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基础与临床

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基础与临床

1星价 ¥124.6 (7.0折)
2星价¥124.6 定价¥1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824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030582478 ; 978-7-03-058247-8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是一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卫健委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优秀科研团队。他们对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化学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危害做了长期的实验观察和防治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的概念。 本书从新的视角揭示了血液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环境污染带来的血液损伤效应,为血液疾病预防策略的制订提供了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阐明了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效应及临床救治的规律、特点,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共四篇13章,主要包括绪论,血液学基础、血液学实验室检查及造血系统重建,放射性血液损伤效应及损伤并发症,辐射血液损伤的远期效应及其临床,外照射骨髓型急性、亚急性和内照射放射病临床,低剂量、过量和慢性照射的血液损伤临床,化学性血液损伤与临床,物理化学性血液疾病的护理等。每章正文后列有参考文献。本书是血液病临床医务人员、职业病与卫生防护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作为环境医学和放射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目录

**篇 总 论 第1章 绪论 **节 诱发机体损伤的理化因素 一、物理因素 二、化学因素 第二节 物理、化学性损伤效应的发展 状况 一、国外的发展状况 二、国内的发展状况 三、2014年国内的职业病病例 第三节 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的新认识 一、血液系统与造血器官 二、物理(放射)性血液损伤 三、化学性血液损伤 第二篇 血液学基础、实验室检查及造血重建 第2章 血液学基础 **节 造血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造血器官与实质细胞 二、造血微环境 第二节 造血的调控 一、细胞因子对造血的调控 二、造血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 三、造血的信号通路调节 第三节 血细胞更新系统 一、中性粒细胞更新系统 二、红系细胞更新系统 三、血小板更新系统 四、淋巴细胞更新系统 五、血细胞的个体发生 第3章 血液学实验室检查 **节 血细胞检测及化学染色 一、红细胞检测 二、白细胞检测 三、血小板检测 四、血细胞的化学染色 第二节 骨髓穿刺、活检及其细胞形态 学检查 一、骨髓穿刺 第4章 造血系统的重建 第三篇 物理化学性血液损伤与临 第5章 放射性血液损伤效应 第6章 放射性血液损伤并发症 第7章 外照射骨髓型急性、亚急性和内照射放射病临床 第8章 低剂量、过量和慢性照射的血液损伤临床 第9章 放射性血液损伤的远期效应及其临床 第10章 化学性血液损伤与临床 第四篇 物理化学性血液疾病的护理 第11章 物理化学性血液疾病的护理常规 第12章 常见物理化学性血液疾病的护理 第13章 放射性疾病的护理 彩图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