.5¥69.0 -
艺术教育
¥8.8¥26.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7¥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7¥30.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17.7¥49.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3.0¥2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5¥22.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9.2¥49.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