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

侯孝贤、盛可以、陈雪、柏邦妮、聂永真激赏推荐!所有与爱有关的事都值得被讲述,愿我们都能拥有表达爱的能力。第67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获奖作品《日常对话》导演黄惠侦文字作品。

1星价 ¥22.7 (5.4折)
2星价¥22.7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0296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50029644 ; 978-7-5500-2964-4

本书特色

?各界人士感动推荐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获国际著名导演侯孝贤、知名小说家盛可以、陈雪、朱天心、知名编剧柏邦妮、知名设计师聂永真感动推荐! ?侯孝贤、朱天心赞誉有加的创作者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是第67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获奖作品《日常对话》导演黄惠侦的首部文字作品,侯孝贤、朱天心都对她赞誉有加。 ?超出私人的表达,极具社会价值和意义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作者黄惠侦以慈悲朴素的笔调书写了那些爱的、痛的过往,但她的表达完全超过了私人领域,那些涉及性侵、家庭暴力、原生家庭、同性恋平权的书写是社会性的,她的表达将带给那些被淹没的声音、被忽视的群体以勇气和力量。 ?文字毫不逊色于影像 《日常对话》在海内外收获了超高好评,腾讯大家、南方人物周刊、一条视频、豆瓣时间、KnowYourself、深焦DeepFocus、剥洋葱people、有束光等新媒体大号撰文推荐。而黄惠侦用文字建构的成长记忆《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更动人心弦,那些幽微的情感在她的笔下令人动容。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透过被记录下的那些影像与这些文字,我希望大家看见的,是自己。看见自己的伤口,看见自己为何跨不过去,看见自己所遭遇的那些并非全无意义,看见自己,其实还有修复自己的能力。”——黄惠侦 ?所有与爱有关的事都值得被讲述,愿我们都能拥有表达爱的能力。 ?“影像跟文字,都成为安神的*。”黄惠侦用自己的方式为她的人生做了温柔的注解。

内容简介

《迟来的告白: 我和我妈妈》是纪录片导演黄惠侦书写的一本关于她的成长经历及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通过对母亲、父亲、母亲的朋友等身边人的描写, 作者发出了关于人生、关于爱、关于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追问。看似日常平淡的记录却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和母亲相处、和解的故事更是作者如何寻找自己、如何学习爱人的故事。

目录

Part1 我的妈妈:阿女
Part2 缺席的父亲:阿源
Part3 我的妹妹:阿娟
Part4 那些女人
Part5 记忆中的家屋与家物
Part6 我和我自己:阿侦
拍摄札记
后 记
推荐文
割不断的生命循环
把爱与恨都重新理解一遍,回家的路就会明亮一点
无可理喻的日常
女儿的安神贴
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姐妹、我们的历史
展开全部

节选

如果要用电影来形容小时候身处的世界,**个浮现在我脑海的,应该是阿莫多瓦的电影。如同他的电影总是围绕着各种女人的心事与故事,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同样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女性人物建立支撑起来。她们的样貌、个性、出身都不尽相同,但都分别为我的成长过程带来些什么,或庇护、或关爱、或陪伴、或向往、或忌妒、或领悟。
  感谢这些女人,让我在认识她们的过程里,也学着认识我自己。

