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5066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16,394页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100150668 ; 978-7-100-15066-8
本书特色
土地问题影响于国计民生至巨。年来农村凋敝,盗匪横行,各方益感其重要,亟亟谋有以解决之。然其关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失之毫厘,则差以千里,而遗毒且及数世。故改革之先,必须明了现状,察其所以然,证以前人经验,然后慎思远虑,妥为规划,庶几弊少而利多。易词言之,学理之研究,现实之调查,历史之探讨,均为不可或缺之准备。今国内于此数者,方在经始。历史犹无善本。吾侪生中国,亟待解决者中国土地问题,先民经验,尤不可忽。而欲明现状之造因,亦必追溯已往。用是不惴谫陋。有此书之作。
往者市镇未盛,所重惟农田,古人名土地制度日田制,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袭称《中国田制史》。然不以此为限,田赋与田制关系密切,而言赋必兼及差徭杂税,盖同为农民负担,左右土地之分配与利用。不可忽也。且制度之兴废,事态之变幻,岂偶然哉!其来必有所自,其灭必有所因,而其效果影响,复有深浅久暂之异。言史者不可不穷源竟委,溯因寻果,否则杂录故实,人云亦云,史钞而已,不足言史也。土地与当时学风、政治、社会、经济、及农工技术均有关系,而其影响所及于国与民者何如,尤为吾人所欲知。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以田制为主,而论述所及,不能以此为限也。 土地问题影响于国计民生至巨。年来农村凋敝,盗匪横行,各方益感其重要,亟亟谋有以解决之。然其关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失之毫厘,则差以千里,而遗毒且及数世。故改革之先,必须明了现状,察其所以然,证以前人经验,然后慎思远虑,妥为规划,庶几弊少而利多。易词言之,学理之研究,现实之调查,历史之探讨,均为不可或缺之准备。今国内于此数者,方在经始。历史犹无善本。吾侪生中国,亟待解决者中国土地问题,先民经验,尤不可忽。而欲明现状之造因,亦必追溯已往。用是不惴谫陋。有此书之作。
往者市镇未盛,所重惟农田,古人名土地制度日田制,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袭称《中国田制史》。然不以此为限,田赋与田制关系密切,而言赋必兼及差徭杂税,盖同为农民负担,左右土地之分配与利用。不可忽也。且制度之兴废,事态之变幻,岂偶然哉!其来必有所自,其灭必有所因,而其效果影响,复有深浅久暂之异。言史者不可不穷源竟委,溯因寻果,否则杂录故实,人云亦云,史钞而已,不足言史也。土地与当时学风、政治、社会、经济、及农工技术均有关系,而其影响所及于国与民者何如,尤为吾人所欲知。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以田制为主,而论述所及,不能以此为限也。
虽然,期望既奢,欲求称意,谈何容易。吾国史籍浩繁,而田制非其所重,绝鲜条贯之叙述,东鳞西爪,稽钩费时。古书简略,真伪难辨。近代资料固多,收聚则艰。必需之记载,每感缺乏。益以剪裁论断,须具才识;成书既无,诸待草创;牵涉甚广,而个人学养有限。余以习农而治史,殊不自量;盖亦聊斩荆棘,勉为前锋,抛砖引玉,则俟来兹而已。抑《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在余亦为初稿,原非定本,徒以在金大及中央政校地政学院授此,恒苦缺乏课本之不便,仓卒付印,兼供同好。惟祈大雅不吝指教,俾再版时多所修正,则幸甚矣。
书中分正文小注:正文撮举纲要,力求简赅,脉络自通;论辩引证之词,悉入小注。友人或以为病。然余之为此,盖有数因。吾国田制之沿革变迁,史长事复,古书复不尽可信,辨证费辞,合则难免混淆。不如析之为二,览正文即可明其大体,欲知其详,则案小注,较为醒目。而用作课本,字数既多,内容繁复,亦宜析为纲目,俾阅时易得要领,便于记忆。且小注既分,论辩引证,较为自由,多收原料,亦便异日之修正也。
内容简介
土地问题影响于国计民生至巨。年来农村凋敝,盗匪横行,各方益感其重要,亟亟谋有以解决之。然其关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失之毫厘,则差以千里,而遗毒且及数世。故改革之先,必须明了现状,察其所以然,证以前人经验,然后慎思远虑,妥为规划,庶几弊少而利多。易词言之,学理之研究,现实之调查,历史之探讨,均为不可或缺之准备。今国内于此数者,方在经始。历史犹无善本。吾侪生中国,亟待解决者中国土地问题,先民经验,尤不可忽。而欲明现状之造因,亦必追溯已往。用是不惴谫陋。有此书之作。 往者市镇未盛,所重惟农田,古人名土地制度日田制,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袭称《中国田制史》。