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学-从形式逻辑到非形式逻辑

包邮逻辑学-从形式逻辑到非形式逻辑

1星价 ¥44.1 (7.6折)
2星价¥44.1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112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3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20311205 ; 978-7-5203-1120-5

本书特色

杨红玉著的《逻辑学(从形式逻辑到非形式逻辑)》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和麦加拉-斯多噶学派的逻辑思想,厘定出传统逻辑的基本面貌;通过分析弗雷格和克里普克的工作,揭示现代逻辑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脉络;通过对比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揭示形式逻辑的核心机制和原则;通过回溯培根的归纳法和当代非形式逻辑的发展,分析了非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特征;通过对比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来分析逻辑学的未来发展态势。关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关系,一旦脱离开当下问题发生的具体社会语境,而从逻辑发展的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会看到另一种面貌。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60年代伊始,欧美国家提出了“逻辑学的实践转向”的口号并付诸行动,如今这一态势已演变为一种世界性共识和浪潮,学界以“非形式逻辑”的名义展开多维度的讨论和研究,成果累累。然而在非形式逻辑兴起的同时,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之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它们之间的争论关系着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规范性问题。《逻辑学:从形式逻辑到非形式逻辑》从逻辑发展史的角度重新追溯了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重要理论和主要发展脉络,并在分析亚里士多德、斯多噶学派、弗雷格以及培根等代表人物逻辑思想的基础之上,反思了形式化的研究路径对于逻辑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意义,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于日常生活的推理和论证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以及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规范性问题。

目录

前言 作为学科和科学的逻辑
上篇 形式逻辑
**章 亚里士多德的命题理论
一 《范畴篇》中的命题理论
二 四谓词中的命题理论
三 《解释篇》和《前分析篇》中的命题理论
四 命题与真之载体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推理理论
一 什么是推理
二 三段论的格和式
三 三段论的化归
四 三段论系统
五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途径
第三章 麦加拉一斯多噶学派的逻辑思想
一 麦加拉学派与斯多噶学派
二 “Lekton”与逻辑学
三 悖论研究
四 蕴涵理论
五 “初等逻辑”与“非初等逻辑
第四章 弗雷格的形式语言思想
一 概念与函数
二 量词与普遍性
三 含义和意谓
四 逻辑学与真
第五章 弗雷格的形式系统
一 初始符号
二 初始公理
三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四 逻辑研究与逻辑教学
第六章 现代模态逻辑的发展
一 模态逻辑的核心概念
二 现代模态逻辑的句法系统
三 可能世界语义学解释及其困境
四 模态形而上学的*新进展

下篇 非形式逻辑
第七章 培根的归纳法
一 《新工具》
二 归纳法
三 归纳逻辑
四 归纳逻辑是逻辑吗
第八章 现代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一 非形式逻辑及其发展概况
二 论证理论
三 谬误理论
四 新修辞学理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红玉,女,哲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现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河南大学马佩逻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和逻辑哲学。目前已出版专著1部(《量词理论研究——从蒯因的观点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译著1部(《生活中的逻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