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散杂居少数民族研究丛书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

散杂居少数民族研究丛书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

1星价 ¥28.8 (7.2折)
2星价¥28.8 定价¥4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0477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2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10047756 ; 978-7-5100-4775-6

内容简介

方清云编著的《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是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个案进行的一项关于民族乡贫困文化的专题研究。鉴于我国民族地区多年来“物质扶贫”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深入开展困难重重的局面,笔者认为民族乡贫困文化的自觉是民族乡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一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我国民族乡、民族散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民族聚居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的研究创新和突破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靠前,对贫困文化的理论进行梳理,拓展贫困文化研究的视野。贫困文化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在研究如何反贫困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传统的研究领域集中于经济学领域。传入中国之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在不同的层面和场合使用了这一概念。由于学科之间对“文化”和“贫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贫困文化”的定义也就显得纷繁复杂。传统的“贫困文化”研究大多未对靠前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投入更多关注,本论文在关注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从民族的角度提出贫困文化这一概念,将研究的视点从农村引到少数民族研究上,提出少数民族贫困文化。本研究力图开拓贫困文化的研究视野、丰富贫困文化研究的内涵,并希望为民族地区的研究――尤其是散杂居民族乡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第二,代表了当前畲族问题研究的方向。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对畲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族源认同。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越人后裔说,二是畲瑶同源于湖南“武陵蛮”。②民族关系。主要是指畲族与瑶族、苗族以及客家等民系的关系,代表作是吴永章的《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和谢重光的《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③军事斗争史。畲族分布较为集中的东南地区,特别是福建的地方军事史基本上都是历代畲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研究福建军事史就是研究畲族斗争史。这种研究取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代表作是屈文军的《元代的畲族》(《暨南学报》2004年靠前期),该文讨论了畲族地理分布、信仰、反元斗争的性质、畲军的性质等问题。④畲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型,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代表了畲族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点来说,本研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畲族发展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贫困文化的个案研究。我国贫困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贫困文化做经验层次上的探讨;另一方面是集中对贫困文化的本质、成因、特征、表现、功能等方面做纯理论的探讨,而对于贫困文化个案式的深入研究则比较少见,这一点已成学界共识。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樟坪畲族乡为个案,结合传统畲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第四,用贫困文化的视角观照民族乡发展。当前,我国贫困文化运用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研究中,对于民族地区的贫困文化有所涉及,但是十分少见,以民族乡贫困文化为题进行的研究几乎没有看到。鉴于民族乡问题在民族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价值,笔者认为对民族乡贫困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典型个案,剖析了贫困文化在樟坪乡的不同时期的表现,探讨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有效途径,希望对樟坪畲族乡及我国其他民族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包括引论、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
靠前章,是贫困文化的学术前史,同时点明了民族乡贫困文化的研究意义,以及我国畲族民族乡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理论创新之处和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综合研究前人的贫困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贫困文化的本质、功能,并辨析了与贫困文化相关的文化贫困、反文化、民族文化、民族贫困文化、传统文化等概念,初步分析了贫困文化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追溯了樟坪畲族的历史渊源,描述了樟坪畲族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营造的独特的山居生活空间,分析了山地环境、传统文化、汉族文化对樟坪畲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四章,从樟坪畲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家庭与村落、婚丧习俗、娱乐方式、盘瓠信仰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樟坪畲族乡贫困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变迁,认为正是由于地理环境、汉族文化、畲族传统文化的共同作用才造成了樟坪畲族乡当前贫困文化的现状。
第五章,根据当前樟坪畲族乡反贫困行动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即樟坪畲族乡要想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贫困文化的自觉,并对樟坪畲族乡的贫困文化自觉提出了构想。
结束语论及笔者对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一些思考,认为物质文化脱贫是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精神文化脱贫是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核心和重要环节;和谐社会是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目标和优选关怀。

目录

摘要
引论
**章 贫困文化的学术前史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节 贫困文化的学术前史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二节 贫困文化理论与散杂居民族乡问题研究
一、散杂居民族乡的研究意义
二、民族乡发展现状与贫困文化研究
三、畲族民族乡概况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贫困文化的相关理论
**节 贫困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一、贫困
二、文化
三、贫困文化
第二节 贫困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二、贫困文化与反文化
三、贫困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贫困文化
四、贫困文化与传统文化
第三节 贫困文化的运行机制
一、文化模式论
二、贫困文化运行机制一:培养自身延续的承载体
三、贫困文化运行机制二:消解外来扶贫力量

第三章 穿越樟坪畲族乡的历史空间与生活空间
**节 穿越樟坪畲族乡的历史空间
一、江西畲族溯源
二、樟坪畲族的迁入
三、樟坪畲族与汉族散杂居的分布格局
第二节 穿越樟坪畲族乡的生活空间
一、文献资料中的畲族乡
二、穿越樟坪畲民的生活空间
第三节 樟坪畲族的民族性格及形成
一、山地环境对畲族民族特性的影响
二、盘瓠精神是畲族传统文化的内核
三、汉族文化对樟坪畲民性格的重要贡献

第四章 贫困文化视域中的畲族传统文化变迁
**节 山居民族的生产方式
一、以农耕、狩猎为主的山区生产方式
二、山区副业
第二节 樟坪畲族的生活习俗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生活用具
第三节 樟坪畲族的家庭与村落
一、含族的家庭
二、畲族的村落
第四节 樟坪畲族婚俗与丧俗的变迁
一、婚俗
二、葬俗
第五节 畲民传统娱乐方式的改变
一、山歌
二、马灯舞
三、麻将
第六节 畲族盘瓠信仰及其引发的争议
一、樟坪畲族盘瓠信仰的珍贵资料
二、关于盘瓠信仰的争议
三、外来力量对樟坪乡盘瓠信仰的作用
第七节 贫困文化视野中的畲族文化
一、山居地理环境是樟坪畲族乡贫困文化形成的基础
二、汉民族文化对樟坪畲族乡的贫困文化形成有很大影响
三、本民族传统文化对贫困文化的存在具有"保护作用"

第五章 樟坪未来:贫困文化的自觉
**节 贫困文化的自觉
一、贫困文化自觉和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
二、樟坪的反贫困措施及成效
三、樟坪的发展与畲族乡贫困文化的自觉
第二节 樟坪贫困文化的自觉构想
一、贫困文化自觉与文化变迁理论
二、贫困文化自觉的必要性
三、贫困文化自觉的措施
结束语
一、物质文化脱贫一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二、精神文化脱贫——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核心和重要环节
三、和谐社会——民族乡贫困文化自觉的目标和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一:我国畲族乡分布表
附录二:樟坪乡地图
附录三:双圳林场地名图
附录四:畲族祖图
附录五:鹰潭市文化局"关于立项建设江西鹰潭畲族博物馆"的答复
附录六:部分调研图片
附录七:当地媒体对笔者调研的报道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方清云,湖北武汉人,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做过中学教师,当过记者,因热爱“困野调查”而钟情于民族学,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要研究方向:散杂居民族问题;畲族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与和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委课题等各级各类课题二十多项,出版专著三部。在各类核心期刊学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十多篇。曾多次赴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禽族乡、江西省铅山县、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和福建省漳浦县等禽族散杂居区和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