然不以此为限,田赋与田制关系密切,而言赋必兼及差徭杂税,盖同为农民负担,左右土地之分配与利用。不可忽也。且制度之兴废,事态之变幻,岂偶然哉!其来必有所自,其灭必有所因,而其效果影响,复有深浅久暂之异。言史者不可不穷源竟委,溯因寻果,否则杂录故实,人云亦云,史钞而已,不足言史也。土地与当时学风、政治、社会、经济、及农工技术均有关系,而其影响所及于国与民者何如,尤为吾人所欲知。故《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以田制为主,而论述所及,不能以此为限也。 虽然,期望既奢,欲求称意,谈何容易。吾国史籍浩繁,而田制非其所重,绝鲜条贯之叙述,东鳞西爪,稽钩费时。古书简略,真伪难辨。近代资料固多,收聚则艰。必需之记载,每感缺乏。益以剪裁论断,须具才识;成书既无,诸待草创;牵涉甚广,而个人学养有限。余以习农而治史,殊不自量;盖亦聊斩荆棘,勉为前锋,抛砖引玉,则俟来兹而已。抑《中国田制史(120年纪念版)》在余亦为初稿,原非定本,徒以在金大及中央政校地政学院授此,恒苦缺乏课本之不便,仓卒付印,兼供同好。惟祈大雅不吝指教,俾再版时多所修正,则幸甚矣。 书中分正文小注:正文撮举纲要,力求简赅,脉络自通;论辩引证之词,悉入小注。友人或以为病。然余之为此,盖有数因。吾国田制之沿革变迁,史长事复,古书复不尽可信,辨证费辞,合则难免混淆。不如析之为二,览正文即可明其大体,欲知其详,则案小注,较为醒目。而用作课本,字数既多,内容繁复,亦宜析为纲目,俾阅时易得要领,便于记忆。且小注既分,论辩引证,较为自由,多收原料,亦便异日之修正也。
目录
**章 上古田制之推测及土地私有制之成立
一 古书传说之不可信
(一)井田之传说
(二)传说之不可信
二 商时殆为村落共有制
(一)商之文化
(二)商之农业
(三)村落与土地利用
(四)氏族社会与村落共有制
三 西周之采地制
(一)岗以异民族征服东土
(二)被征服者成为奴隶
(三)土田之分割
(四)采地制之创行
(五)庶人之生活
四 春秋时代之采地
(一)采地制之沿革
(二)采地之授予
(三)采地之争夺
(四)采地之大小
(五)田与邑
五 农业与社会之变革
(一)农业之推广与进步
(二)一般经济之转变
(三)封建渐坏而郡县代兴
(四)贵族阶级之崩溃与平民之解放
六 列国之新政与采地制之破坏
(一)土田之整理
(二)赋税之改革
(三)采地制之破坏
七 采地制与井田论
(一)何谓井田制
(二)井田论之非事实及其与采地制之同异
(三)井出名称之由来
(四)井田论之权舆
八 土地私有制之成立
(一)私有制应运而生
(二)土地之买卖
(三)私有制成立之证
九 地主与政权
(一)地主阶级之产生
(二)官僚阶级与土豪劣绅
……
第二章 两汉之均产运动
第三章 北朝隋唐之均田制度
第四章 均田制度破坏后之唐宋元
作者简介
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他主持汇集和整理、分类辑成的中国农史资料共613册,4000余万字,并创办我国早的农史刊物《农业遗产研究集刊》、《农史研究集刊》,在国内外农史和科技史学界颇具影响。
-
2052:气候、环境与人类的未来
¥77.2¥99.0 -
西西弗的石头
¥34.6¥48.0 -
学一点思考的魔法,你也可以是大脑强人:神奇巧妙的思考魔法书,大脑强人的晋级手册
¥11.8¥36.0 -
月亮船注音童书藏起来的秘密/谢倩霓著/月亮船注音童书
¥8.7¥18.0 -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精装)/钻石译丛
¥25.2¥59.0 -
爱丽丝漫游奇境
¥13.0¥28.0 -
解读MACD指标 短线操盘技术与分析实战
¥40.3¥69.0 -
公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与质量检验(公路工程建设与质量检验丛书)
¥41.0¥50.0 -
智慧治理-21世纪东西方之间的中庸之道
¥13.8¥32.0 -
AUTO CAD机械制图基础教程【2010版
¥15.1¥35.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5.4¥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1.0¥76.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23.3¥48.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4.2¥35.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10.8¥28.0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1.2¥32.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6.4¥39.9 -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41.6¥52.0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