  莲 姨
  记忆之中,**个在我妈之外让我觉得亲近的女性, 是我妈的儿时好友莲姨。莲姨和我妈在同一个村子里出生、成长,也同样在十三四岁就离开村子到都市工作,只是后来她又离开台北,去了外岛。
  我们还住在中和的那些时日,莲姨大约每隔半年就会来我们家探望。每回知道她要来,我和妹妹都非常期待, 非常开心,因为莲姨对我们来说就是海苔和礼物的代名词。海苔是平时我妈不会买给我们的奢侈零食,因为价格不便宜,可是莲姨每次来看我们,一定会带上一桶红色包装的高冈屋海苔礼盒。我跟妹妹*大的乐趣就是将桶子里一串一串的海苔撕开成一小包、一小包,然后你一包、我一包地慎重分配,很珍惜地慢慢吃完。
  莲姨是**个让我感觉到自己也是被疼爱的人。
  除了海苔,有时候她也会带来其他礼物,我人生中**个也是*后一个芭比娃娃就是莲姨送的。那是我**次见到那样的玩具,每天都仔细地帮这个有着外国面孔的娃娃梳头发、换衣服,细心呵护。不过我也每天让芭比跟我一样练习劈腿、下腰、跳牵亡歌,锻炼筋骨,结果不出一个月, 金发芭比的腿就整条掉下来,怎么样都装不回去。那一脸灿笑但缺条腿的芭比看起来实在很诡异,从此之后我就对类似的娃娃有了心理阴影。
  有时我会听到我妈对莲姨说,不要这样乱花钱,这是你的辛苦钱,应该好好存下来。而莲姨总是用娇滴滴的声音笑笑地回答说,这些没花多少钱不要担心。她的声音很特别,比名模林志玲的声音更细、更嗲,听她说话听久了会有一种头晕的奇妙感觉。
  小时候我一直很好奇莲姨究竟在外岛做什么工作,怎么能够时常买这些东西送我们,而且还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跟我妈完全不一样。
  莲姨一直没有结婚,也没听说她有男朋友,她的时间似乎都用来工作赚钱,因为她要一肩担起留在故乡年老父母的生计,以及他们二老的医药费。莲姨的辛勤让她很早就靠着自己攒下的存款在北部买了一间房子,当年我妈带着我跟妹妹逃离家时,**时间就是躲到她的房子去,直到我们生活比较稳定之后,我妈才带着我们离开莲姨的家去外头租屋。
  在我们离开后没多久,听说莲姨也结束了外岛的工作回到台湾,也是在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她之前一直在外岛的特约茶室当侍应生。难怪莲姨和我妈总是不在我们小孩子面前谈到她的工作,那是个被污名化的职业,现实生活需要她们的存在,却又贱视、指责她们的存在。很多后,当我因为在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工作的关系,接触到“日日春关怀互助协会”(关注性工作者权益的团体,成立于1999年)里的阿姨时,总是会想起莲姨。她和那些阿姨有着很相似的气质,既柔软又刚强,能担得起责任也能放得下身段。舍己为家人,几乎是她们生命的常态。
  即便自己过得也辛苦,但姐妹有难还是会尽力相助。莲姨就是那种带着花也带着剑、拥有侠义之气的好女人。
  ——《那些女人》(节选)


