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亚区域文化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03117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1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20311793 ; 978-7-5203-1179-3
本书特色
本论著利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瓯骆稻米文化的表达方式放置在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以稻米“三相”(稻/米/饭)、稻米“三缘”(稻缘、地缘、亲缘)等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把瓯骆稻米文化和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作为宏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民族在稻米文化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中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物质层面上的“那”、“家屋文化”等,精神层面上的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民俗、节日等作为微观的分析层次,并通过古稻南传、占城稻北归和不错稻走向东盟的纵向历史脉络梳理,进行水稻与人类互动进化的史学文化学阐述。
内容简介
本论著利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瓯骆稻米文化的表达方式放置在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以稻米“三相”(稻/米/饭)、稻米“三缘”(稻缘、地缘、亲缘)等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把瓯骆稻米文化和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作为宏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民族在稻米文化上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中观的分析层次;把壮侗语民族物质层面上的“那”、“家屋文化”等,精神层面上的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民俗、节日等作为微观的分析层次,并通过古稻南传、占城稻北归和超级稻走向东盟的纵向历史脉络梳理,进行水稻与人类互动进化的史学文化学阐述。
目录
作者简介
潘春见,1983.7~1987.7,在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读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7~1991.9,在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工作;1991.9~1994.9,在中央民族大学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7~1996.3,在广西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工作;1996.3~至今,在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中国-东盟研究院工作。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寻味中国
¥14.7¥38.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门外文谈
¥16.1¥38.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2.0¥30.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3.0¥2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