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包邮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

¥12.8 (9.1折) ?
1星价 ¥12.8
2星价¥12.8 定价¥1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1897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39189796 ; 978-7-5391-8979-6

本书特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著名教育家 朱永新 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没有这个底子,人性会很糟糕。从这个层面说,文学阅读属于美育范畴。当下,美育的空缺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因为这个失误,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这个课一定要补。 ——北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曹文轩 *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是每位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考试分数只代表当下,读书习惯影响一生。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人教版《小学语文》主编 崔峦

内容简介

  《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秋之韵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奠定他在美国文学史地位的一部作品。作品发表于1884年,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  小说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是个无人管教、无信仰、不读书的“野孩子”,他受不了文明生活的束缚和爸爸的虐打,从家里逃了出来。后来,他巧遇黑奴吉姆,两个人结伴开始了自由自在、漂泊历险的日子。故事中,哈克具有很多属于孩子的优秀品质:活泼好动,天真善良,追求自由。但受当时种族歧视风气的影响,一开始他也歧视并捉弄吉姆,后来在与吉姆的朝夕相处中,他真正了解了吉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全世界,经久不衰,不愧为一部跨越时空的杰作。

目录

**章 文明人的生活
第二章 汤姆·索亚强盗帮
第三章 强盗游戏
第四章 爸爸回来了
第五章 恶习难改的爸爸
第六章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
第七章 金蝉脱壳
第八章 在杰克逊岛上
第九章 山洞里的生活
第十章 晌尾蛇事件
第十一章 乔装出行
第十二章 沉船探秘
第十三章 救人要紧
第十四章 傻瓜之争
第十五章 吉姆生气了
第十六章 良心的斗争
第十七章 格氏一家人
第十八章 纸条之祸
第十九章 国王与公爵
第二十章 骗子的演出
第二十一章 小镇醉汉
第二十二章 马戏表演
第二十三章 王室奇物
第二十四章 国王的花招
第二十五章 六千个金币
第二十六章 钱袋不见了
第二十七章 物归原主
第二十八章 说出真相
第二十九章 真假继承人
第三十章 骗子的内讧
第三十一章 吉姆不见了
第三十二章 “汤姆·索亚”来了
第三十三章 骗人的下场
第三十四章 小木屋的秘密
第三十五章 汤姆的计划
第三十六章 地道
第三十七章 绳梯馅饼
第三十八章 囚犯的宠物
第三十九章 老鼠、蛇和匿名信
第四十章 吉姆自由了
第四十一章 消失的“席德”
第四十二章 汤姆回来了
第四十三章 吉姆是自由的
相关链接
精彩导读
阅读延伸
展开全部

节选

  《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如果你读过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那你应该记得我——哈克贝利·费恩,还有汤姆 ·索亚、波莉姨妈、玛丽、道格拉斯寡妇等人,他们都是那部作品里的人物。  那本书的结尾是这样的:我和汤姆·索亚找到了强盗藏在山洞里的钱,我们每人分到了六千块金币,发了一笔小财。后来,我们把这些钱交给撒切尔法官放高利贷,每天能收到一个金币的利息,一年下来光利息就很可观。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我,她说要把我培养成懂规矩、有礼貌的文明人。可是,一举一动都要受约束,这样不合规矩,那样不体面,古板的文明人生活实在让我无法忍受!于是,我逃跑了。我重新穿回以前的破旧衣衫,晚上钻到那个装糖的大木桶里睡觉,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既自在又舒服。不久,汤姆·索亚找到了我。他说自己准备成立一个强盗帮,只要我回到道格拉斯寡妇家,继续做个体面的文明人,就可以加人。于是,我又回去了。  一看到我,道格拉斯寡妇就抱着我大哭,她说我是迷途的羔羊,还说了一些其他的话,但我知道她心眼不坏。她让我换上新衣服,“体面”的“文明装”弄得我一阵一阵地冒汗,就好像浑身被箍起来一样难受。从此,我又开始了备受约束的文明人生活,一切都得按规矩办:寡妇一摇铃吃饭,我就得准时赶到饭厅。可是,坐到饭桌前又不能马上吃,而是要先等寡妇低着头对饭菜嘟囔半天。  晚饭后,寡妇拿着书给我讲圣经故事。像什么“摩西和‘蒲草帮’”,我急于知道摩西是怎么回事,可寡妇讲得慢条斯理的,一点儿都不着急,后来我才知道摩西很早就死了。人都死了,我就没什么兴致听下去了。我想抽烟,可寡妇不许,她说那是下流的习惯,而且也不卫生,她叮嘱我以后千万别再抽了。可她自己还不是经常闻鼻烟。  寡妇的姐姐沃森小姐,*近刚搬来跟我们一起住。她是个瘦瘦的老姑娘,戴一副眼镜。她经常拿一本拼音课本,跑过来为难我。她逼着我学了一个小时,直到我快熬不下去了,寡妇才叫我们歇口气,休息一会儿。沃森小姐还老是挑我的毛病:“别把脚那么跷着,哈克贝利!”“哈克贝利,身子坐端正了!”“别老打哈欠、伸懒腰——哈克贝利,你就不能学得规矩点儿!”后来,为了让我听话,沃森小姐将地狱里的景象添油加醋地给我描绘了一番。她说:“哈克贝利,你如果不专心听讲,是会下地狱的。”这点事儿根本就吓唬不了我,我说:“我恨不得立刻就去那儿呢。”这可把她气坏了。其实,我并没有恶意,我只是觉得憋闷,想换换环境,随便去哪儿都可以,我不挑地方。沃森小姐告诫我那样说很可恶,文明人都不会那样,她自己一直好好生活,为的就是将来能升入天堂。我心想,和她这样的人去同一个地方,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所以我并不打算去那儿,但我没说出来。  沃森小姐的话匣子一打开,就不停地说起来。讲完地狱,她又给我描绘天堂里的景象:那里的人一天到晚都不用于活,只是随意地散步、走动,弹弹琴,唱唱歌,念念圣经,一直悠闲舒适地过着日子。  可是,在我看来天堂里的悠闲生活是如此平淡,一点儿都不刺激,毫无趣味,去天堂还有什么意思呢!虽然我觉得天堂很无趣,但我没说话,我只是问她汤姆·索亚够不够资格去天堂,她说他还差得远呢。  听完这话,我非常高兴,去不去天堂有什么要紧,能跟汤姆在一起就足够了。  后来,她们终于让那些黑人进来祷告了,之后大家各自回房间睡觉。  回到房间后,我把蜡烛放在桌上,独自坐在窗前,我感到非常孤独。天上,星星寂寥;远处,树叶沙沙,此情此景勾起了我心中的凄楚。不一会儿,一只蜘蛛爬上了我的肩头,我用力一弹,它被弹到了蜡烛的火苗上,瞬间就化成了灰烬,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连忙站起身来转了三圈,每转一圈就在胸前画一个十字,据说这样可以化解霉运。  很快,整座房子里就静悄悄的了,全家人都睡着了。窗外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隐约还有野狗的哀号声,我听了心中既害怕又沮丧,真希望能有个伴儿啊!也不知过了多久,镇上的钟“当当当”敲了十二下,然后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不久,我听到黑暗中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紧接着,外面又传来了“喵——喵——”的叫声。我立刻兴奋地跳了起来,一边轻轻地叫了两声“喵”,一边赶紧吹灭蜡烛。我从窗户爬出去,先跳到草棚顶,再慢慢滑到地面上,然后摸进了树林。  我猜得果然没错,汤姆·索亚正在那儿等着我呢!  ……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既富有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为《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百万英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