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59905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13599054 ; 978-7-5135-9905-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成年家长;7-18岁儿童、青少年 吸收美国百年营地教育的经验,从参加营地活动如何助力孩子成长,如何挖掘、培养孩子的潜能着手,列出孩子在营地能实现的五大成长目标。 结合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介绍参营前的情感准备、物品准备,帮助家长从众多营地中挑选适合自己孩子的营地。 面面俱到,实用性强,有众多细节性指导,如打包行李、克服想家、人身安全等,是计划参加营地的孩子和家长人手**的一本手册,同时对于家长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做决策,甚至是如何准备一次全家旅行都会起到帮助作用。 包装精美,印制精良,双色正文,纸张考究,适合亲子共同阅读。该书荣获美国国家亲子教育图书大奖,风靡美国的营地教育宝典,100000美国家长的选择,畅销美国15年的夏令营行动宝典。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国100多年的营地教育经验为大背景,全面、科学、系统地给出了参营指导。书中列出了孩子在营地能实现的五大目标,指出了参加营地活动的必要性;介绍不同营地的类型,指导家长如何决定孩子参营的时间,并从众多营地中锁定适合自己孩子的营地。书中更是给出了很多细节性指导,比如家长和孩子如何在情感上做好参营准备以及如何规划时间、准备什么样的参营物品;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在营地期间的想家情绪,*大程度地从营地活动中受益;以什么样的频率和方式与参加住宿营的孩子联系合适;有特殊身体条件的孩子参营的注意事项;孩子应该了解的安全的身体接触距离等。全书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作为支持,全面提供参营方案,是计划参加营地的孩子和家长人手**的一本书。同时书中提到的众多细节,对于家长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做决策,甚至是对一次全家出门旅行都会起到帮助作用。

目录


目录

**部分 营地经历体验
**章 阅读指南 3
第二章 为什么要去参加住宿营地? 11
第三章 选择适当的时机 25
第四章 不同类型的住宿营 35
第二部分 选择营地
第五章 锁定搜索范围 55
第六章 收集信息 69
第七章 选择*适合你的营地 83
第三部分 参营准备
第八章 情感准备和预防想家情结情绪情绪 109
第九章 家长对夏令营的感受 127
第十章 身体和医疗准备 139
第十一章 打包 159
第四部分 通过从夏令营获得更多中收获更多
第十二章 开营日 181
第十三章 保持联系 193
第十四章 闭营日 211
第五部分 技巧附录
第十五章 写给孩子们的话 223
第十六章 缩短留营时间的指导原则 237
第十七章 住宿营简史 245

