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40060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59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21400601 ; 978-7-5214-0060-1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子益先生早期的医学著作,也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身雏形。全书共十编,内容涉及中医原理,承黄元御思想,重视中气的升降旋转,脉法问答,《金匮要略》168方的详细解释,伤寒读法,对黄元御《伤寒说意》《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的评注,对温病的病理和治法的阐述及对张锡纯用石膏的解读,收录《庄氏慈幼新书》《四言举要》等,从而指出了古中医复兴的根本所在,创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并在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全面反映了彭子益先生的学术传承脉络及学术思想。
内容简介
古中医的源头古老而透明 古中医的思路清澈而永恒 古中医的方法可无限重复且有着严格的规律性 《彭子益医学丛谈》共十编,属于《古中医传承书系》之一,重磅遗作,首次付梓。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认为: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是“中医复兴之父”,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先生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本书是彭子益先生早期的医学著作,也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前身雏形,更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详解版本。
目录
作者简介
彭子益(1871-1949年),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才学过人,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成年后,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校任教。后又到成都的四川国医学院任教。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抗日战争期间,彭子益一度回云南。在省民政厅长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后教育培养了400多名医学爱好者。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
温疫论
¥2.8¥5.0 -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
¥19.6¥58.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黄帝内经.灵枢
¥21.8¥52.0 -
问中医几度秋凉
¥38.2¥59.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1.9¥5.0 -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93.6¥260.0 -
格致余论
¥2.2¥6.0 -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
¥32.3¥46.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丹溪心法
¥2.5¥12.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16.4¥28.0 -
脉因证治
¥4.8¥13.0 -
回生集
¥3.7¥9.0 -
活幼心书
¥5.6¥15.0 -
临床常用百穴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9.7¥29.0 -
漫画黄帝内经(上)
¥39.3¥89.0 -
漫画黄帝内经.下册
¥35.0¥79.0 -
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文献丛书: 南方草木状·桂海虞衡志·浙東紀游草
¥2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