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家河
读者评分
5分

梁家河

1星价 ¥27.0 (7.5折)
2星价¥27.0 定价¥36.0
商品评论(1条)
xue***(三星用户)

梁家河梁家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收藏。

2019-09-17 16:49:1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272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224127232 ; 978-7-224-12723-2

本书特色

纪实文学《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 一部分记录了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
第 二部分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总书记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
第 三部分讲述了当年与总书记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
第 四部分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内容简介

“我人生*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
“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温暖的笔触,简朴平实,却引人入胜。

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介绍,《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了*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描述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今天跟随我们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来到《梁家河》一书的首发现场,感触很深。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读这样的纪实文学,不但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感知*总书记当年的青春风采,而且能对我们理解总书记新思想的实践起点、情感起点起到非常好的启迪作用。”参加新书首发仪式的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学生丁一献说,“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汲取这种强大的力量,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说:“总书记当年带领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她表示,《梁家河》一书从策划到出版用了一年半时间,前后经过40多次修改。这期间,编写团队多次前往梁家河与老百姓沟通交流,这让他们充分了解到总书记当年工作生活的真实状况,也为他们真实记录总书记在那里七年的知青生活奠定了基础。“我人生*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
“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温暖的笔触,简朴平实,却引人入胜。


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介绍,《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了*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当年与*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描述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今天跟随我们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来到《梁家河》一书的首发现场,感触很深。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读这样的纪实文学,不但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感知*总书记当年的青春风采,而且能对我们理解总书记新思想的实践起点、情感起点起到非常好的启迪作用。”参加新书首发仪式的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学生丁一献说,“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汲取这种强大的力量,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说:“总书记当年带领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她表示,《梁家河》一书从策划到出版用了一年半时间,前后经过40多次修改。这期间,编写团队多次前往梁家河与老百姓沟通交流,这让他们充分了解到总书记当年工作生活的真实状况,也为他们真实记录总书记在那里七年的知青生活奠定了基础。
《梁家河》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读者可从*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深刻体悟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梁家河》是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是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成才的实践教科书,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延安精神的生动教材,也将为外界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提供一个重要窗口。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3日 02版)

目录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近平回来了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窑洞,我温暖的家 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舒心地笑了 这些事,还保留着当时的温度 近平和我们心贴着心 难忘梁家河 窑洲里长满了敞书 “逃离” “山顶洞人” 理想与现实的对视 团结观 北京娃村里娃 受苦人 吃的记忆 他干活从不“撒奸儿” 修身 我就是一个农民 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 陕北的孩子 永远的财富 沼气专业户 要为人民做实事 泪别梁家河 一声声喊我小名 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 铁锁: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能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 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 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听近平的,准没错 从土窑洞到新楼房 生病不再硬扛着 农民变身上班族 走进新时代 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