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1星价 ¥37.9 (7.9折)
2星价¥37.9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70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010197043 ; 978-7-01-019704-3

内容简介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相关风险也逐渐大量显露。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基于产业经济学及产业安全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产业特点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在已有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覆盖互联网金融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提出了初步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预警方案,为政府决策和监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除了参考传统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外,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还需要考虑互联网金融技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平衡等问题。

目录

绪论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二、研究范围和创新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四、研究结果和意义

**章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综合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元素分析与筛选
二、互联网金融安全事件与监管政策法规分析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产学研与监管总结

第三章 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二、已有成果参考与理论分析
三、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初探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与实践参考
一、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成果
二、互联网金融产业监管参考建议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1)经营管理风险:指互联网金融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所造成的风险。如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客户管理、运营管理等管理所带来的风险。  (2)技术风险:指互联网技术本身所带来的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及交易数据泄密、黑客攻击及恶意入侵、平台系统运营中断、员工不当操作风险、客户信息安全经验不足等技术性相关风险。  (3)交易安全风险:包括交易环节中断导致的支付、清算风险,由于交易技术缺陷所导致的不可靠交易及交易过程中的泄密及误操作等。本质上可以并入技术风险。  (4)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如资金供需双方数量、期限等错配风险,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变化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等。  (5)资金安全风险:指投资者或消费者的资金托管和取现安全,该风险与互联网金融经营平台的信用、平台合法性、经营管理水平、资金流动性等相关,可以并人其他风险。  (6)信用风险:包括借款人的违约、平台对客户资金违规挪用等信用风险。  (7)法律风险:指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不健全所带来的法律法规相关的风险。  (8)对传统金融的负面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网络借贷、众筹等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行业所带来的流动性、货币供给、资金价格、传统金融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9)流动性风险:指互联网金融业务中资产与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可能导致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如基金管理未能及时变现基金资产来应对投资者赎回申请的风险。传统商业银行对期限配置和缺口管理专业性更强,而且受存款准备金、风险拨备、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等审慎监管约束,风险缓释空间较大,流动性风险控制良好。但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数不受上述制度约束,实质性流动性风险也就更大。因此,相比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的流动性风险带来的负面冲击更大、影响面更广、交叉传染更强、传播速度更快。  (10)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类似,包括投资者道德风险(如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洗钱)、平台的逐利性道德风险、融资项目造假、创业者/借款人的主观道德风险等。  ……

作者简介

  付东普,管理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教师,主要关注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领域研究。  1992-1996年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本科工学学士学位;2005-2007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获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11-201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曾从事十余年的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后于2011年转入学术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专著两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