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878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1页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32587896 ; 978-7-5325-8789-6

本书特色

本书为舒大刚学术论集之一,选编的是作者学习经典、编纂《儒藏》、研讨儒学的论文。共31篇,分成四组。*组“儒藏论衡”6篇,第二组“经学丛考”9篇,第三组“儒史钩沉”9篇,第四组“当代儒学”7篇。四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反映了近20年作者所从事的主体工作的成果与心得。

内容简介

本书为舒大刚学术论集之一,选编的是作者学习经典、编纂《儒藏》、研讨儒学的论文。共31篇,分成四组。**组“儒藏论衡”6篇,第二组“经学丛考”9篇,第三组“儒史钩沉”9篇,第四组“当代儒学”7篇。四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反映了近20年作者所从事的主体工作的成果与心得。

目录

自序 儒藏论衡 《儒藏》总序——论儒学文献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谁是中华《儒藏》编纂的**人——湖湘学人孙羽侯 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 试论《儒藏》“论部”的分类方法 论《儒藏》“史部”的分类问题 继承蜀学传统,整理儒学文献——四川大学《儒藏》编纂纪事 经学丛考 《十三经》:儒家经典体系形成的历史考察 “蜀石经”与《十三经》的结集 试析宋代“古易五家”在恢复古周易上的重要成就 《周易》复卦卦辞“七日来复”新诠 《乐经》亡于秦火辨析 逸 礼 考 略 《孝经》名义考——兼及《孝经》的成书时代 汉代儒学文献的发展与演变 苏东坡“经学”三书提要 儒史钩沉 孔子“三统”:中华民族信仰略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 《易》墨的“义利观”略论 仁义•礼乐•忠信:荀子求实的价值观 “王弼传郑学”驳议 “庙学合一”的创举:成都石室学宫“周公礼殿”考 《廖平全集》总序 龚道耕学术成就刍议 金景芳先生生平与学术简论———《金景芳全集》序 当代儒学 重建儒学学科 提高文化自觉 “经典儒学” 与 “大众儒学”——儒学当代复兴之路 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实现“中国梦”的传统途径 中华“国学”体系构建雏议 谈谈儒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附录:国学经典价值与高校通识教育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舒大刚,1959年6月生,四川省秀山县(今属重庆)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南充师范(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1990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师从金景芳先生治先秦文献,199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等职。担任《儒藏》总主编、《巴蜀全书》总编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