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欧洲

1星价 ¥58.8 (3.5折)
2星价¥57.1 定价¥1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61633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96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14616330 ; 978-7-5146-1633-0

本书特色

☆1.大师的佳作。中世纪欧洲权威学者理查·威廉·丘奇的代表作,“中世纪欧洲三部曲”的第二部。 ☆2.开实验主义史学风气之先。理查·威廉·丘奇所处时代的史学界,正从经验主义史学(重史料整理)向实验主义史学(重史料分析)的转型期。这部作品是实验主义理论应用性的试验品。试验成功,影响巨大。深深影响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范式。 ☆3.多语种畅销,广受好评。被译成法、丹、瑞、波、西、葡、俄、德等十多个语种,在欧美广泛传播。深受维多利亚女王、威廉·格雷斯顿推崇,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名报给与好评。 ☆4.大学馆藏、专业必读。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华沙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数百所世界名校珍藏。 ☆5. 全景插图,增光添彩。精选百余幅精美功能性插图。让读者在饕餮思想盛宴的同时,饮一杯美学的陈酿。思想上有碰撞,审美上有震撼。一边读文字,一边品美图,不知不觉,穿越一千年。 宣传语:蛮族入侵与民族大迁徙是如何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 查理曼大帝的文韬武略对黑暗时代的结束起到了哪些作用? 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的数百年斗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真的是基督徒要收复圣地吗? 百年战争与黑死病之间存在怎样的历史逻辑? 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在15世纪大分裂的意大利出现?美第奇家族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中世纪欧洲》一书给予权威解答! ☆1.大师的佳作。中世纪欧洲权威学者理查·威廉·丘奇的代表作,“中世纪欧洲三部曲”的第二部。 ☆2.开实验主义史学风气之先。理查·威廉·丘奇所处时代的史学界,正从经验主义史学(重史料整理)向实验主义史学(重史料分析)的转型期。这部作品是实验主义理论应用性的试验品。试验成功,影响巨大。深深影响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研究范式。 ☆3.多语种畅销,广受好评。被译成法、丹、瑞、波、西、葡、俄、德等十多个语种,在欧美广泛传播。深受维多利亚女王、威廉·格雷斯顿推崇,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名报给与好评。 ☆4.大学馆藏、专业必读。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华沙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数百所世界名校珍藏。 ☆5. 全景插图,增光添彩。精选百余幅精美功能性插图。让读者在饕餮思想盛宴的同时,饮一杯美学的陈酿。思想上有碰撞,审美上有震撼。一边读文字,一边品美图,不知不觉,穿越一千年。 宣传语:蛮族入侵与民族大迁徙是如何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 查理曼大帝的文韬武略对黑暗时代的结束起到了哪些作用? 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的数百年斗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真的是基督徒要收复圣地吗? 百年战争与黑死病之间存在怎样的历史逻辑? 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在15世纪大分裂的意大利出现?美第奇家族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中世纪欧洲》一书给予权威解答! 丘奇先生的御讲,引起了女王极大的兴趣。女王觉得丘奇先生的大作包含着许多令人深思的见地。 ——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 理查·威廉·丘奇的“中世纪欧洲三部曲”之所以受到称赞,是因为它使人们对那段历史不再迷茫。它的脉络清晰,逻辑缜密,文采斐然,似乎是同类书所不及的。尤其是第二部,很受学者、学生和普通读者的欢迎。 ——《泰晤士报》 《中世纪欧洲》在美国出版后,就像在英国一样热销。这是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们指定学生们一定要读读,因为它会改变学生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 ——华盛顿邮报

内容简介

《中世纪欧洲》是理查·威廉·丘奇“中世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影响范围和阅读群体极大,极具传承性的一部。本书讲述了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蛮族入侵、黑暗时代、民族大迁徙、查理曼大帝时代、教皇与教权、神圣罗马帝国的盛衰、东罗马帝国的兴亡、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意大利大分裂、西班牙崛起、法兰西王国勃兴、美第奇门阀政治、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言有尽而意无穷开实验主义史学风气之先。

