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166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4页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20316644 ; 978-7-5203-1664-4
本书特色
江锦年著的《超验主义散文艺术比较研究》主要由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开宗明义:超验主义运动是美国文学独立的前驱。超验主义散文的文学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学评论界。正文由三个板块构成,分别为以下二三章。**章“与圣经新约散文的比较研究:世俗性与劝诫性的融合”,考察两者如何融合世俗性与劝诫性,论证两者融合的共同纽带是创作主体都自觉地赋予自身以传教者的身份职责。第二章“与明清散文的比较研究:创新性与保守性的融合”。主要从文体、散文家的主体性意识及其审美倾向三个层面进行比参研究,分析两者的创新性,并对其保守性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文化探析。第三章从对超验主义散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预见美国散文的兴盛、停滞和重新崛起。这说明美国散文的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强弱与超验主义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后一部分是余论。试图得出对当今散文鉴赏、散文批评、散文创作以及散文理论建构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总结。
内容简介
超验主义从一开始便既是一场文学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是美国文艺复兴的巨大驱动力量和主导力量,并代表了其发展的高峰。超验主义*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的创作上。本书将美国超验主义散文置于世界文学的视域下,主要以古代希腊散文和中国明清散文为借镜,进行比参研究,为我们全面考察超验主义散文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及艺术品格提供一条新的认知途径,并为跨文化间的散文艺术比较研究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
目录
作者简介
江锦年,武汉大学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学士,硕士。2008年返回武汉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传媒文化,已在《出版广角》、《编辑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