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研究

包邮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研究

1星价 ¥47.8 (6.1折)
2星价¥47.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838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9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010183817 ; 978-7-01-018381-7

本书特色

中国发展道路,能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赶超与全面复兴,还有待于通过实践修正和发展检验,这就需要把中国发展道路放到全球化视域中进行审慎的研读,才能加深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借助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形成全球各国平等的对话平台和包容性发展,这是促进中国全面复兴与崛起的重要战略性命题。选题研究从中国与全球化互动的真实特点,探讨了中国道路的全球化进程,在中国理论视域的基础上对全球化进行重新解读,形成有关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认识的中国观点,进一步推动人类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知识体系的创新和拓展,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发展的很佳战略抉择,为中国道路的全球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发展道路,能不能*终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赶超与全面复兴,还有待于通过实践修正和发展检验,这就需要把中国发展道路放到全球化视域中进行审慎的研读,才能加深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借助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形成全球各国平等的对话平台和包容性发展,这是促进中国全面复兴与崛起的重要战略性命题。选题研究从中国与全球化互动的真实特点,探讨了中国道路的全球化进程,在中国理论视域的基础上对全球化进行重新解读,形成有关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认识的中国观点,进一步推动人类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知识体系的创新和拓展,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提出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发展的*佳战略抉择,为中国道路的全球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目录

自序

**章 导论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中国道路全球化进程的海外评说
四、中国道路全球化进程的国内观点
五、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性特征

第二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一、全球化的源起及阶段划分
二、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进程
三、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分析
四、全球化动力的中国特点
五、经济全球化的四大浪潮
六、全球化浪潮与中国难题

第三章 中国道路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工具
一、全球化趋势的复杂性分析
二、市场经济理论假说的实践基础
三、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分析工具
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层次性分析
五、财富指数化的实践现象及理论根源
六、财富指数化的金融平台和货币衡量
七、财富指数化的全球投机与金融危机
八、现代经济财富指数化的分析工具
九、欧债危机的*新进展及深层原因
十、欧债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四章 中国道路全球化进程的理论框架
一、全球化是基于非零和博弈基础上的帕累托改进
二、制度效率源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及文化积累特征
三、发展的阶段差异格局决定了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四、参与国际分工的强度导致了合作模式的可行性
五、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制度形成
六、发展模式的成功源自嵌入全球化的阶段f生进程
七、全球化浪潮中的各种经济发展模式
八、全球化浪潮中的模式兴起与危机冲击

第五章 日本及东亚模式的全球化崛起及教训
一、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分析
二、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启示
三、日本模式快速崛起的经验教训
四、日本模式崛起对中国道路的启示
五、东亚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反思
六、东亚模式的危机冲击与经验教训
七、东亚模式对亚洲崛起的战略陛启示

第六章 拉美及阿根廷模式的全球化经验教训
一、拉美模式:一个制度移植失败的发展故事
二、拉美国家的主要发展历程及特征
三、拉美模式形式多样的危机冲击
四、阿根廷模式:一个拉美发展模式的缩影
五、拉美模式全球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六、拉美模式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第七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美国道路及发展趋势
一、站在中国看美国
二、大国统一和崛起的物质基础
三、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四、美国经济的模式特征及竞争力
五、美国模式的危机来源于内部
六、美国虚拟经济中的美元霸权

第八章 中国道路全球化进程的转型升级
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来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积极引导全球价格形成和标准制定
三、建立国家主导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
四、抑制泡沫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五、造就内源经济的新发展主义道路
六、推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创新
七、构建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分配制度
八、提升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全球影响
九、推动中国特色的共享式全球化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建君,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甘肃卫视新闻评论中心、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观察家”。2013年荣获甘肃省理论界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称号,甘肃省讲师团成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出版著作的专著有:《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土派”与“海外派”的对话》《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及内在逻辑》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理论动态》《学术月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30多篇。独立主持国家课题3项,参与国家课题6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8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