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5137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7513774 ; 978-7-5475-1377-4
本书特色
本书为1993年同名书的增订本,也是陈仲安存世的惟一的一部学术著作。他是唐长孺早年的学生兼助手,学问渊博精湛,但因过于谨慎,论著并不太多。他对学术界*大的贡献,是协助唐长儒整理“北朝四史”,并独立承担其中《北史》的点校。因本书绝版已久,学界期望再版的呼声较高,可见本书依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次增订本主要是增补了引文出处和新见出土文献信息,同时对引文和正文加以订正。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举制度和俸禄制度4章。研究对象是汉唐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职官制度。对于这一时期中央职官制度的两大变化:一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的三省制;一是从唐前期的三省制变为唐后期以及五代北宋前期的使职差遣制。着重对史学界讨论不多的后一个变化进行研究,认为使职制度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同时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所使然。而地方职官制度的两大变化:一是从秦汉郡县二级制变为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一是从隋及唐前期州县二级制变为唐后期道州县三级制。同样对史家着墨不多的后一个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都只须实行二级制,新增的第三级,主要是由监察区划演变而成,也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产物。
目录
目录
n
节 汉代中央官制略论
n
第二节 汉代三省制的孕育
n
第三节 魏晋南朝三省制的诞生与发展
n
第四节 北朝前期官制的性质与后期三省制的建立
n
第五节 隋及唐前期三省制的完成及相关的改革
n
第六节 唐后期使职差遣制的流行
n
第七节 中央行政监察机构的演变
n
n
第二章 地方官制
n
节 地方行政从二级制到三级制
n
第二节 都督区划的形成及其演变
n
第三节 尚书行台的设置
n
第四节 地方行政从新二级制到新三级制
n
n
第三章 选举制度
n
节 察举与征辟
n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
n
第三节 科举制
n
第四节 荫举与纳资
n
第五节 选举标准与考试制度
n
n
第四章 俸禄制度
n
节 年俸与月俸
n
第二节 力禄
n
第三节 田禄
n
n
后记一(初版)
n
n
后记二(再版)
相关资料
过去常说,汉代中央官有三公九卿制,有中朝外朝制。我们认为,三公九卿制的概念准确,中朝外朝制的区别有问题。现存早完备的记载汉代官制的著作是东汉初年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和西晋末年司马彪的《续汉书百官志》(即今《后汉书》所附《百官志》,本书全称《后汉书百官志》或简称《后汉志》,实际均指该志)。此外,还有零星保存于各种类书及两《汉书》注中的东汉初年卫宏的《汉旧仪》(或称《汉官旧仪》)、东汉末年蔡质的《汉仪》、蔡邕的《独断》、应劭的《汉官仪》。可以根据这些著作,理清汉代中央职官的系统,说明当时中朝外朝的区别。
作者简介
陈仲安(1922—1993),历史学家,汉唐历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曾负责“二十四史”《北史》点校,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副主编,并具体参与该书词条的撰写。
王素(1953— ),历史学家,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负责“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西域四夷外国等传”修订,先后参加或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