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学派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

包邮京都学派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

¥33.3 (5.0折) ?
1星价 ¥33.3
2星价¥33.3 定价¥6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157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20315746 ; 978-7-5203-1574-6

本书特色

在近代日本,京都学派结合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模式,在中国文学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为中国本土研究提供了借鉴。青木正儿是京都学派的第二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在继承狩野直喜、铃木虎雄两位老师的事业基础上,对中国戏曲、文学史研究进一步推进,取得了独创性成果,为近代中国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在梳理京都学派中国文学研究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对青木正儿中国观、治学方法、戏曲研究、文学史研究等方面进行考察梳理。以期从学术史角度考察其中国文学研究特点及生成路径,对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形成进行追根溯源,为回顾与反思近代以来百年的文学研究学术史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考察期待了解近代日本中国学的特点,了解近代日本文化、解读日本人的中国观,通过“他者”来反观“自我”,为“自我”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在近代日本,京都学派结合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模式,在中国文学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为中国本土研究提供了借鉴。青木正儿是京都学派的第二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在继承狩野直喜、铃木虎雄两位老师的事业基础上,对中国戏曲、文学史研究进一步推进,取得了独创性成果,为近代中国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在梳理京都学派中国文学研究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对青木正儿中国观、治学方法、戏曲研究、文学史研究等方面进行考察梳理。以期从学术史角度考察其中国文学研究特点及生成路径,对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形成进行追根溯源,为回顾与反思近代以来百年的文学研究学术史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考察期待了解近代日本中国学的特点,了解近代日本文化、解读日本人的中国观,通过“他者”来反观“自我”,为“自我”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导论 **章 京都学派的中国文学研究:形成背景及主要代表 **节 形成背景:明治维新期汉学的概观 一 明治初期汉学(儒学)的衰弱 二 儒学的再兴:道德教化功能的强化 三 汉学的近代化蜕变:东洋史学及中国文学科 第二节 京都学派中国学创始人:狩野直喜与中国文学研究 一 狩野直喜其人概述 二 江户汉学的遗风:护儒及君主主义 三 狩野直喜的方法论 四 狩野直喜的中国文学研究 第三节 纯粹诗文学研究:铃木虎雄与中国文学 一 铃木虎雄其人概述 二 尊重文学且主张纯粹文学的儒学者 三 方法论的开拓:中国文学评论史的嚆矢 四 外国文学与日本文学:自我主体性的确立 小结 第二章 青木正儿的中国认识、治学方法与治学走向 **节 青木正儿的中国认识 一 大正时代日本的中国观 二 青木正儿的中国认识:以文学革命为中心 第二节 青木正儿学问方法论:“汉文直读论” 一 训读的产生与荻生徂徕的“汉文直读” 二 明治期重野安绎的“汉语正则”论 三 中国学的方法论:青木正儿的“汉文直读论” 第三节 青木正儿治学走向分析 一 治学走向转变的背景:青木正儿的中国体验 二 治学走向的宣言:《支那学研究中邦人的立场》 小结 第三章 青木正儿的中国戏曲研究 **节 近代日本中国戏曲研究概观 一 近代日本中国戏曲研究 二 外部刺激:王国维的戏曲研究与日本 第二节 青木正儿的中国戏曲研究 一 青木正儿的中国戏曲史观 二 青木正儿的元杂剧研究 第三节 青木正儿戏曲史研究创新的生成 一 南北框架史述模式 二 演剧意义上:戏剧情节结构的重视 三 剧场结构的重视 小结 第四章 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节 近代日本文学观念的转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一 “文学”观念的近代性转变 二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一 他者视野的中国文学入门:《支那文学概说》 二 文学思想史研究范式的确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莉,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日本大妻女子大学访问学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