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美学西化问题研究
1星价
¥19.2
(4.0折)
2星价¥19.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62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217页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42662798 ; 978-7-5426-6279-8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梳理中西美学思想异同、流变和交互融合的基础上, 提出中国美学目前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是全球化带来的从美学到文艺生活中一系列深刻转型, 并以此为核心就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反思, 进而提出激活本土美学理念的重要价值。
目录
绪论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关学研究与文化权力
二、学术范式与民族特色
三、学科内涵与跨学科
**章 异质与本土:相异又相通
**节 中西美学分道扬镳的起点
一、尚质尚用的艺术观
二、德教天下的治国理念
三、伦理化的审美态度
四、精神人格对应艺术品格
第二节 中国美学话语方式的变革
一、依经立义与微言大义
二、爱智慧与爱真理
三、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四、理论的明晰化与确定性
第二章 传统与西化:选择性融通
**节 朱光潜与表现论
一、摹仿说衰落与表现论兴起
二、主客观统一派的名与实
三、意境论与移情说的契合
第二节 身体美学的第二故乡
一、新的美学分支学科
二、合乎逻辑的误读
三、逆向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第三节 分析美学:何为与为何
一、陌生而边缘的哲学背景
二、反叛德国古典美学传统
三、有悖中国当代美学主流
四、可供衔接的理论生长点
第四节 艺术终结论与现代美学转向
一、艺术的进化与终结
二、黑格尔的悖谬与洞见
三、从审美转向审丑
四、反本质主义美学
第三章 近期中国美学与西方学术前沿:主体性建构
**节 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变迁
一、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
二、挽歌式的观照方式
三、物感说与荒野的审美价值
四、关学领域的新兴亚学科
五、生态美学与实践派美学
第二节 审美态度的恰当性
一、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焦点
二、自然的内在固有价值
三、复杂多样的自然关
四、意识形态外衣下的生态资源
五、自然的构造方式与动物的美感
第三节 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
一、城市功能的审关理解
二、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
三、城市个性的人文属性
四、城市家园的诗意栖居
第四节 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
一、源远流长的国际现象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变容
三、生活美学与市场需求
四、生活方式的审美实践
五、特殊材料与共同问题
第四章 文明重心转移与学科发展战略:跨文化美学
**节 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及其应对
一、文明重心向东移动
二、东西比较美学兴起
三、中国在东方转向中的定位
四、跨文化比较美学发展策略
第二节 文化差异性与理论普适性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
二、关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
三、突破西方美学的局限性
结语 两种西化与两种西方美学
一、本土传统的重新激活
二、中国美学的异域西化
三、汉译之中的主体诉求
四、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后记
一、关学研究与文化权力
二、学术范式与民族特色
三、学科内涵与跨学科
**章 异质与本土:相异又相通
**节 中西美学分道扬镳的起点
一、尚质尚用的艺术观
二、德教天下的治国理念
三、伦理化的审美态度
四、精神人格对应艺术品格
第二节 中国美学话语方式的变革
一、依经立义与微言大义
二、爱智慧与爱真理
三、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四、理论的明晰化与确定性
第二章 传统与西化:选择性融通
**节 朱光潜与表现论
一、摹仿说衰落与表现论兴起
二、主客观统一派的名与实
三、意境论与移情说的契合
第二节 身体美学的第二故乡
一、新的美学分支学科
二、合乎逻辑的误读
三、逆向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第三节 分析美学:何为与为何
一、陌生而边缘的哲学背景
二、反叛德国古典美学传统
三、有悖中国当代美学主流
四、可供衔接的理论生长点
第四节 艺术终结论与现代美学转向
一、艺术的进化与终结
二、黑格尔的悖谬与洞见
三、从审美转向审丑
四、反本质主义美学
第三章 近期中国美学与西方学术前沿:主体性建构
**节 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变迁
一、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
二、挽歌式的观照方式
三、物感说与荒野的审美价值
四、关学领域的新兴亚学科
五、生态美学与实践派美学
第二节 审美态度的恰当性
一、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焦点
二、自然的内在固有价值
三、复杂多样的自然关
四、意识形态外衣下的生态资源
五、自然的构造方式与动物的美感
第三节 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
一、城市功能的审关理解
二、城市个性的自然属性
三、城市个性的人文属性
四、城市家园的诗意栖居
第四节 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
一、源远流长的国际现象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变容
三、生活美学与市场需求
四、生活方式的审美实践
五、特殊材料与共同问题
第四章 文明重心转移与学科发展战略:跨文化美学
**节 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及其应对
一、文明重心向东移动
二、东西比较美学兴起
三、中国在东方转向中的定位
四、跨文化比较美学发展策略
第二节 文化差异性与理论普适性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
二、关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
三、突破西方美学的局限性
结语 两种西化与两种西方美学
一、本土传统的重新激活
二、中国美学的异域西化
三、汉译之中的主体诉求
四、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谈修养
¥7.0¥20.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9.2¥20.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6.7¥45.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谈美
¥5.3¥10.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4¥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1.9¥36.0 -
创造进化论
¥16.7¥45.0 -
传习录
¥15.4¥55.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中国哲学十讲
¥18.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好的孤独
¥14.4¥36.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