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43628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8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64362874 ; 978-7-5643-6287-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靠前外马铃薯食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现状,结合目前生产实际编写而成的。主要介绍了马铃薯概述、马铃薯粉类粉条(丝)加工技术、马铃薯面食品加工技术、马铃薯的休闲产品、马铃薯调味品、马铃薯饮品类加工技术、马铃薯淀粉糖品、马铃薯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及马铃薯食品质量控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本书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强,适合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研机构有关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节 马铃薯概述
第二节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及结构
第三节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第四节 马铃薯产品开发与利用
第二章 马铃薯粉类、粉条(丝)加工技术
**节 马铃薯全粉类
第二节 马铃薯淀粉
第三节 马铃薯粉条(丝)类
第三章 马铃薯面食品加工技术
**节 马铃薯主食类
第二节 马铃薯糕点类
第三节 马铃薯其他面食类产品
第四章 马铃薯休闲产品加工技术
**节 马铃薯薯片、薯条
第二节 马铃薯果脯、果酱、罐头
第三节 马铃薯腌制食品
第四节 马铃薯泥产品
第五节 马铃薯其他休闲食品
第五章 马铃薯调味品加工技术
**节 马铃薯液体调味品
第二节 马铃薯固体调味品
第六章 马铃薯饮品类加工技术
**节 马铃薯酒精饮品
第二节 马铃薯乳饮料
第三节 马铃薯果味饮料
第七章 马铃薯淀粉糖品
**节 淀粉概迹
第二节 淀粉的水解工艺
第三节 淀粉酶
第四节 淀粉糖
第八章 马铃薯副产物综合利用
**节 马铃薯薯渣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马铃薯薯渣产品
第九章 马铃薯食品质量控制
**节 质量保证体系
第二节 马铃薯的储藏
第三节 马铃薯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四节 马铃薯的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节选
1.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种酸对淀粉的水解都有催化作用,工业上常用的有食品级工业盐酸、硫酸和草酸。 盐酸:催化效率*高,达100%。中和剂用纯碱,生成的氯化钠溶于糖液中,增加糖液的灰分。盐酸对设备的腐蚀性也很大,对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催化强,目前多数使用盐酸。 硫酸:催化效率次于盐酸,为50.35%。用石灰中和,生成的硫酸钙沉淀在过滤时去掉。但硫酸钙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仍会有少量溶于糖液中,此糖液在蒸发时,容易在蒸发器中形成水垢,影响蒸发效率。糖浆在储存时,硫酸钙会慢慢析出而变浑浊。因此,工业上很少使用硫酸糖化。 草酸:催化效率低,只有20.43%。,用石灰中和,生成的草酸钙不溶于水,过滤时可全部除去。草酸可降低葡萄糖的复分解反应。2.淀粉的质量要求不同品种的淀粉,水解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一般薯类淀粉比谷类淀粉更容易水解,这是因为马铃薯淀粉颗粒大且结构松散。生产淀粉糖浆尽量选用质量高的淀粉为原料,杂质含量越少越好,在原料预处理阶段也尽可能地除去水不溶性杂质,以免影响水解反应。 (二)酶法 酶法是将淀粉在酶制剂的作用下液化水解为糊精和低聚糖,然后继续在酶的作用下糖化水解为葡萄糖。由于酸水解法制备糖液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会产生一些不可发酵性糖及其一系列有色物质,这不仅降低了淀粉转化率,而且生产出来的糖液质量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在酶水解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使淀粉水解取得了重大突破。日本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采用了这种先进的制糖工艺。酶解法制糖工艺是以作用专一性的酶制剂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条件温和,复合材料和分解反应少。该法的优点是用酸进行液化,速度较快,酸的用量较少,产品颜色浅,糖液质量高。