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全解

包邮本草纲目全解

1星价 ¥20.6 (4.3折)
2星价¥20.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6546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0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57654665 ; 978-7-5576-5466-5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解读了《本草纲目》,主要包括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四时用药例等内容。本书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至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并精心绘制了500余幅彩图,生动、逼真地再现了400多种药材的植物形态,读者可按图索骥,准确辨识药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还用图片的形式清晰明了地诠释了原著中的一些中医用药理论,帮助毫无中医基础的读者轻松读懂,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目录

序例
七方
十剂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脏五味补泻
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
相反诸药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百病主治药
诸风
伤寒热病
湿
火热
诸气
脾胃
呕吐
泄泻

脚气
胀满
齿出血
咳嗽
虚损
健忘
诸汗
惊悸
不眠
消渴
瘀血
心腹痛
腰痛
痛风
眩晕
头痛

眼目


口舌
咽喉
牙齿
须发
跌仆折伤
胎前
产后
水部
雨水
夏冰
甘露
热汤
盐胆水
腊雪
火部
艾火
火针
炭火
桑柴火
芦火、竹火
灯火
土部
蚯蚓泥
白瓷器
古砖
石碱

锻灶灰
金石部
青琅玕
珊瑚
丹砂
雄黄
雌黄
石胆
石膏
食盐
朴硝
蓬砂
麦饭石
石硫黄
矾石
方解石
石钟乳
石灰
磁石
凝水石
五色石脂
玄精石
石炭
砒石
石脑油
草部
甘草
黄耆
人参
沙参
荠苨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赤箭、天麻
巴戟天

狗脊
马勃
远志
肉苁蓉
淫羊藿
仙茅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黄连
三七
胡黄连
……
谷部
菜部
果部
木部

展开全部

节选

  人参  释名:人薓(音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时珍曰〕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薓、神草。  集解:〔时珍曰〕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亦可收子,于十月下种,如种菜法。秋冬采者坚实,春夏采者虚软,非地产有虚实也。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伪者皆以沙参、荠苨、桔梗采根造作乱之。沙参体虚无心而味淡,荠苨体虚无心,桔梗体坚有心而味苦。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微带苦,自有余味,俗名金井玉阑也。其似人形者,谓之孩儿参,尤多赝伪。  |根|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经》)  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别录)  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者加之。(甄权)  治肺胃阳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元素)  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时珍)  【发明】〔弘景曰〕人参为药切要,与甘草同功。  〔杲曰〕人参甘温,能补肺中元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肺主诸气故也。张仲景云,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痢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者益气,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也。若单用补血药,血无由而生矣。《素问》言: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补气须用人参,血虚者亦须用之。《本草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盖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形气者,有无之象也。  〔好古曰〕洁古老人言,以沙参代人参,取其味甘也。然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安得无异?虽云补五脏,亦须各用本脏药相佐使引之。  |芦|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吐虚劳痰饮。(时珍)  【发明】〔吴绶曰〕人弱者,以人参芦代瓜蒂。  〔震亨曰〕人参入手太阴,补阳中之阴,芦则反能泻太阴之阳。一女子性躁味厚,暑月因怒而病呃,每作则举身跳动,昏冒不知人。其形气俱实,乃痰因怒郁,气不得降,非吐不可。遂以人参芦半两,逆流水一盏半,煎一大碗饮之,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  -附方-  胃寒气满(不能传化,易饥不能食)。人参末二钱,生附子末半钱,生姜二钱,水七合,煎二合,鸡子清一枚,打转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生姜半斤取汁,白蜜十两,人参末四两,银锅煎成膏,每米饮调服一匙。(《普济方》)  喘急欲绝(上气鸣息者)。人参末,汤服方寸匕,日五六服效。(《肘后方》)  产后诸虚(发热自汗)。人参、当归等分,为末,用猪腰子一个,去膜切小片,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葱白二茎,煮米熟,取汁一盏,入药煎至八分,食前温服。(《永类方》)  房后困倦。人参七钱,陈皮一钱,水一盏半,煎八分,食前温服,日再服,千金不传。(赵永庵方)  喘咳嗽血(咳喘上气,喘急,嗽血吐血,脉无力者)。人参末每服三钱,鸡子清调之,五更初服便睡,去枕仰卧,只一服愈。年深者,再服。咯血者,服尽一两甚好。(沈存中《灵苑方》)  齿缝出血。人参、赤茯苓、麦门冬各二钱,水一钟,煎七分,食前温服,日再。苏东坡得此,自谓神奇。后生小子多患此病,予累试之,累如所言。(谈野翁《试效方》)  沙参  释名:白参、知母、羊婆奶。〔弘景曰〕此与人参、玄参、丹参、苦参是为五参,其形不尽相类,而主疗颇同,故皆有参名。〔时珍曰〕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为羊婆奶。  集解:〔时珍曰〕沙参处处山原有之。其根生沙地者长尺余,大一虎口,黄土地者则短而小。根茎皆有白汁。  |根|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本经》)  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又云:羊乳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别录》)  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甄权)  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大明》)  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时珍)  【发明】〔元素曰〕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  〔好古曰〕沙参味甘微苦,厥阴本经之药,又为脾经气分药。微苦补阴,甘则补阳,故洁古取沙参代人参。盖人参性温,补五脏之阳;沙参性寒,补五脏之阴。虽云补五脏,亦须各用本脏药相佐,使随所引而相辅之可也。  〔时珍曰〕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  -附方-  肺热咳嗽。沙参半两,水煎服之。(《卫生易简方》)  卒得疝气。沙参捣筛为末,酒服方寸匕,立瘥。(《肘后方》)  妇人白带。沙参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证治要诀》)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