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及其物性响应

包邮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及其物性响应

1星价 ¥34.4 (4.3折)
2星价¥33.6 定价¥8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31362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8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18313624 ; 978-7-5183-1362-4

内容简介

  《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及其物性响应》在系统分析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定量成岩作用和总结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成岩作用特征的基础上,厘定了发育封闭和开放成岩体系下成岩作用组合特征,探讨了封闭和开放成岩体系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选择性)溶蚀成孔机理和次生溶蚀产物的再分配模式,并明确了其物性响应。  《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及其物性响应》可供从事石油地质工作的科研人员和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成岩作用
**节 储层岩石学特征
第二节 长石和碳酸盐矿物的成岩响应组合关系
第三节 长石溶蚀次生孔隙-黏土矿物-石英胶结物组合特征

第三章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成岩流体特征和来源
**节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胜坨地区储层成岩演化和成岩流体特征

第四章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成岩流体特征和来源
**节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高柳地区储层成岩演化和成岩流体特征

第五章 水-岩作用模拟与矿物溶蚀成孔机理
**节 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解作用数值模拟实验
第二节 胜坨地区封闭体系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选择性溶蚀机理
第三节 高柳地区开放体系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
第四节 现有次生孔隙形成机理的重新认识

第六章 成岩物质传输模拟与储层物性响应
**节 长石溶蚀-物质传输-次生矿物沉淀的数值模拟实验
第二节 胜坨地区封闭体系中长石溶蚀作用的物性响应
第三节 高柳地区开放体系中矿物溶蚀作用物性响应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碎屑岩油气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蚀机理及其物性响应》:  同时,烃源岩中存在大量的石英、长石和黏土等硅铝酸盐以及碳酸盐矿物,由于“近水楼台”,有机质热演化生成的部分有机酸要首先要与母岩内的易溶矿物发生反应(Barth and Bjorlykke,1993;Giles and Marshall,1986;曾溅辉等,2007);厚层烃源岩的有效排酸厚度、排酸效率以及有机酸从烃源岩向储层运移过程中的消耗,都会使得生成的酸性流体的规模和品位降低(Barth et al.,1996),因此,深埋成岩过程中在储层中由于碳酸盐胶结物溶解生成的次生孔隙可能更少。  2.溶蚀产物分配模式及物性响应特征  按次生溶蚀过程能否有效增加储层孔隙度和改善储层物性可将次生溶蚀孔隙分为增孔型次生孔隙(Enhanced secondary pores)和调配型次生孔隙(Redistributional secondary pores)(Giles and De Boer,1990)。增孔型次生孔隙产生于相对开放的成岩体系中,不稳定矿物(如长石颗粒)溶蚀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溶蚀产物能够被长距离传输并有效带出溶解带,从而有效改善溶解带储层物性。调配型次生孔隙产生于相对封闭的成岩体系中,不稳定矿物溶蚀过程中产生的溶蚀产物不能被有效带离溶解带,基本等体积的溶蚀产物发生近原地沉淀,矿物溶蚀前后,储层孔隙度变化不大(远光辉等,2013)。  次生溶蚀孔隙包括骨架颗粒次生溶蚀孔隙和胶结物次生溶蚀孔隙,目前,尽管溶蚀规模仍存较大争议(远光辉等,2015),但胶结物(如碳酸盐胶结物和沸石类胶结物等)的溶蚀作用(如果确实发生)能够有效改善储层物性的认识基本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认可(远光辉等,2013)。尽管碎屑岩储层中骨架颗粒次生溶孔普遍且大量存在,但对于骨架颗粒的溶蚀作用,尤其易溶长石颗粒的溶蚀作用能否有效改善储层物性仍存在较大分歧。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