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506848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25068480 ; 978-7-225-06848-0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级文字,提升写作能力的模板
黄河的形成、演变——地质知识,融于感性文字
文明在黄河岸边的诞生和进化——从此更清楚:我族与我国的来处
先进理念,同时回归传统:人与自然从争斗到重新和解的绿色史诗
内容简介
为了孕育这个民族、铸造这片文明,黄河努力了千万年!这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尘埃落定》作者阿来,行走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高处,也行走在历史和地质变幻的现场,一路追溯中华民族的文明祖源。阿来生于高原,他用诗性语言和摄影镜头记述了高原之上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和文化记忆。通过阿来的文字和镜头,我们看到造物之神如何用一条河流劈凿大地、播种生机和文明,又如何贯穿了华夏各民族融合的脉络。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这本纪实作品中,重现了青春甚至幼年的面容。我们也由此重新反思热爱母亲河、与她携手前行的方式。
目录
第1回 黄河源上玛多
第二回 同德, 黄河东来
第三回 共和盆地今昔
第四回 峡中黄河
第五回 河湟画卷
第六回 若尔盖的黄河
第七回 果洛, 或阿尼玛卿山
第八回 上河源
相关资料
阳光落在身上,风还在吹。大地微微暖气吹。我感到轻薄、却又非常确切的温暖。在这样的高度上不停运动,呼吸免不了有些急促,我用相机对准这些图像不断摁下快门,屏息间,仿佛看见一双比我的双手更粗壮有力的双手,在用一块坚硬锋利的石头轻轻敲击这块大石头,不止一双眼睛在看着这双不停起落的手,看细密的圆点连接成线,勾勒出他们熟悉的动物形象。
我仿佛看到那个手握石器的人,他站在山顶,毛发飘拂,黝黑的面孔浮现出神秘的笑容,被启悟时心醉神迷的笑容。
我在浑圆的山头上坐下来,视线从虚空转向地面。
看见一株正在开花的草本植物。就六七厘米高,但在那些贴地纠缠的薄草地上却相当引人注目。它莲座状丛生的基生叶是鸟羽的形状,比周围所有的草叶都显得青翠可喜。直挺的花茎饱满多汁,很是一枝独秀的样子。当然是一枝独秀,因为这挺立的花葶,从中部开始,直到顶端,在三四厘米的茎上一共开出了七朵花。我数过了,确实是一共七朵。环绕着花茎,大致都面朝着东南方向。花形也很奇特,下方像某种动物下唇,裂为了三瓣。花瓣浅黄色。如果用这草原上的物产作比,那是一罐牛奶面上凝结的酥油颜色。花朵们似乎在用这种润泽的色彩悄声细语。更奇妙的是,这种花的上半部,本来该是上唇形状,却变异成了盔状,那是为了护住娇嫩的花蕊,抵御严寒。因为严寒,那承担了护卫职责的盔状上,都呈现出被冻伤的紫黑色。盔状的前端向前探出,成为鸟喙的形状。七朵花,每一朵花都像一只头顶紫黑的小鸟,下唇金黄,试图歌唱,或正在歌唱。只是,我不能听懂它的语言。不知这种语言,此时所说,是一种外化的情感,还是某种内在的观念。
这种奇异植物名叫欧氏马先蒿。
在青藏高原上,更多分布于三千多米的地方。
同行的人看着我,那是催促起身上路的目光。黄河上游,地理广阔,每一天的路都很漫长。
起身,下山。
此时,裹挟着雨与雪的风暴已经去远。雾气升高,变成洁白的云朵,停在蓝空下面。湖水因此从灰白变得一派蔚蓝。
作者简介
阿来
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云中记》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机村史诗》六部曲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云中记》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9 年度“中国好书”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