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全五册)

邓广铭宋史人物书系-(全五册)

1星价 ¥260.5 (8.8折)
2星价¥260.5 定价¥29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91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0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108059123 ; 978-7-108-05912-3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史上,邓广铭先生(1907—1998)占有重要的一席。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宋辽金史方面贡献尤多,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今年是邓广铭先生诞辰110周年,三联书店推出先生的代表作“宋史人物书系”精装本,以为纪念。四传二谱将以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先生的著述继续开悟、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今年是邓广铭先生诞辰110周年,三联书店推出先生的代表作“宋史人物书系”精装本,以为纪念。四传二谱将以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先生的著述继续开悟、滋养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 30年代,邓广铭在北大上四年级时,选修了胡适开设的“传记文学习作”课。这门课要求每位学生做一篇历史人物的传记,胡适开列了十几个历史人物供学生选择,其中宋代人物有欧阳修和陈亮。邓广铭在此之前曾写过一篇有关浙东学派的文章,于是便决定写一篇《陈龙川传》,作为他的毕业论文。1936年春,邓广铭完成了这篇12万字的毕业论文,得到胡适的很高评价,胡适给了他95分,并写下这样的评语:“这是一本可读的新传记。……写朱陈争辨王霸义利一章,曲尽双方思致,条理脉络都极清晰。”胡适还到处对人称赞这篇论文,“逢人满口说邓生”。 这件事情对邓广铭以后的学术道路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之所以选择宋史研究作为其毕生的学术事业,他之所以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来撰写历史人物谱传,先后写出《陈龙川传》、《岳飞传》、《辛弃疾》、《王安石》这四部奠定其学术地位的宋人传记,与胡适都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一部《陈龙川传》,基本上决定了邓广铭一生的学术方向。 与本系列其他传记不同的是,此书采用纯然叙述的体裁,不羼杂考证和议论的成份在内,而把详审的考订工作,收于书后作为附录三则。这使得传记叙述的文思酣畅淋漓而一以贯之,亦保证专题的考据更加凝练集中。 与一般史学家不同的一点,他不但研究历史,而且写历史。他的几本传记,像《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传》等等,都是一流的史书,表现出他的史才也是非凡的。 ——周一良 家父辞世前,曾经吟诵辛弃疾祭奠朱熹的文字:“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段沉郁而又慷慨的话语,正是家父倾尽毕生之力抒写刻画的宋代历史人物共同形象的概括,也体现着他心之所思、情之所系的不懈追求。 ——邓小南

