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公共治理与环境法的更新

环境公共治理与环境法的更新

1星价 ¥50.1 (7.7折)
2星价¥50.1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78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20327848 ; 978-7-5203-2784-8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现实主义的阐释方法,揭示中国环境治理制度逻辑的理论脉络,进而对环境法进行新的理论阐释。采用这种经验主义进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不同时期中国环境法理论与治理实践互动的力量支撑。正是因为从实践经验出发,本书不可避免地要深切关照价值合理性、逻辑融贯性、技术一致性等一系列批判性的标准。由于治理经验的琐碎、驳杂或模糊不清,在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时,必须坚持多元的视角、开放的体系以及过程性的思维。这也是面向公共治理的环境法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之内容。意识到这一点,并系统地反思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重建环境法理论体系的希望。

目录

导论 治理转型与环境法的未来 一 对环境法的反思与中国问题的追问 二 为什么是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 三 环境法的重述及其进路 **部分 理论与背景 **章 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演进与逻辑 **节 治理的类型学:谁之治理,何种治理 一 基于统治的治理 二 基于管理的治理 三 基于服务的治理 四 基于多中心的治理 第二节 权力与公众:公共事务治理模式转型之关系脉络 第二章 公共事务治理的中国视野 **节 “中国视野”的意涵:权威型治理体制及其诸种表象 第二节 “中国问题”的本质:权威型治理的法治难题 第二部分 问题与逻辑 第三章 中国权威型环境治理模式的制度逻辑 **节 中国环境治理的传统进路:管制及其形态 一 环境管制的语境:市场、私法及其失灵 二 环境管制的决策框架:混合的平衡管制 三 环境管制的类型 第二节 三种动力机制及其制度逻辑:国家、科层制与公众 一 制度逻辑作为解释环境法治实践的新视角 二 国家主导的顶层动力机制及其制度逻辑 三 地方政府传导的中间动力机制及其科层制逻辑 四 公众权利主张推动的底层动力机制及其参与逻辑 第四章 中国权威型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态与制度失灵 **节 权威型环境治理实践的多重表征 一 权法矛盾与法律的隐匿 二 不出事逻辑与运动式/一刀切环境执法 三 环境法的地方“变通”与“悬置 四 利益合谋与利益俘获 五 群体性权利主张与环境邻避事件 六 社会组织的资格限制与选择性失语 七 治理替代与结构性约束失效 第二节 制度失灵的逻辑 一 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治权对统一性环境法令的抗拒 二 科层组织与社会之间:权威型环境治理对参与权利的抑制 三 权力体系与法律系统之间:权力内卷化对环境法功能的消解 第三部分 结构与规范 第五章 公共治理之提倡及其法律观 **节 从描述性概念到规范性概念:治理理论的再梳弹 一 一个“迟到”的说明:理想型“治理”的展开 二 核心区分:权威治理与公共治理之下合作的规范定向 第二节 面向公共治理的法律 一 理解公共治理之法的三个坐标 二 探寻公共治理的法规范要义:依法治理与有效治理 第六章 面向环境公共治理的法治框架 **节 环境公共治理的法律建制 一 以共同利益和认知为基础的法律概念 二 环境公共治理法律建制的五个维度 第二节 关系秩序复杂化背景下环境公共治理之塑造 一 从主义到公理的转向:发掘环境伦理的启蒙意义与公共伦理的重建 二 从消解到积极的侧重:探索公共精神的整合功能与环境义务观的塑造 三 从形式到实质的深化:反思治理规则的合法性与公众参与的拓展 四 从分散到均衡的进化:警惕法治系统对治理体系的限制与共同体法治秩序的建立 第七章 绘制环境法的新地图 **节 面向未来的环境法更新 一 框架之法: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范式转换 二 程序之法:指向权力共享和理性决策的新程序观 三 协调之法:从封闭式法律规范转向开放的多元规则秩序 四 动态之法:合法性建制与*佳性建制并重 第二节 有限度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杜辉,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法基本理论、法学方法等。曾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研究"主题征文二等奖,励青环境法学奖等。在《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学评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