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524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93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208152434 ; 978-7-208-15243-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二战史、法国史、世界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 ※ 数百个大小人物,五年的乱世生活,国内首部全面铺展纳粹占领时期巴黎社会图景的真实巨作 ※ 醉生梦死/挣扎求生,妥协合作/奋力抵抗,战时巴黎光辉与晦暗交织的人性记录 ※ 《格拉斯哥先驱报》年度好书,入围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决选名单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巴黎陷落前后期间普通巴黎人的生活,展现了德军逼近巴黎时大批巴黎人弃城而去的景象,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时法国人解脱感与厌恶感交织的心情,以及法国被德国占领时期法国人生活的困苦。

目录

?

别开生面、鲜活真实的战时巴黎史

前言

序幕 通向战争之路

**章 “假战”

第二章 闪电战和大出逃

第三章 巴黎人和德国人,德国人和巴黎人

第四章 德国人治下的巴黎

第五章 失业,配给,维希政府镇压犹太人,蒙特瓦尔

第六章 从街头抗议到“元首的慷慨姿态”

第七章 抗议,掠夺,象征胜利的“V”字,犹太人围捕

第八章 抵抗和压迫

第九章 抵抗,惩罚,盟军轰炸和驱逐出境

第十章 党卫军揽过安全事宜,黄色星标,冬赛馆大搜捕,“替换计划”