内容简介

《岳飞传》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为国家民族建立了卓越功勋。他出生于北部中国的普通农民家庭,代表着苦难中的人民,怀着保卫乡邦、敉平祸患、拯救万千苦难同胞的强烈愿望,而毕生奋斗于酷烈的战场。  岳飞被民族败类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他的生平事迹与言论精神一度被有意掩埋。其后的几个世纪中,撰述者继起,却难免虚夸蹈袭之误。  《岳飞传》为作者宋代人物研究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军事的重要史著。此书初版于1945年抗战胜利之日,后经两度大幅增订修改,再版于1983年。书中准确地勾画出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真切地描述了岳飞的事功、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且对于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作出了公允评价。凡此种种,皆反映出作者的“考索之功”与“独断之学”,得到学界“以非凡之史才,写一流之史书”(周一良语)的高度称誉。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风云中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当北宋中期积弊已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以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展以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其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其文行“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苏轼语)  王安石“三不足”的境界,使他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先进人物,同时也成为脱离了广大知识阶层的人物。加以政治风云的变幻,倾泻于王安石身上的污泥浊水、诬谤丑化,始自其生前,至南宋则愈演愈烈,几近千年而未得涤清。  邓广铭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历经半个世纪之久,倾注了巨大心力,四写王安石,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时代眼光与严谨精神。作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展现出一个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时期,凸显出一个抖落掉污染、误解和扭曲的政治改革家形象,使王安石能够以其本来的风度和丰采,再现于读者面前。  《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  辛弃疾(稼轩)不仅是学识博洽、才气磅礴的南宋词坛巨擘,也是具备多方面才智的英雄豪杰人物,文才武略兼而有之。他早年投身抗金起义,归宋后力主恢复,为国家生民贡献出全部的智计韬略;他仕宦所及,以兴利除弊为己任,有干才,有作为。然其虽有经世之才志,却多遭诽谤摈斥而不得大用,壮志难酬,赍志以殁。近千年来,他的果毅之资、刚大之气,他英伟磊落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他以词作篇什传达的慷慨沉挚理念与盘旋激荡之意境,曾经激励过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对于这样一位在宋代政治史和文学史上均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历来不乏论述。然能采征多方面史料,加以辨析考证,从而撰成系统全面之研究性传记者,则首推邓广铭先生之《辛弃疾传》。英雄虽逝,然其一生之事迹精神,却藉此传记,传于后世而不朽。  《年谱》提纲挈领地阐论了南宋时期的诸多军国大事,置人物于时代波澜之中。作者以细大不捐为原则,集枝节为轮廓,积破碎为整体,详考稼轩生平行实。全书分年隶事,亦兼用纪事本末之体,以综贯叙述,使读者得见事件原委。  《韩世忠年谱》  韩世忠(1089—1151)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陕西绥德人。在与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宋金战争中,力抗金军,功业卓著。多次上疏反对宋廷对金屈服议和。敢于面诘秦桧,为岳飞伸张。统兵驭将有方,所部号“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  作者博参群书,多所考订,40年代,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写成此年谱。直到今天《韩谱》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作为邓广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而列入宋史人物“四传二谱”。  《陈龙川传》  南宋思想家陈亮,世称陈龙川。婺州(今浙江金华)永康人。因此,他的学说称为“永康学派”,为浙东学派当中的一支。他力主抗金,收复中原;变革国策,强化中央;与朱熹就“王霸义利”展开辩论,提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功利主义,反对空谈性命道德的理学家,后世称作宋代思想史上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还是文学家,政论文章气势磅礴,词作亦很豪放。有《陈龙川集》传世。  翻开南宋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屈辱到令人气短的画图。当大多数人被危急存亡的关头所震撼,感到无可措手的苦闷,甚至因以灰心绝望的时候,亦有人竭尽心力,挽狂澜于既倒。具有“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龙川先生陈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陈亮一生特立独行,操心危,虑患深,挺身而出欲负荷时代使命,独当救亡大任;却终因其清醒热烈而困顿蹉跌。与他的一幕悲剧紧相联系的,是那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悲剧。邓广铭先生怀抱“理解之同情”,施以融铸贯串之力,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展现出陈氏鲜活明朗的人格。

目录

《陈龙川传》自 序一 先世、母系、家况二 尚友古人三 “酌古论”四 周葵的座上客五 完婚六 多难的家庭七 南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诸问题八 “中兴五论”九 聚徒讲学十 “三国纪年”十一 第二次进出太学十二 再度上书和再度归隐十三 *知己的朋友吕东莱十四 浙东师友——薛季宣、郑伯熊、伯英、陈傅良、唐仲友、叶适、倪朴十五 朱陈交谊十六 系狱十七 王霸义利之辨十八 抱膝斋十九 浙西之行二十 第三次上书二十一 鹅湖之会二十二 再系狱二十三 状元及第二十四 老而益壮二十五 “荣归”附 录一 陈龙川狱事考二 陈龙川斩马盗马故事考辨三 辨陈龙川之不得令终编 后 / 邓小南《陈龙川传》自 序一 先世、母系、家况二 尚友古人三 “酌古论”四 周葵的座上客五 完婚六 多难的家庭七 南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诸问题八 “中兴五论”九 聚徒讲学十 “三国纪年”十一 第二次进出太学十二 再度上书和再度归隐十三 *知己的朋友吕东莱十四 浙东师友——薛季宣、郑伯熊、伯英、陈傅良、唐仲友、叶适、倪朴十五 朱陈交谊十六 系狱十七 王霸义利之辨十八 抱膝斋十九 浙西之行二十 第三次上书二十一 鹅湖之会二十二 再系狱二十三 状元及第二十四 老而益壮二十五 “荣归”附 录一 陈龙川狱事考二 陈龙川斩马盗马故事考辨三 辨陈龙川之不得令终编 后 / 邓小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此后倾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革”后,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并曾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学界誉其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