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新时代刑事法治热点聚焦

改革开放新时代刑事法治热点聚焦

1星价 ¥230.4 (7.2折)
2星价¥230.4 定价¥3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3347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册(1471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65334719 ; 978-7-5653-3471-9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8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文集。全书分上下两卷, 上卷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刑事法治的回顾与前瞻和企业产权保护领域刑法问题研究两编 ; 下卷包括扫黑除恶中的刑法适用问题研究和涉数据网络犯罪的刑法防治对策研究两编。

目录

上卷
**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刑事法治的回顾与前瞻
我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
改革开放以来刑法立法模式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的轻罪立法:回顾、评论与展望
刑法价值及其40年来立法重心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刑法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刑事立法的反思与转型
——以刑事立法权主体为考察视角
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态势、问题及出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与原则
试论我国现阶段刑法观念与刑事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附属刑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刑法中出刑规定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政治刑法、秩序刑法到法治刑法
——中国刑法转型40年
中国刑法中的预防性立法:实践路径及一个前瞻性问题
晚近20年中国刑法犯罪化立法的演进及其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回顾与前瞻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反恐刑事政策之演变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基本同顾与完善展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死刑复核制度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犯罪记录制度构建的回顾与展望
晚近40年我国刑法立法模式之审视
——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为例
发票犯罪立法回顾与前瞻
我国妨害司法罪立法的梳理与展望
农业领域犯罪的刑事责任制度的回顾与前瞻
——以《种子法》与刑法中相关犯罪的协调与完善
为视角
新中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毒品犯罪刑事立法的回顾与前瞻
我国刑法毒品犯罪立法模式之前瞻思考
——基于对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立法例的合理借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嬗变
简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刑法解释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判断标准的司法回顾与学理反思
——基于1997-2017年682个样本的实证考察
改革开放40年的刑法学研究:发展脉络与知识转型
社会变迁与刑法发展
刑法文化的当代变迁
晚近40年里的沉重命题:“中国刑法知识转型
社会危害性研究40年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正当防卫论40年回顾与前瞻
我国环境犯罪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基于CLSCI来源期刊发文的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刑事责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刑法定罪标准的改革与坚持
——中国刑法定罪理论40年变迁之思考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理念梳理与前瞻
——以治理早期化为视角
刑事管辖权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以属地管辖权与普遍管辖权为视角
我国刑法学实证研究的特征、问题及进路
——以116篇CSSCI刑法学实证研究文章为分析样本
第二编 企业产权保护领域刑法问题研究
……
下卷
第三编 扫黑除恶中的刑法适用问题研究
第四编 涉数据网络犯罪的刑法防治对策研究
展开全部

节选

  《改革开放新时代刑事法治热点聚焦(套装上下卷)》:  (二)科学有序地修正和完善97刑法典  应当完善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模式,但当前全面修订97刑法典仍为时尚早。  1.修正案作为“新常态”模式及其改进  97刑法典颁行后,刑法修正案逐渐成为刑法立法完善的基本方式。但应当看到刑法修正案模式的一些不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择要而言:(1)优化立法技术,提高立法修改的可操作性。历经了10次修正后,涉及的刑法条文数量很大,直接导致97刑法典的条文规定错综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刑法典的原有条文格局与体例。加之刑法修正案发布后的刑法典条文未能及时更新版式,导致刑法条文的表述缺乏体系性和适用不便。同时,刑法修正案通过后,罪名确定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司法适用一时陷于被动。为了提高刑法典的体系结构合理性和司法适用的方便,立法机关应及时克服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在体例编排等立法技术层面上的脱节现象,责成“两高”尽快公布确立的新罪名,便于公民学习与司法适用。(2)公布立法理由,辅助法律适用。关于刑法修正案,官方一般通过“(草案)说明”的方式,介绍立法机关的修改背景。然而,“说明”并非完整的立法动因,也非具体的立法理由,不足以准确和全面理解立法原意,甚至徒增司法纷争。如果每个修正条文后附加“立法(修法)旨意(说明)”,言简意赅或特别地阐释立法的背景、原因及条文的基本含义,无疑会极大地增强立法的科学性,促进对法条的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因此,今后宜考虑增设“立法(修法)旨意(说明)”,通过明确立法的真实意图促进法条的正确适用。  2.全面修订刑法典的时机尚未成熟  随着刑法分则经历几次大幅度的修改和刑法总则的修改日渐增量,97刑法典的面貌已经今非昔比。有观点开始认为,不应过度依赖刑法修正案这一立法完善模式,刑法典的全面修改应纳入议程范围并考虑适时启动。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但从79刑法典到97刑法典的全面修法规律看,当前全面修订97刑法典并非“天时地利人和”之举。理由是:(1)国家经济社会以及刑法基本理念与制度尚未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从肯定类推到确认罪刑法定原则,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是促使97刑法典颁行的重大变动因素。但是,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刑法理念或制度并不会在短时期内出现重大变化,因此,缺乏全面修订刑法典的迫切性。(2)97刑法典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实践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上导致97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为此,我国确立刑法修正案模式,持续修正完善刑法,很好地维持了97刑法典的生命力。当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97刑法典已经陈旧到了不堪适用的地步,或严重脱离刑法理论体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全面修订的现实必要性。(3)立法准备工作尚未启动。全面修订刑法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预先做好立法准备工作。目前,理论上并未真正讨论过全面修订问题,严格来说,理论准备也并不存在。同时,立法机关也并未将全面修订刑法列为近期立法工作的议程,个别人呼吁全面修订无非是一种主观臆测。据此,目前将刑法修正案作为97刑法典的修正方式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当然,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刑事政策的调整,全面修订刑法典也可能是未来某个时期必要的选择。但不可能是现在或近期,一定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之际方可理性启动。  (三)刑法立法完善与理论发展的律动  进一步完善97刑法典,不应苛求面面俱到,而要主次有别。对于已经很成熟的部分,适时微调更为合适:对于一些97刑法典侧重不足的方面,或者是新领域,鉴于其规范供给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应当重点关注。  1.理论发展与立法完善的协同  理论发展既要引领立法,也要适应立法。同时,立法也要反映有益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理论繁荣。这才是二者应有的内部关系。  宏观上而言,当前我国刑法学理论研究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方向上,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研究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如何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真正予以贯彻落实,注重开展对改革开放40年来刑法学成果的总结性研究,大力开拓对刑法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刑法学研究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既应倡导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形成定性与定量并重的研究格局;也要重视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合理并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同时,还应当繁荣和优化比较研究,合理借鉴并用于推动我国刑法学的现代化建设。此外,也应当根据研究的需要,合理借鉴引进其他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