1.酶解法的优点(1)由于酶解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因此不需要耐高温和耐高压设备,这不仅节省了设备投资,而且也改善了操作条件。а-淀粉酶是在pH值6.0~7.0、温度85~90。c条件下,将淀粉液变成能溶解于水的糊精和低聚糖;耐糖化酶是在pH值3.5~5.0、温度50~60oc条件下,完成糖化反应的。 (2)由于酶的作用专一性强,因此淀粉水解过程中很少有副反应发生,淀粉水解的转化率较高,葡萄糖值可达98%以上,比酸解法的90~/0高出许多。 (3)因为酶法水解淀粉很少发生葡萄糖复合反应,其催化作用与淀粉浓度有关,因此淀粉乳的浓度以不超过40%为宜。(4)用酶解法制成的糖液色较浅,质量高。 2.酶解法在国内应用不十分广泛的原因 (1)酶解法花费的时间比酸解法多,一般需48h左右。 (2)酶反应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酶解法操作比较严格,不如酸解法粗放。 (3)酶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另外,不同批号的商品酶,其活力相差很多。因此,在使用酶剂前需要进行活力的测定,然后才能确定酶的用量。 (4)酶解法需要的设备比酸解法多。 (三)酸酶法 酸酶结合法是集中酸解法和酶解法制糖的优点而采用的生产方法,它又可分为酸酶法和酶酸法两种。 1.酸酶法 由于酸法工艺在水解程度上不易控制,现许多工厂采用酸酶法,先将淀粉用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酸解产物糖化成葡萄糖的工艺,即酸法液化、酶法糖化。在酸法液化时,控制水解反应,使DE值在20%~25%时即停止水解,迅速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4.5左右,温度为55~60。C后加葡萄糖淀粉酶进行糖化,直至所需DE值,然后升温、灭酶、脱色、离子交换、浓缩等。该法适用于玉米、小麦等淀粉颗粒坚实的原料,这些淀粉颗粒坚实,如果用а-.淀粉酶液化,在短时间内作用,液化反应往往不彻底,因此,采用酸先将淀粉水解至DE值为10%~15%,然后将水解液降温、中和,再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酸酶法制糖,具有酸液化速度快的优点。由于糖化过程用酶法进行,可采用较高的淀粉乳尝试,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此法酸用量少,产品色泽浅,糖液质量高。 2.酶酸法 酸法工艺主要是将淀粉乳先用а-淀粉酶液化到一定程度,过滤除去杂质,然后用酸水解成葡萄糖的工艺。对于一些颗粒大小很不均匀的淀粉,如果用酸水解法常导致水解不均匀,出糖率低。酶酸法比较适用于此类淀粉,且淀粉浓度可以比酸法高;在第二步水解过程中pH值可稍高,以减少副反应,使糖液色泽较浅。 ……
作者简介
巩发永,西昌学院教授,食品教研室主任教授,凉山州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四川省科技扶贫在线专家,中文核心期刊《食品与机械》特邀编委会委员。先后主持、主研省部
-
石油石化领域理化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实例汇编
¥29.8¥48.0 -
电视原理-(第7版)
¥18.2¥43.0 -
防爆工艺导论
¥29.9¥59.0 -
路易.威登的秘密
¥35.8¥58.0 -
中国传统酿造酒醋酱
¥52.5¥128.0 -
零担货物运输网络中绿色物流的枢纽选址与路径规划:英文版
¥57.2¥78.0 -
图解汽车线束技术
¥55.6¥78.0 -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
¥37.0¥48.0 -
再话土力学
¥54.9¥98.0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
¥69.3¥99.0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66.3¥96.0 -
(社版)XG管道分质直饮水供水技术与工程
¥57.9¥78.0 -
水利工程与水工建筑施工
¥38.4¥68.0 -
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扬子江水利考
¥36.2¥75.0 -
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钛酸镧锂基电解质研究
¥48.0¥58.0 -
LNG船舶夜航安全评估
¥32.4¥56.0 -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
¥102.4¥128.0 -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
¥27.5¥98.0 -
科学论证:逻辑与科学评价方法:logic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89.6¥128.0 -
河南省水资源——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144.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