展开全部

节选

为什么去营地? 先听孩子们怎么说 参加营会对每个孩子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是一件好事,无论意义在于哪个方面——活动、环境、个人成长、设施、工作人员或是友谊。很多日间营也具备以上特质,但住宿营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要较长时间离家过集体生活。正因为如此,住宿营才能让孩子们获得你在《营地手册》上看到的那些成长。 营会太棒了。在那里我可以做很多在家不能做的事情,像射箭、骑马之类的。在家除了看电视还能做什么? ——杰克,8 岁 我*好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在营地认识的。当你和八个女孩子在同一个营房住四个星期后,你们自然会亲近起来,建立起友情,所以我每年都来。在这里我们一起做所有事情。在冬天我们还会互相写信。 ——埃米莉,14 岁 我在学校没有什么有挑战性的事情,至少和在营地的不同。在学校只有作业,没有绳索课程,也没有机会了解大自然。这里的指导老师比学校老师教给我的要多。——拜伦,13 岁 我喜欢离开家。虽然有时我还是会想家,想爸爸妈妈,当然想的*多的是我的小狗卡克特斯。但是在森林里独立生活的感觉实在是太酷了。——理查德,10 岁 我喜欢营会,因为可以远离城市,远离那些高楼大厦和灰尘噪音。这里有很多树,我就在树林中生活,一切都美极了。 ——哈莉,9 岁 学校压力太大了,像家庭作业、穿着打扮、选择朋友等等。我讨厌七年级。在营地,我感觉活得更自我。 ——埃米,12 岁 来这儿以后我的球技进步了很多。这里的教练很有耐心。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根本不会运球,他们教给我很多运球技巧。这个星期我们队还赢了比赛。 ——查尔斯,8 岁 好的营地是孩子们的天堂 首先,营地不是学校。如果这个理由还不够让孩子们爱上它,那么还有一个——营地会提供大多数孩子在家或学校接触不到的户外运动。 另外,他们还有机会在轻松的环境下结交新朋友,接触作为榜样的积极向上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的首要任务便是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好的营地是孩子们的天堂。住宿营还提供真正的集体和离家生活体验,这正是住宿营的独特之处。 当然,要让孩子长时间离开家、离开至爱亲朋不能是简单的或单方面的决定,而应该让孩子参与到是否去住宿营的决定过程中。我们的研究一再表明,参与离家决定过程的孩子,要比由父母单方面决定送到营地的孩子适应性更好。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目标和你自己的目标大相径庭。不必担心,这很正常。要知道,孩子参加营会的目标大多是直接而具体的,如享受乐趣或提高足球技巧,而家长的目标则比较远大,如发展社交能力、培养独立性等,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远大目标是好的,毕竟把孩子送到营地体验要花费大量金钱。但是不要忘了,享受乐趣才是**目标。这是决定其他目标能否达成的先决条件。 如果孩子不喜欢营地生活,那么他们是无法实现你所期望的个人成长的。营地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将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克服逆境、分享个人经验、 直面挑战和获得自信。 去营地的理由之一 享受乐趣 营地是制造快乐的工厂。经验丰富的营地主管和生活导师懂得如何在现有设施的条件下开展有趣的活动。优秀的生活导师可以让孩子们对打扫营房甚至捡柴产生兴趣。这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生活导师确实可以把平淡无奇的劳动变成有趣的游戏,让你的孩子乐在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正能量的示范。 你可能会笑着说:“我的孩子不可能做到。”但我们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他们说他们的孩子从住宿营回来后,在家主动打扫卫生,这让他们惊叹不已。 经验丰富的营地员工和优质的设备固然有利于制造乐趣,但是查看营地的活动安排也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每个营地的活动类型和质量要求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住宿营提供的多样化设备、活动种类和玩伴,都是在家庭乃至学校中难以获得的。 大多数日间营也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但孩子们在住宿营中多待的时间,使营地工作人员能够给予更深入的指导。多出的时间还意味着可以举办持续数日甚至数周的特殊活动,如体育联赛和嘉年华等等。 去营地的理由之二 提高体育、艺术和思维能力 无论你和孩子所选的营地能提供多少种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 当然,每个营地的生活导师和指导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些音乐营聘请的指导员都有音乐学院的学位,而有些音乐营的指导员则是自学成才的音乐爱好者。再比如,有些传统营地的足球教练是全美冠军赛的“前国脚”;而有些营地的足球教练可能在一周前刚刚自愿接手这一项目。 那么,谁对提高孩子的技能*有帮助呢?这很难说。音乐学院毕业生和全明星运动员显然具备高超的技能,但他们是不是好老师呢?他们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还是容易失去耐心,用不雅的语言谩骂营员?他们是看重比赛结果还是个人发展?毫无疑问,生活导师或指导员的个人素养和他的体育、艺术以及知识水平同样重要。 除了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俱佳的工作人员外,营地还必须设定足够长的营期让孩子发展自身技能。这正是住宿营优于大部分日间营的地方。住宿营可以提供一到八周的沉浸式体验。一周以上的时间一般足以达成这一目标。当然,营期越长,孩子们发展技能的机会就越多。 *后,技能发展会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营地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既可以提高已掌握的技能,也可以向陌生领域挑战,学习新技能。请鼓励孩子多尝试新活动,如箭术、航海、表演或是陶艺。无论孩子们是有专业特长、缺少技能还是有特殊需求,他们都将在营地生活中收获学习带来的回报。 去营地的理由之三 学会独立 你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看到技能的提升,如孩子能把球打得更远、舞姿更优美、射击更准确或是绘画更富艺术性。而独立性提高的表现一般不那么明显。当孩子学会独立时,他们会变得更外向,从某种程度上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他们变得更喜欢独立探索新事物,更自信地独立设定、实现重要目标并解决问题。离家的作用是巨大的。 有时,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在某些方面也会体现得比较明显。我们认识的一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次参加两周住宿营回家后不再把手肘放在餐桌上,甚至每天早上开始自己叠被子!