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论

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论

1星价 ¥117.6 (7.0折)
2星价¥117.6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615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25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100161534 ; 978-7-100-16153-4

内容简介

  《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论》为我国花卉、瓜果、蔬菜等植物相关历史和文化问题的专题论文汇编,共收集作者近十多年发表的学术论文40多篇。书中既有对花卉文化概念,我国花卉文化繁荣状况、发展规律、民族传统,我国国花等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理论阐发,也有对梅、杏、牡丹、水仙、杨柳、芦苇等花卉植物个案的深入探讨,较为充分地揭示了我国花卉文化的历史面貌和民族特色。此外,分别就西瓜、南瓜、黄瓜、丝瓜等外来植物的起源和利用,梅杏等水果的种植应用,莼菜、茭白等蔬菜的相关名实问题等进行专题考辨,解决了很多长期困惑的问题。

目录

**编 花卉文化综论
论花卉、花卉美和花卉文化
一、花、花木、花卉
二、花卉美
三、花卉文化
论中国花卉文化的繁荣状况、发展进程、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
一、中国花卉文化的繁荣状况
二、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花卉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
四、中国花卉文化的民族特色
论花文化及其中国传统
——兼及我国当代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一、花的自然特性及其文化意义
二、花文化的概念和内容体系
三、我国花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色
四、我国当代花文化的发展趋势与文化困境
“花卉审美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花卉审美文化研究丛书》前言
“二十四番花信风”考
一、“花信风”之说不出《荆楚岁时记》
二、“花信风”与“二十四番花信风
三、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
四、明人“二十四番花信风
五、“二十四番花信风”名目验证
六、清人的“花信风”新说
七、总结
中国国花:历史选择与现实借鉴
一、我国国花的历史选择
二、对当今国花评选的借鉴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史实考
一、国民政府拟选国花前的民间舆情
二、国民政府拟选、确定国花之过程
三、各界对国花的反应及后续情况
四、有关经验和教训

第二编 梅花文化与文学考论
论中国梅文化
一、梅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梅文化的丰富表现
三、梅花的审美特色和象征意义
四、现代梅文化
梅花的历史文化意义论略
一、生物性
二、历史性
三、普遍性
四、思想性
五、民族性
论梅花的“清气”“骨气”和“生气
一、“清气”之美
二、“骨气”之美
三、“生气”之美
……

第三编 杏花、水仙、芦苇文化与文学考论
第四编 瓜果、蔬菜文史考论
第五编 类书、农书杂考
展开全部

节选

《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论》:  所谓“花卉”,园艺学界多称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只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则是草本、木本兼而言之,指所有观赏植物。其实所谓狭义只在特殊情况下存在,通行的都应是广义概念。我国植物观赏资源以木本居多,这一广义概念古人多称“花木”,明清以来由于绘画中花卉册页流行,“花卉”一词出现渐多,逐步成为观赏植物的通称。  我们这里的“花卉”概念较之广义更有拓展。一般所谓广义的花卉实际仍属观赏园艺的范畴,主要指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各类园林及室内室外各种生活场合配置和装饰,以改善或美化环境的植物。而更为广义的概念是指所有植物,无论自然生长或人类种植,低等或高等,有花或无花,陆生或水产,也无论人们实际喜爱与否,但凡引起人们观看,引发情感反应,即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植物都在其列。从外延上说,包括人类社会感受到的所有植物,但又非指植物世界的全部内容。我们称其为“花卉”或“花卉植物”,意在对其内涵有所限定,表明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植物的形状、色彩、气味、姿态、习性等方面的形象资源或审美价值,而不是其经济资源或实用价值。当然,两者之间又不是截然无关的,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其社会应用又经常对人们相应的形象感受产生影响。  “审美文化”是现代新兴的概念,相关的定义有着不同领域的偏倚和形形色色理论主张的不同价值定位。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文化”不具有这些现代色彩,而是泛指人类精神现象中一切具有审美性的内容,或者是具有审美性的所有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文化是外延,至大无外,而审美是内涵,表明性质有限。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性质上是感性的、体验的,相对于理性、科学的“真”而言;价值上则是理想的、超功利的,相对于各种物质利益和社会功利的“善”而言。正是这一内涵规定,使“审美文化”与一般的“文化”概念不同,对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人类对植物的科学认识、技术开发及其相关的社会应用等“物质文明”方面的内容并不着意,主要关注的是植物形象引发的情绪感受、心灵体验和精神想象等“精神文明”内容。  将两者结合起来,所谓“花卉审美文化”的指称就比较明确。从“审美文化”的立场看“花卉”,花卉植物的食用、药用、材用以及其他经济资源价值都远非关注的重点,而主要考虑的是以下三个层面的形象资源:  一是“植物”,即整个植物层面,包括所有植物的形象,无论是天然野生的还是人类栽培的。植物是地球重要的生命形态,是人类所依赖的*主要的生物资源。其再生性、多样性、独特的光能转换性与自养性,带给人类安全、亲切、轻松和美好的感受。不同品种的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悠久或短暂,或亲切或疏远,或互益或相害,从而引起人们或重视或鄙视,或敬仰或畏惧,或喜爱或厌恶的情感反应。所谓花卉植物的审美文化关注的正是这些植物形象所引起的心理感受、精神体验和人文意义。  二是“花卉”,即前言园艺界所谓的观赏植物及其他引入人类审美欣赏视野的所有植物。由于人类与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之间与生俱来的生态联系,人类对植物形象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是自然的或本能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类对植物有了更多优越的、超功利的感觉,对其物色形象的欣赏需求越来越明确,相应的感受、认识和想象越来越丰富。世界各民族对于植物尤其是花卉的欣赏爱好是普遍的、共同的,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且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不断繁荣发展的观赏园艺体系和欣赏文化体系。这是花卉审美文化现象中*主要的部分。  ……

作者简介

  程杰,男,1959年生,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北宋诗文革新研究》、 《梅文化论丛》、《中国梅花名胜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