第十一章 告发,消遣,剥夺

第十二章 劳工征召,抵抗,法国盖世太保

第十三章 反布尔什维克,黑市,轰炸加剧,德朗西集中营

第十四章 连环杀手在逃,贝当出访巴黎,乱局中的“民兵”,盟军将至

第十五章 巴黎解放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人物表

术语表

致谢

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序幕 通向战争之路 1938年9月30日,勒布尔热(Le Bourget)机场到巴黎的公路边聚满人群:所有人都在迎接自慕尼黑归来的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在刚刚过去的慕尼黑会议上,他与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以及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向纳粹德国割让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语区)。人们相信或至少盼望,该协定将防止战争冲突。烈日下的漫长等待后,达拉第终于出现了——他直立在敞篷车里,向首都飞驰;人们随即发出欢呼,纷纷挥舞法国国旗,向总理投去鲜花。法国媒体也认为,战争已被规避。《晨报》(Le Matin)高喊着:“胜利!胜利!胜利!”《巴黎晚报》(ParisSoir)回应道:“和平!和平!和平!”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像夹道欢迎的市民一样欢欣鼓舞。人民阵线联合政府时期的法国前总理莱昂·布鲁姆(Léon Blum)曾私下表示,自己“像懦夫般感到宽慰”。反纳粹德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政治难民恩斯特·埃里希·诺斯(Ernst Erich Noth),在香榭丽舍一家影院观看达拉第归来的新闻影像时,认为总理看起来“心事重重、恐慌焦虑”,似乎不相信自己会在机场和回巴黎的路上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或许,诺斯的确捕捉到某些蛛丝马迹:据报道,达拉第看到勒布尔热机场欢呼的人群后,曾低声咕哝道:“这些笨蛋!真希望他们知道自己在庆祝什么!” 在慕尼黑,达拉第与其他三国首脑共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不同于张伯伦,达拉第不相信希特勒毫无吞并别国领土的野心;他认为,*好的结果不过是法国借此获得喘息之机。一回到巴黎的私宅,达拉第便告诉儿子,自己将马上整装待发,加入战争。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的军队再次踏入捷克斯洛伐克,占领波希米亚,并在斯洛伐克建立保护国政权。接着,希特勒将矛头指向波兰,要求将但泽纳为第三帝国(即纳粹德国)附属领地。法、英两国随即正式承诺,将捍卫波兰领土完整,抵御德国入侵。他们期望,希特勒面对与英法同盟为敌的局面时能够停止扩张的脚步。新的僵局让国际局势更为紧张,恐慌席卷巴黎和法国其他地区:战争极有可能再次爆发。4月,法国共产主义哲学家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信中写道:“我们正处在和平与战争间奇怪的临界地带。” 对法国因波兰卷入对德战争的担忧,勾起了人们关于**次世界大战四年惨烈杀戮的痛苦回忆。反战情绪令和平主义在法国各阶层空前高涨。前政府官员、社会主义者马塞尔·德亚(Marcel Déat)也受这种情绪影响,从左派转为极右分子。他在1939年5月一篇引发争议的文章中表示,法国人民没必要为但泽白白牺牲。 夏天结束时,越来越多人相信,战争已经不远了:7月的民意调查表明,45%受访者认为战争将在年内爆发;而3个月前,持这种观点的受访者只占37%。尽管和平主义盛行,仍有人担忧倘若英、法未能坚决抵抗希特勒,整个欧洲便会落入纳粹掌中。这份民意调查还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一旦德国试图吞并但泽,9法国就应该干预,即使需要动用武力。 与此同时,达拉第政府发出声明,他们仍将努力寻求维持欧洲和平的方式,然而,倘若希特勒入侵波兰,法国定会反击。政府高调宣称战争不会爆发,希望以此遏制希特勒;同时,他们相信或至少希望,希特勒不会愚蠢到与法国为敌。7月初,巴黎报纸刊登了马克西姆·魏刚(Maxime Weygand)将军的一则演讲。这位退役的法国*高军事将领表示:“当前,法国军力达到史无前例的强大程度。”仅仅不到两周后,巴黎人便有机会亲眼见证此言不虚。 193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日是法国大革命之初攻陷巴士底狱的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同时,它也是法国政府向世界展现军事实力的机会。据《晨报》报道,这天,两百万名观众顶着盛夏的瓢泼大雨,在香榭丽舍大道两侧观看阅兵式。当坦克部队和超过三万五千名士兵穿过这条著名街道时,人群发出阵阵欢呼声。这场精心策划的阅兵式旨在让法国人民放心:即便希特勒胆敢轻率引发战争,他们的国家也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7月14日阅兵式中有些士兵来自“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12——法国防御体系皇冠上的明珠。这条庞大的防御线沿法国东北国界而建,自瑞士巴塞尔到斯特拉斯堡北部20英里处的阿格诺(Haguenau),绵延100多英里,被认为是无法穿越的。马其诺防线宽7英里,任何入侵此处的陆军必须攻破森严的铁丝网、碉堡、地雷和反坦克拒马。地下约60英尺处是隧道、营房、医院甚至电影院组成的复杂网络。这条钢铁——更准确地说,混凝土——铸成的法国长城似乎确保德国无法从陆地进犯法国。马其诺防线并未沿国界继续修建,因为法国将领相信,德国人不可能穿过阿登的密林和山区发动攻势。 巴士底日阅兵也告诉法国人,他们并不孤单。《新闻报》(Le Journal)的头条特别由英语写就——“热烈欢迎我们的英国盟友”。下面的彩色配图中,两名儿童分别挥舞英国国旗和法国三色旗。此次阅兵式的贵宾还包括英国陆军大臣莱斯利·霍尔贝利沙(Leslie HoreBelisha)、英国陆军总参谋长(即英军*高指挥)约翰·戈特(John Gort)将军以及英国皇家空军西里尔·纽沃尔(Cyril Newall)元帅。他们一同检阅了法国本土军队、外籍兵团和法兰西殖民帝国部队以及英国近卫步兵**团、冷溪卫队、苏格兰近卫团、爱尔兰近卫团和威尔士近卫团。空中飞过的英国皇家空军和法国空军战机象征着英法军事联盟。与此同时,为强调这一信息,帝国影院的银幕上反复出现加里·莫利(Gary Morlay)饰演的维多利亚女王和维克托·弗朗塞恩(Victor Francen)饰演的爱德华七世——这正是电影《英法协约》。 同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塞内加尔和印度支那步兵分队提醒人们,一旦开战,法国有能力召集广袤的帝国殖民地的士兵。为证明法国与殖民帝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晚的广播播放了帝国民众对法兰西价值观和文化的高度赞扬,其中包括阿尔萨斯人、里昂的丝绸商和铁匠、华裔安南(今越南)人和塞内加尔的伊斯兰信徒。 除了向公众证明法国军事实力和辐射全球的影响力,此次阅兵还意欲震慑驻巴黎的德国官员,希望他们向柏林发送的报告可令纳粹元首三思。 但是,希特勒似乎不想放弃入侵波兰的念头。8月23日,就在他核实*终计划之时,纳粹德国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消息令法国、英国乃至整个世界大为震惊,将法国共产党推入乱局。一直以来,苏联政府自我标榜为世界反法西斯运动领袖,全球共产党始终忠心追随莫斯科制定、共产国际(亦称第三国际)颁布的策略和方案。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法国曾有共产党抵制法西斯的游行,党员甚至在街头与法西斯拥趸发生武力冲突。西班牙内战期间(1936—1939年),共产主义者进入西班牙,武装反抗法西斯。欧洲很多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无法相信苏联会与魔鬼为伍。 巴黎普通共产党员和党内领袖都受到极大震动。一位共产党员听到消息后便落泪了,另一位党员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两天两夜没有出门。苏联记者、作家、西班牙内战的退伍老兵伊利亚·爱伦堡(Ilya Ehrenbourg)咽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法国共产党报《人道报》(L’Humanité)前编辑皮埃尔-洛朗·达亨纳(Pierre-Laurent Darnar)表示,条约签订的消息“像块巨石,重重砸在党员头上”。各阶层党员都不禁慨叹:“这不可能!”支持共产主义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8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希特勒为民主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没人理解苏联为什么在此时选择背叛。” 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极大增加了战争可能性:现在,希特勒知道,苏联不会干预德国入侵波兰。彼时的中学老师(尚未成为哲学家和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写道:“这是怎样的打击啊!斯大林任由希特勒横行欧洲。我们将永远失去和平的机会……斯大林完全不在乎欧洲的无产阶级。”保守派报纸津津乐道:巴黎极右民粹组织在法共总部门口集合,大声呼吁将共产党员以叛国罪枪毙。几天内,“共产主义”成为法国人民头号公敌;相较希特勒带来的威胁,法国政府和不少法国国民更愤慨于苏维埃的背叛。 1939年,法共是法国*大的单一政党,拥有七十多名众议院议员、两名参议院议员和一百五十多万选民的支持。法共总部位于巴黎,那里还聚集着党内领袖和三分之一党员。因此,巴黎和周边郊区是法共支持力量*集中的地区。同时,巴黎地区也是法国工业中心:工厂大多位于工人阶级集中的郊区,那里通常还是党员和共产主义支持者集中的地区。

作者简介

戴维?德雷克(David Drake):国际知名的萨特研究学者,先后执教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曾获法兰西共和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法国知识分子史和政治史,著有《战后法国知识分子和政治》《烽火巴黎:1939—1944》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