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读者评分
5分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1星价 ¥31.4 (6.3折)
2星价¥31.4 定价¥49.8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79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67579798 ; 978-7-5675-7979-8

本书特色

在课堂上,当孩子们领悟了繁杂的学科内容背后的重大概念时,当他们形成了看待事物与现象的学科观念时,他们的情感与智力都会被激发起来,老师也会为此激动不已。
《大夏书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阐述了如何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思考的地方,而不仅仅是记忆和训练的地方;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如何保障学生越过低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形成深度的学科素养;如何在区域、学校推进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内容简介

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思考的地方 而不仅仅是记忆和训练的地方 知识正在以指数级数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和教学必须向更高层次的、可迁移性的概念性理解迈进,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改变课程和教学模式。 编辑推荐篇章: P12-14 传统内容目标的问题 P21-23 对比教学描述 P47-50 描述高质量教学的共同术语

目录

序 言 1 致 谢 5 导 言 7 **章 课程设计:从目标为本到概念为本的模式 1 一、作者视角下的一个简短回顾:教育之摇摆 2 二、概念为本的模式中“知道”“理解”和“能做”的价值 6 三、传统内容目标的问题 11 四、问题讨论 15 五、总结 15 第二章 课程模式:二维对比三维 17 一、对比二维模式和三维模式 17 二、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 18 三、知识和过程的相互作用 20 四、对比教学描述 21 五、问题讨论 24 六、总结 24 第三章 知识的结构 25 一、理解知识的结构中的关系 25 二、知识的结构如何指导课程设计 28 三、在国家、州或区域层面上设计学科课程框架 29 四、数学——一个概念驱动的学科 30 五、概念实例和特定学科的概括 33 六、问题讨论 35 七、总结 36 第四章 过程的结构 37 一、过程的结构 37 二、过程的结构如何指导课程与教学 42 三、问题讨论 43 四、总结 44 第五章 培养概念为本的教师 45 一、填补知道、做和理解之间的鸿沟 45 二、协作性的概念为本的教学计划 46 三、描述高质量教学的共同术语 47 四、培养概念为本的教师 50 五、在教师评估计划中概念为本的教师培养量规是否有一席之地 62 六、问题讨论 66 七、总结 66 第六章 培养概念为本的学生 69 一、关于思考 69 二、批判性思考和概念为本的教与学的关系 70 三、发展批判性思考 71 四、培养概念为本的学生 72 五、为什么是这些方面 74 六、问题讨论 76 七、总结 76 第七章 关于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理解什么 79 一、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 79 二、如何实施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80 三、概念为本的教学的四个核心方面 92 四、高质量教学 100 五、概念为本的课堂 101 六、问题讨论 104 七、总结 105 第八章 关于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校长和教学指导员需要理解什么 107 一、为课程实施设立阶段 107 二、员工发展 109 三、带问责的员工支持:建立系统范围的协同 110 四、“正确”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12 五、问题讨论 113 六、总结 114 第九章 关于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区域领导需要理解什么 115 一、区域领导讨论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116 二、问题讨论 126 三、总结 126 第十章 总结与未来 127 一、课程与教学:经线 127 二、概念为本的学习:纬线 128 三、前方的路 129 四、问题讨论 130 资 源 131 资源A:概念为本的数学单元 132 资源B:概念为本的科学单元 144 资源C:概念为本的艺术单元 157 资源D:概念为本的世界语单元 165 资源E:概念为本的音乐单元 174 资源F:第七章修改后的学习活动 184 参考书目 186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接触概念教学近两年,我将聚合概念、学科概念网作为教学的关键目标,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当他们通过苦苦钻研,领悟到数学中的“位值”、语文中的“表现力”、科学中的“适应性”等概念时,他们兴奋的表情令人难以忘怀,我想这就是概念教学的魅力吧。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教师 李晓颖 康德有一句名言:“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原来我对此并不理解,经历了三年的概念教学后,我发现,从大量的直观事实材料中提取核心概念,孩子们往往展现出让我惊叹的灵活思维,各种问题和新鲜想法层出不穷,甚至让我有些“应接不暇”。当事实和概念相结合,我和孩子们的探究焕发出种子般的生机与活力。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教师 董龙龙 五花八门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有20多年教龄的我们应接不暇。当研究并实践了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后,对所有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我们都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了。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理论帮助和实践指导,虽相识不久,但相见恨晚。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龙泉实验小学教师 钟斌、房秀娟

作者简介

作者: 林恩·埃里克森(H.Lynn Erickson)教育学博士,在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深度理解教学领域是国际公认的专家和顾问。在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曾担任过教师、校长、课程指导专家、助理教授、教育顾问等不同的角色,服务于各国的学区和学校。她还是三本教育畅销书的作者。 洛伊斯·兰宁(Lois A. Lanning)博士,她曾做过教师、中小学阅读顾问、校长、课程指导专家、助理教授、学区教育局副局长。她是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训专家,在国际、国家、州等各层面提供相关培训。她广受认可,斩获各类大奖。除了撰写专业文章和教师资源,她还写了两本教育畅销书。 译者: 鲁效孔,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授权培训专家,山东省潍坊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潍坊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