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与跨越:广州改革开放四十年

转型与跨越:广州改革开放四十年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2285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册(566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46228570 ; 978-7-5462-2857-0

内容简介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广州是一座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城市。作为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千年商都和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广州的历史文化脉络、商业发展盛景、改革开放成就在全球城市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一席之地。40年来,面临改革大潮,广州人坚持做改革的弄潮儿,有着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广州坚定传承改革开放的历史基因,大力发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识与魄力,在诸多领域开创了可资全国借鉴的先行经验,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进行价格闯关,推进流通体制改革,鼓励非公企业生产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依托广州开发区建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再到近年来建设南沙自贸区以点带面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广州的创新探索实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始终引导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目录

上册:
**章 广州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
一、广州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
二、广州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三、登高望远,拓展广州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章 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城市发展内在活力
一、经济体制改革持续不断走向深入
二、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中基本确立
三、改革实践结出丰硕经验之果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强化创新和价值引领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
体系
一、历程: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经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三、展望: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优势
一、广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路径与经验
三、广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
四、以全球城市为目标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举措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四、新时代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展望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成就与经验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的基本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的基本成就
三、改革开放40年广州科技创新的主要经验
四、广州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展望

下册:
第七章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完善城市现代治理能力
一、广州市民主法治建设40年历史回顾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法治建设的深入实践
四、新时代广州民主法治建设的挑战及展望

第八章 广州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四、进入新时代广州文化建设迈向新征程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经验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阶段与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成就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经验
四、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五、广州市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未来思路

第十章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广州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史回顾
二、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三、评价与分析
四、挑战与展望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党的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党的建设的时代特点
二、新时代广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
三、改革开放40年广州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全面加强广州党的建设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转型与跨越:广州改革开放40年(套装上下册)》:  3.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壮大  通过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发展壮大广州的国有经济,是广州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目标。  (1)以向下放权为突破口理顺国企内部经营机制。1992年之前,国企改革主要通过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落实“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激发经营动力。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广东省据此先后下放数十项权力,实行利润包干。同年8月,广州绢麻纺织厂等10家企业被选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次年广州再选择包括广州自行车工业公司在内的79家企业作为第二批试点。“放权让利”使国有企业经营出现根本性变化,原来的亏损大户广州钢铁厂两年后变为盈利大户。广州1984年始推行股份制改造试验;1987年后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贯彻企业法落实企业自主权;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从1985年到1991年组建了44家企业集团。与此同时,广州将19个原为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局、行政性总公司全部转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完善制度环境,保障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之后,广州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重理顺国企产权关系,推动战略性重组,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分配制度、资产管理体制,推行独立董事和外派监事制度等,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00年,市政府再次决定两年内从财政中拨出10亿元作为关闭、破产、转制企业的安置费用,加速国有企业大规模战略性重组,以改变广州工业散、小、乱的格局,促使国有资产向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集中。同年6月,广州依托产业链推动优势企业、优势行业实现上下游整合要求,成立广州轻工工贸集团、广州机电集团等四大资产经营公司,以授权经营形式把652亿元的国有资产划拨出去,实现政企分开、市场经营。  (3)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2010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主要围绕4个方面进行。一是推出政策优惠。采取有关项目建设、市场准入、融资发展、创新投入、并购重组等14项政策措施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加速资本证券化。着力推进国有资本控股平台、国有资产处置平台建设,资产证券化水平从2009年的25%提高到2012年的近50%,2015年国资金融业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三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组建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集团之间、全市范围、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5层面的战略性重组。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形成由70多项管理制度组成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加快从事后追究向预警预防转变,监察关口前移,实现国有产权转让100%进场交易。直接监管覆盖99%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  4.农村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的建立  (1)农村改革的起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广州郊区的部分农村地区尝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增城县1980年9月前,全县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已达776个生产队。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新时期**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农村改革全面拉开。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广州郊区的改革经验,在全市农村广泛推开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2)推动农业走向市场化、产业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释放,“小生产、小流通、小批发”的农业模式必须与“大市场”接通。广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推广江高镇以镇办养鸡场为依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