  关于不被爱的想象
  关于自己可能不被爱的猜想,来由不只是因为经常挨妈妈打,不只是因为妈妈不愿亲近,不只是因为感受到妈妈对妹妹的偏心,更不只是因为知道自己身上留着的血液有一半来自我妈所痛恨的那个人,*主要的原因是心里有个声音总是不断地在告诉自己:“你是不可能被爱的,因为你已经脏掉了。”是的,尽管那时还是个对性几乎一无所知的年纪,但我父亲对我所做过的事情让我感到莫名的羞耻,那种羞耻感是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此刻仍难以真正完全彻底地抹去。
  整个社会深植于自己心中的那些扭曲观念,就像是清不尽的余毒,隐隐地刺痛着我的神经。
  我一直都知道,是那个曾经的秘密,阻隔在我和我*重要、*依赖的人之间,让我们渐行渐远,直到成为两条平行线。现实里的我就跟在梦中一样,就算再渴望能在我妈身边,都没有勇气试着朝向她走近半步。
  在我妈终于带着我们离开那个家之后,我还是持续做着重复的梦,只是情节不同。在新的梦里,我总是坐在不知道开往何处的火车上,只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终点站,因为那里是我妈妈所在的地方。梦中的火车经过很多地方,有山川,有海岸,还有人们居住的平房。我看着列车窗外的景色一幕又一幕地变换,心底期待着那个越来越近的终点站。
  但这个梦每次总是到这里就结束了,梦中的列车从来没有到过站,我也从没有见着我妈妈。这些梦境,就算不是心理分析师,大概也都读得懂反映的是什么。
  我一直不断地在寻找我妈,以及那个自己到底是不是被爱的答案。
  而我一直误以为,那个答案藏在一个我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
  有句老掉牙的台语俗谚是这样说的:“手抱孩儿,才知父母时。”才十个字不到,却如此精准贴切。
  在生下女儿成为母亲之后,我的身体感受到了明显的改变,包括怎么也平坦不了的松垮肚皮,天气一变就容易酸痛的膝盖,光泽不再的肌肤、头发和指甲,大概肉眼看得见的一切都是衰退。唯独有一事是增长的,那便是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感触与体会。
  因为自己身份的转变,那个过去向来只能从“女儿”这角度去理解的世界,突然多了另一个可以观看的视角。从“母亲”的角度去看、去思考,那是我之前从来不曾有过的经验。
  即便那句老掉牙的俗谚老早已经在我们跳牵亡时听过千百遍,但只有当它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在那样简短的句子背后所形容的万千感受。
  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日常。把屎把尿的日常、喂奶喂饭的日常、生病发烧出疹子的日常、翻身坐立爬行学走的日常。
  不用说教,不用什么理论,就自然让人都懂了。懂得了身为母亲的有限,也懂得了身为母亲心理机制的微妙复杂。其中*深刻的,是在察觉自己遇到孩子生病受伤时,那种无法抑制的自责感。
  每当见着我女儿生病受伤,心里除了难过不舍,总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责。就算医生再怎么解释那只是每个孩子都至少会出一次的玫瑰疹,就算那只是因为孩子学习走路免不了磕磕碰碰得来的小伤口,都忍不住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孩子不受一点病苦伤痛,实在是个太糟糕的母亲。
  那是个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在天底下许多担任母亲这个角色的女人身上。
  在察觉到自己身上那个不管是生物天性或是后天社会文化所设定的“母职自责程序”之后,我突然想到我妈,也突然惊觉自己从未真正想过,在过去那些年,当我在心底怨怼她没能阻止女儿被自己父亲伤害的时候,当我因此怀疑她可能并不爱我的时候,她独自承担着的感受是什么?
  那恐怕是无人能想象,也无人能为她分担丝毫的愧疚感。我妈在心底所承担的那些,不会比我实际经历的苦痛少,而我,却一直没有看见。
  这个初为人母的新发现,让我忍不住对母亲感到歉疚,也让我再一次为自己感到羞愧。
  在片子拍摄的期间我又重新想起了那些梦。站在桥上的母亲背影,从来不曾走到那条短桥的另一端消失离去。
  她总是那样地缓慢,慢到几乎像是定格在桥的中间,有如在等待着我一般。那辆载着我要去与母亲见面,却从来不曾抵达终点的火车。当我带着失望醒来,却把母亲一直困在梦中等待。
  于是我一一记下了那些梦境,并且为她们写了新的脚本,然后在现实人生中去实现它。
  不再等在原地,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向前。
  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拍完了一部关于我们家的电影,才终于懂得自己在寻找的答案一直都在眼前,只是自己看不见。又或是看见了,却没发现,只因为那个答案,并不是我之前所能想象的模样。
  你爱我吗?
  原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肯定句,也不是否定句。
  而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感叹句。
  ——《我和我自己 : 阿侦》节选

作者简介

  黄惠侦花了将近二十年将自己的人生故事拍成纪录片,短版的《我和我的T妈妈》放映时大受好评,长版《日常对话》获得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亚太影展年度观众票选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像她的纪录片一样,这本《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同样真诚、有力。在这本书里她用朴实的文字写下了毫不掩饰性向的母亲、缺席的父亲、母亲的女朋友们,还有那些累积了许多回忆的老物件。这些再次被翻搅出的记忆,都直直指向了那个在她心底埋藏许久、说不出口的秘密和以及“你是否爱我”的疑问。
  “影像跟文字,都成为安神的*。”黄惠侦用自己的方式为她的人生做了温柔的注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