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史论丛-二O一八年 第一辑 总第三十五辑

包邮清史论丛-二O一八年 第一辑 总第三十五辑

¥65.1 (7.3折) ?
1星价 ¥65.1
2星价¥65.1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282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20128278 ; 978-7-5201-2827-8

本书特色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它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以往的主编为杨向奎、王戎笙、张捷夫先生,现任主编是李世愉先生。。该刊至今已出版27辑,每辑约30万字。   《清史论丛》坚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办刊方针,以促进清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凡是对有关清史的某一问题确有认真研究,哪怕这种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但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都尽量予以发表。文章字数一般不作限制。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该集刊的重要特色。该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在由中华书局出版期间,一直被作为重点图书出版。《清史论丛》自创办以来,一直被海内外清史研究者、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广泛收藏。美国哈佛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台湾中研院等许多著名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均将该集刊作为清史研究**图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内容简介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目录

专题研究 山阴州山吴氏家藏祖先画像考【杨海英】 从徭役征银到摊丁入亩:清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展开【侯官响】 试论清代云南的公件银两制度【林崔宏】 清代贵州的“汉奸”问题与清政府的应对【黄 梅】 改土归流后绿营兵的布设与职能研究——以湖广土家族地区为例【郗玉松】 圣贤后裔奉祀生初探【王春花】 “经之运动”与“史之改造”:梁启超的“学术转向”及其自我书写【袁立泽】 乾隆皇帝与“狮子林”【王敬雅】 由孙维俭案看直隶总督与嘉庆帝的关系【孔迎川】 嘉庆帝与毓庆宫【许 静】 闽台科举研究 清代台湾考棚考论【毛晓阳 邹燕青】 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官【杨齐福】 清代福州黄巷梁氏的科举文化成就述析【孙清玲】 台湾士子与闽台会馆【卢咸池 郑 大】 文献研究 从《沈阳日记》看多尔衮与昭显世子的交往【李思莹】 朝鲜使臣笔下祖大寿形象的演变及其原因【孙中奇】 读史札记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科”拾遗【李立民】 史家与史评 康乾盛世的冷思——读《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吴四伍】 “种瓜”何以“得豆”——读《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王士皓】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世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史论丛》主编;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清史研究,重点研究清代典章制度,长于考证。著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中国历史科举生活掠影》,参与编辑撰写《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清代卷)、《中国考试通史》(清代卷)。长期从事历史工具书的编纂,主持《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考试大辞典》的编纂,现任《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分科主编。先后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础项目《中国历史上的邪教及其政府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科举志》的撰写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