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姓与性:一部裕固族亲属制度的民族志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姓与性:一部裕固族亲属制度的民族志

1星价 ¥54.7 (7.2折)
2星价¥54.7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344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20334495 ; 978-7-5203-3449-5

本书特色

★总体而言,本书作为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领域的驳论和立论之作,值得一读。作者以男方骨亲和女方血亲为分析脉络,与传统的男性血亲和女性姻亲的亲属制度进行对话,挑战了传统亲属制度的某些理论。骨亲和血亲二者并行不悖的结合正是裕固族社会的本土逻辑,体现了裕固族自己的文化逻辑。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 ★本书是一部关于裕固族亲属制度及亲属表征系统的民族志。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境内被统称为“蒙古族”的群体内部的差异,翔实地呈现了基于“骨亲”的“社会血亲”这一文化事实。该研究推翻了基于社会进化论基础上的“母权制婚姻的残余”的论断,激发读者重新思考基于文化语境的社会演变的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罗红光 ★本书首先是一部严谨的学理之作,作者基于详实的田野资料,对学界关于裕固族“勒系腰”婚俗研究的一个结论“母权制婚姻的残余”提出了质疑,认为裕固族社会实行父系制,而这一婚俗仅仅是父系制度下族群性生活的一种多样化模式;其次是一部细致的民族志,作者以其入微的田野观察呈现了一幅裕固族社会整体性的生活图景,并在时空维度下建构出裕固族的整体时空观,定义了族群文化情境中人的实践主体性。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夏蓓

内容简介

目前,学界关于裕固族“勒系腰”研究存在一个普遍结论:“母权制婚姻的残余”。在长达一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本研究推翻了此结论。在裕固族的观念里,孩子身体的骨骼来自父亲,血和肉来自母亲,这种代际的传承建立在两性关系基础之上。“父亲的骨头”作为很重要的个体遗传性征,是能够在代际间永远传承且毫不会消减的物质。源自同一个男性祖先的个体共享相同的骨头,拥有相同的姓氏,互称 “本家”,我们称之为裕固族社会血亲。在这个建立于“同骨”基础之上的社会血亲集团内部,性关系是被止的,严格遵守“同姓不婚”的规则。裕固族的个体身份认定制度作为一种根本的社会运作逻辑,分别从文化血缘、社会血亲、性忌、称谓制度四个方面明确了男性的地位。明媒正娶和勒系腰两种性生活模式都直指男性姓氏的关键作用,以及男性实现完整家庭继承的重要性。而作为对个体生命和其它物质存在的认知表述,裕固族的空间和时间观具体强调了男性的家庭、社会地位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裕固族社会实行父系制。“勒系腰”并非所谓的“母权制婚姻的残余”,它只是父系制度下一种多样化的性生活模式。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田野概况 **部分 个体身份认定制度 **章 文化血缘 一 “你是什么骨头的?” 二 氏族 三 沙特 第二章 社会血亲 一 一块骨头上的 二 亲戚 三 一个家里的人 四 继承 五 收养 六 谁的家? 七 祭祖 第三章 称谓制度 一 亲属称谓 二 故人之名 三 一个外人 四 称谓特征 第四章 性禁忌 一 同姓不婚 二 一些细节 三 一个家庭的关系 四 那些公开的秘密 五 挑战 六 性禁忌特征 …… 第二部分 性生活实践模式 第三部分 时空观 结语 附录1: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 附录2:沙特 附录3:尧达曲克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博士,曾任职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从事艾滋病相关议题应用研究和培训。博士与博士后期间,先后完成两个长时段田野调查,包括在环保类社会组织自然之友自2013年迄今的田野调查,以及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牧区自2008年迄今的田野调查。其研究兴趣涉及环境社会治理、个体与族群身份等相关议题,陆续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