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军备控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1867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010186740 ; 978-7-01-018674-0
本书特色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军备控制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二战爆发后社会观念的变化、核生化武器的研制与使用、和平组织的反战活动、反法西斯盟国对战后军备控制的设想以及联合国的筹划和建立等,分析二战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部分分析军备问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从盟国的主观设想、战争期间的武器研制以及反战运动等方面阐述二战爆发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第三部分专题分析二战爆发前后国际军备控制模式的不同表现,一战后的国际军备控制由利己和排他模式转为二战后的对抗与合作模式,二战在两种不同军备控制模式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分析战后国际军备控制取得的进步与面临的挑战,不仅阐述中国对国际军备控制进步作出的贡献,而且通过二战爆发的历史教训揭示当前地区军备竞赛和武装冲突所蕴藏的巨大危险;第五部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军备控制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推动作用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表现,*后在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国际组织、新闻传播等方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军备控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作出了思考和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军备控制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二战爆发后社会观念的变化、核生化武器的研制与使用、和平组织的反战活动、反法西斯盟国对战后军备控制的设想以及联合国的筹划和建立等,分析二战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部分分析军备问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从盟国的主观设想、战争期间的武器研制以及反战运动等方面阐述二战爆发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第三部分专题分析二战爆发前后国际军备控制模式的不同表现,一战后的国际军备控制由利己和排他模式转为二战后的对抗与合作模式,二战在两种不同军备控制模式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分析战后国际军备控制取得的进步与面临的挑战,不仅阐述中国对国际军备控制进步作出的贡献,而且通过二战爆发的历史教训揭示当前地区军备竞赛和武装冲突所蕴藏的巨大危险;第五部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军备控制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推动作用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表现,*后在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国际组织、新闻传播等方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军备控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作出了思考和探索。
目录
**章 军备控制的失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备扩张
一、德国的军备扩张
二、日本的军备扩张
三、其他国家的军备扩张
第二节 美国、苏联等主要国家的裁军政策
一、美国的裁军政策
二、苏联的裁军政策
三、英、法等国的裁军政策
第三节 国际联盟在裁军方面的努力与失败
一、国际联盟在裁军方面的努力
二、国际联盟在裁军努力上的失败
三、国际联盟在裁军问题上失败的原因
第四节 军备控制的失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军备控制的失败与局部战争的升级
二、军备控制的失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
**节 国际社会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初步思考
一、国际社会对二战爆发的反思
二、反法西斯盟国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初步思考
三、其他进步力量对战后和平的思考与努力
第二节 参战各国对先进武器的研制与战后军备控制
一、反法西斯盟国对原子弹等先进武器的研制
二、法西斯国家对原子弹等先进武器的研制
三、原子弹等武器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
第三节 战争期间和平主义运动对战后军备控制的影响
一、美国、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及其影响
二、原子弹研究团体对战后军备控制的设想
三、从原子外交到军控外交的转变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军备控制模式的转变
**节 二战爆发前的军备控制模式
一、一战爆发前的军备控制模式
二、一战结束后的军备控制模式
第二节 二战结束后的军备控制模式
一、冷战期间的军备控制模式
二、冷战结束后的军备控制模式
第三节 军备控制模式转变的原因
一、世界发展模式的转换
二、美苏(俄)在军备竞赛中的对抗与合作
三、冷战及其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四、各国国内因素的影响
五、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战后国际军备控制的成就与问题
**节 战后国际军备控制取得的成就
一、大量军控条约的签署
二、国际组织在军备控制方面的努力
三、部分实现了二战期间对战后和平的初步设想
四、中国与国际军备控制的进步
第二节 战后国际军备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局部战争仍然不断爆发
二、军备竞赛有加剧和蔓延的趋势
三、新式武器对军备控制的挑战
四、部分极端组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觊觎
结语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军备控制的进步
二、军备控制的进步与战后世界和平
三、21世纪军控问题的发展趋势与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杜清华,汉族,山西榆次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本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博士,师从胡德坤教授,现为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军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参与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等课题多项;在《社会科学论坛》《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世界知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