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81322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91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218132273 ; 978-7-218-13227-3
本书特色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出生地城市,以近40年走完世界其他地区三四百年城市化进程的年轻之都,到底如何破解“城市病”这个世界难题的? 《家园》深入“中国棚改*难”的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工程,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揭开罗湖棚改的创新之道,再以它为着眼点,从治理“城市病”说开,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乃至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寻。 本作品入选2018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题材扶持项目。
内容简介
深圳,南方之南,传奇与激越的土地。 四十年前,泼墨起笔书写一个“春天的故事”。 四十年后,世界上*年轻的现代都市灯光璀璨。 繁华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和艰难。 在中国改革开放报告文学创作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杨黎光,以罗湖为样本,揭示政府在社会治理机制上如何打破陈规,走出不一样的城市更新道路。这是一部满盈着客观沉静的历史叙述与独特理性思辨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视野开阔,文思飞扬,剖析独到。
目录
作者简介
杨黎光 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出版有《杨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商帮——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横琴》《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惊天铁案》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曾获**、二、三届“鲁迅文学奖”;**、二、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