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电影高质量影像控制

数字电影高质量影像控制

1星价 ¥28.9 (3.8折)
2星价¥28.1 定价¥7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60489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106048952 ; 978-7-106-04895-2

内容简介

  今天在电影行业说数字技术,大家都会不以为然,因为其已经非常普及,技术也日臻成熟,使用非常广泛。  一是目前的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的普及程度,无论是在前期、制作和后期已经“武装到牙齿”。二是电影技术设备的行业竞争和垄断,造成了今天数字技术的各自为政,没有标准,互不兼容,型号各异,质量也差异巨大,不如当年的胶片时代技术和质量统一。三是没有突破原有胶片时代的技术深度,也没有形成兼容并蓄的局面,大多是走原来的胶片技术思维老路。四是大部分使用的人缺乏技术探究,满足于使用,学习上也是浅尝辄止,并无深入研究和更多的技术总结。五是很少有使用的人进行应用和理论研究,搞技术理论研究的人也大多是普及使用知识,而且,大多数人根本不看。  这就是当下电影数字技术的局面,我们自己不禁要问,数字技术本身硬件研究会有多深入?摄影师和制作者的应用和娴熟及未来的理论积累会走多远?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具有丰富电影摄影经验的摄影师,其实对电影数字应用技术拍摄已经非常娴熟,经验也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极少善于进行技术总结和诉诸文字。另一方面,我们对于电影数字技术的理论问题,很少在技术层面、原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研究透彻。而且我们还有比这重要的东西,现在重要的是怎样能够将数字技术在电影拍摄中已经做的事情整理清楚,总结全面。  数字电影的新技术出现,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技术思维、创作观念和全新使用,电影数字技术的出现,是一个由缓慢量变*终达到质变的过程。在电影诞生100年以后,终于使数字技术全面而细致地统领了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数字技术本身已经被认可,技术控制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  我们今天看到的影片,其大部分是一个技术组合体,越来越远离记录和物质现实的复原,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也是一个依附在数字技术上的视觉形象呈现体。摄影师多了对技术的关注和控制,既要针对数字技术本身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和控制,也要根据拍摄实际和现实进行取舍。  无论怎样,数字技术的出现,对电影的摄影创作和其他与影像创作有直接关系的创作都是一种挑战.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使用的技术就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手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就是我们艺术创作的素材,至于我们创造出来的作品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完全在于我们创造者本身的创作。我们要真正的尊重技术,就更应该多研究由于数字技术而带来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用技术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克服数字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不足,让技术本身和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录


绪论

**章 分辨率与影像质量的关系
**节 分辨率描述方法
第二节 人眼分辨率
第三节 胶片分辨率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分辨率
第五节 分辨率的测量
第六节 分辨率和清晰度的关系
第七节 影院放映分辨率
第八节 改变分辨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动态范围与影像质量的关系
**节 景物亮度范围
第二节 胶片宽容度
第三节 数字摄影机的动态范围
第四节 数字摄影机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色彩空问与影像质量的关系
**节 色彩空间
第二节 色彩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高质量影像控制技巧
**节 镜头的选择
第二节 摄影机的选择
第三节 处理和记录
第四节 曝光控制
第五节 数字配光
第六节 色彩管理
第七节 拍摄现场实时影像处理及数据管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影像质量评测
**节 数字电影质量控制的依据
第二节 主观评价
第三节 客观评价
本章小结
思考题
……

第六章 高质量影像案例研究

本书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曾志刚,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数字电影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讲授高清摄影技术、电影技术概论、数字剪辑技术、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技术等课程。先后在《现代电影技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十余篇论文。2013年博士毕业,国家公派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实验中心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