这些发现让家长们感到惊喜,特别是那些已经放弃让孩子自觉做家务的家长。 当然,这种责任感和礼貌行为可能不会长时间持续下去。孩子终归是孩子,营地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不过,营地确实能引导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营地给予他们的责任感可以培养他们自觉正确做事的意识。独立性会慢慢发展, 同时相互依赖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这是大家都期望的。 去营地的理由之四 交朋友和发展社交技能 营地手册中的任务说明都在强调发展友谊和提高社交技能,大部分还强调心智和自立能力的培养。这些任务说明可能看上去有些夸大或老套,但却是许多营地的真实目标。 离开家和其他孩子一起在乡村环境下生活,的确能够对个人成长起到独特的推动作用,这种体验是无可比拟的。 孩子们会学着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获得独立解决新社交问题和挑战的自信。无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还是隔壁邻居,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些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我的一个朋友在当了几年营员后总结出了这一项的精髓:我的营地体验中*好的一点是,我可以有机会跟同伴们一起,从零开始,重新塑造自己。这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我在学校认识的,营地机构的人员也不认识我。我可以尽情地做我自己,不必拘泥于现实中已有的秩序。 去营地的理由之五 体验全新的自然环境 尽管整个营地行业在过去150 年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大多数营地仍然将自然环境作为其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城市里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体验健康的乡村生活,正是住宿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只要翻阅营地杂志或一些营地手册,便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纯净的湖泊边、在参天大树下或巍峨的群山前展露笑颜的照片。这些地方一直受到日间营和住宿营青睐的原因之一——便是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虚拟世界虽然有电子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但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它遮蔽了自然界的魅力。 好的住宿营可以教会孩子尊重自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崇尚自然对于住宿营至关重要,超过半数的住宿营报告称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了某些环境教育。 瑞秋和史蒂芬 ? 卡普兰的工作表明:户外体验可以让一个人的头脑、身体和精神得到恢复。 他们认为,恢复性环境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 距离感——离开每天生活的环境 2. 吸引力——可以体验有趣的事物 3. 差异化——环境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家庭环境大不相同 4. 兼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个人需求和意愿 当然,很多营地都符合二人对恢复性环境的定义。住宿营的所有目标也是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下更容易达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户外生活更多赋予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感染。 去营地的理由六: 关于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展体育、艺术、思维和社交能力是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孩子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我能做到”的感觉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形象,让他们真正感到快乐。体育、艺术、思维和社交能力还让孩子们能够表达感情、发挥创造力、测试自己的极限、释放活力,令他们感到愉悦。 合理设计、精心运营的营地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你必须明白,自尊和自信不是别人可以直接给予或者孩子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可以得到的。相反,自尊和自信是孩子在实现住宿营的一些主要目标后自然发展而来的。当年轻人享受乐趣、学习技能、培养独立性、结交朋友、体验新环境以及向有正面能量的“模范”成年人学习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自然而然随之提高。 兰达尔?格雷森和保罗?马什近期的一项研究再次印证了“住宿营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这一传统观点。这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年和第二年参营的营员以及参营前自尊心水平较低的孩子身上效果尤其明显。研究发现:那些有意识地将活动和理念聚焦于营员的自我提升的营地*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在营会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会继续受益于自尊心的提高。 他们通常会发现,学校生活变轻松了,结交朋友、尝试新游戏或加入学校俱乐部变容易了,或者不再认为自己是*不适合入选足球队的人了。这种感觉也是很棒的。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A.瑟伯(Christopher A. Thurber),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家,美国著名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cemy心理专家。他拥有30年营地教育经验,曾在《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上发表青少年领导力、成长发展研究成果。乔恩?C.马利诺夫斯(Jon C. Malinowski),在美国营地协会委员会任职,负责培训营地工作人员,主持过美国营地学会的多项关于营地的研究项目。同时是美国军事学院的地理教授。他主要研究童年地理学、儿童地方偏好和人类空间行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