目录

第1章 伟大的罗马帝国 第2章 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3章 基督教的黎明 第4章 君士坦丁大帝 第5章 蛮族入侵 第6章 法兰克人崛起 第7章 查理曼大帝 第8章 诺曼人入侵 第9章 封建主义与修道主义 第10章 授职权问题 第11章 早期的十字军东征 第12章 腓力二世时代的法兰西王国 第13章 君权和教权 第14章 中世纪的文化和教会组织 第15章 中世纪的信仰 第16章 两位明君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 第17章 百年战争 第18章 中世纪的西班牙 第19章 中世纪后期的中欧和北欧 第20章 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 第21章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22章 大航海时代 第23章 文艺复兴 专有名词中外对照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第1节 古罗马的贸易线路  地中海曾经是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现在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满载谷物的船只从西班牙抵达埃及,供应世界中心c的市场。罗马帝国正如今天的英国,国内谷物种植无法满足本国人口的需要。于是,满载生活必需品的舰队与满载东方奢侈品—丝绸、珠宝、香水的帆船,从锡兰、印度到达红海之滨,然后由骆驼商队运抵亚历山大港。  除地中海外,其他贸易线路像蜘蛛网一样相互交错,形成一张巨大的陆路网,使罗马帝国的每一部分,无论远近都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沿途每六英里设置一个驿站,提供四十多匹马。往返于首都、携带重要消息的信差,可在任一驿站更换马匹,从而一路风驰电掣,保证消息及时送达。  历经19个世纪车流的碾压,罗马的交通道路至今还保持完好,仍在使用,可以想象当时的道路修筑得多么坚固。道路夯实坚固的秘密正是罗马缔造者的伟大之处,他秉持一个理念:任何手工制品不应只存世几年或人的一生,而应该像罗马城一样,他相信是永恒。  罗马帝国的**任皇帝奥古斯都,宣称他接收的罗马是一座砖城,但他留下的却是一座大理石城。后世之君就像奥古斯都一样热爱建筑。罗马帝国的遗迹至今依然随处可寻—大排水沟、广场、公共浴场、庄严的柱廊……罗马有著名的罗马竞技场,它目睹了无数角斗士的搏斗与死亡;其他地方如法国南部城市尼姆的小型圆形竞技场;西班牙塞戈维亚的排水沟;英格兰的浴场,还有一个小镇以该浴场命名;罗马帝国边界矗立的高墙。这些建筑工程无一不是出自天才设计师—奥古斯都之手。奥古斯都大胆规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耗费巨资和人力。  参观过苏格兰和英格兰边境的人都知道哈德良长城,它高二十英尺,宽七英尺。建造该长城的目的是抵御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入侵,保卫北方的领土。敌人一旦冲上城墙,就会发现面前还有布满尖矛的壕沟。驻守的士兵们以火光为信号,沿着绵延七十英里的长城,通过各个塔楼传递增援的消息。为了让这里固若金汤,罗马帝国不惜动用大量人力。  在中欧的莱茵河和多瑙河沿岸,罗马帝国修筑了同样的防御工事。这些河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们既是罗马帝国第三条重要的贸易线路,也是连接中世纪与近代的桥梁。铁路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荒芜之地变成繁荣的工业中心:铁路环绕矿区、港口,穿越隧道,遍布欧洲。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世界没有铁路的样子。在罗马帝国时代,隔海的邻国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河运成为*早的交通方式。莱茵河向西北流,多瑙河向东南流;它们的流速不急不缓,适合航行,自然成为中欧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是罗马帝国和蛮族之间的天然屏障。  雄伟的边界墙把莱茵河和多瑙河的源头连接起来,并在每一个易攻之处建造坚固的要塞。英明的罗马皇帝希望以此守住罗马文明,防止蛮族染指。  奥古斯都警告他的继任者,要满足于现有疆域,开疆拓土会削弱帝国的实力。数个世纪之后的人们都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们知道若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会像橡皮筋一样突然断裂,戛然而止,而罗马帝国时代的普通人相信罗马的版图可以无限扩大。  罗马的军队自豪地宣称“罗马的旗帜永不降落”。如果有蛮族渡过多瑙河,袭击要塞的前哨,罗马军队不仅要实施相应的报复,惩罚他们,而且要征服蛮族的领地,扩大罗马的疆域。如果征服的领地是沼泽和森林,罗马人就弃之不取;如果是牧场和良田,则必取之。很多罗马人离开喧嚣拥挤的意大利,涌向这些地方建立殖民地。商人也加快了步伐。因为没有河流、山川、大海等天然屏障保护征服的土地和移民,所以罗马政府的负担无形中增加了,比如征服多瑙河北部富饶的达契亚,当时虽然显著增加了罗马的国土面积,却成为罗马未来灭亡的根源。  ……

作者简介

理查·威廉·丘奇(1815—1890),英国历史学家,中世纪欧洲史研究巨擘。他发表相关论文数百篇,篇篇堪称经典,不少具有开创性、前沿性,一部分论文仍是当今学者**的参考文献。他创作的《中世纪开始》《中世纪欧洲》《中世纪终结》,是风靡欧美的中世纪欧洲史大作,被誉为“里程碑式作品”(《华盛顿邮报》),“一套经典的中世纪三部曲”(《泰晤士报》)。作者本人及其作品深受维多利亚女王、威廉·格莱斯顿等政治家推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