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两重奏

包邮父子两重奏

¥36.6 (7.6折) ?
1星价 ¥36.6
2星价¥36.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6275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20页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49627578 ; 978-7-5496-2757-8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新颖别致的书,是两代人以共同的爱好,互相勉励,互相交流,在文学上结出的奇异之树,纷繁茂密,硕果喜人。这些散文随笔,短小耐读,精炼隽永。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对社会的感悟体味,对生活的浅吟低唱。闲览赏阅,对人生不无启迪。

内容简介

  《父子两重奏》是一本新颖别致的书,是两代人以共同的爱好,互相勉励,互相交流,在文学写作上结出的奇异之树,纷繁茂密,硕果喜人。这些散文随笔,短小耐读,精炼隽永。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对社会的感悟体味,对生活的浅吟低唱。闲览赏阅,对人生不无启迪。

目录

序:一个情字,一种传承 前记:三尺讲台教语文 流年依稀 **辑 咀嚼岁月 餐桌上的时尚 长沙开胃鱼 成都吃家常 大壶春的生煎 东北酸菜饺 河南吃面 河南洛阳吃水席 江南好,苏沪杭 江西乐平狗肉 今日早餐 腊八说粥 老广喝汤记 旅游点菜有招数 魅力桂北菜 难忘碱水粽 年糕团 情系湘菜 徽州土菜 烟熏肉 苏州煮鱼汤 香味溢成都 韩国吃烧烤 夏令凉拌菜 学烧芙蓉蛋 沙园豆腐 鱼趣记 腌桂花 也说“大汤黄鱼 喝酒在希拉穆仁 早茶喝的是情调 自酿葡萄美酒 歌如岁月 碑林偶得 兵马俑的气 达摩塔林之想 苍山洱海好风光 大石浪之观 淡妆浓抹总相宜 翰海无边 关林记事 过阴山 羊肉啖祭 河南地名皆历史 凯恩斯的蝙蝠 跨越国门 绿岛呼吸 那金色的长龙 那一朵朱槿花 声色满蓉城 相会敖包 夜宿“九寨天堂 运河之思 在凯恩斯早餐 在太行山上 “郑声淫”辩 第二辑 乱弹理财 心中要有投资者 从捐助看商道 房市销售之乱象 股市基金又一态 股市有几比 第二个房客 横下来,竖起来 换个角度谈“势利 牢骚太盛防肠断 “老军”的投资战略 理财要有理念 理才亦理财 大智若愚“孟老土 磨砺心态 脑袋决定口袋 牛眼看熊市 “心中无股”难矣 投资理财看机遇 当年买房 我与银行 风险演义 投资理财讲诚信 “患”不合理 第三辑杂议世象 黄山茶城说联 节日的底蕴 历史不语 楼名的心慰 跷起你的大拇指 说“吃 说“和”解“谐 晚年的风 我生何年 苏州话 负载命运的词典 曾有怡园 钻石婚 故乡,深深的小巷 过年忆旧 花痴 戒烟 那件短大衣 五味之外 责任 祝你平安 时尚行踪 **辑理财杂说 从银行金卡说起 和气生财 机缘缘来缘去 经商的义利荣辱 礼品是一杆秤 理财三戒 输赢寻常事 平常心看铜钱 淘金心态 戏说“贝”字旁 中国的儒商和我们的理财 第二辑 文化之旅 深深的小巷 谈读书 长伴长相知 读书的本色 二胡一样的贫民 红房子的随想 壶有生命 欢乐英雄 结婚要我 落雪了 日历随想 商业文化中的茶文化 我的“六一”礼物 偷闲 王开的婚照 相遇是种缘 存感激 学而时尚之,真亦悦乎 学会接受 也说“傍 一字之差观念之异 成都喝茶谈茶馆 古城街巷院成都家春秋 楚音淼漫 德夯散记 涤荡尘世的神仙池 凤凰之歌 感遇土家 高昌神游 格桑花开 爱在青岛 策马塔公 天籁之音 呼喊 寂寞可以如此美丽 看遍大漠孤烟 马头琴声悠远 闽东惠安女 观乌尔禾魔鬼城 哈萨克姑娘 青岛的街路 上善若比九寨水 踏破贺兰山 桃坪羌寨 天山上的过客 汀州古街 唯楚有材 文化凤凰 我住鼓浪屿 湘西赶场 醒也川腔,醉也川腔 夜宿塔下 龙门伊水之思 印象挑夫 与鹰相会 雨中秋霞圃 肇兴侗寨偶遇 第三辑 味蕾之趣 外婆的汤团 阿娘的菜 coffee,咖啡 阿娘的鳗鲞 春茶之韵 淡出大味 话广东凉茶 谈茶 汀州吃饭 厦门小吃的大小早晚 镛记烧鹅 莜麦诱语 后跋:父亲深蕴的寓意
展开全部

节选

  《父子两重奏》: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饮食器具一直被视为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足见“美食”与“美器”的唇齿关系。  精美的食物就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这是一种时尚。  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上是一定要和谐的。一般来说,凉菜和夏令菜宜用冷色器具,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和情致;热菜和冬令菜、喜庆菜宜用暖色器具,给人一种暖和与饱食的感觉。  在纹饰上,食物的料形与器皿的图案更要相得益彰,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更要和谐。例如,平底盘是为爆炒菜而来,汤盘是为熘汁菜而来,椭圆盘是为整鱼菜而来,等等。  菜肴与器皿在空间上要和谐。  一般来说,平底盘、汤盘、鱼盘中的凹凸线是食和器结合的“*佳线”。用盘盛菜时,菜不漫过此线为佳。用碗盛汤,则以八成满为宜。  菜肴掌故与器皿图案也要和谐。糖醋鱼、茄汁鱼、红烧鱼盛在饰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的鱼盘中,会令人情趣盎然。寿桃糕装在饰有“青松白鹤”图案的果盘中,会叫人愉悦赏心。  饮食文化中的餐具变化有一显著特点,是单一化向组合化、成套化方向发展,现在我们在挑选、择取陶瓷餐具时,开始对用材、规格、花色、图案等方面要求协调统一。饮食文化的变化进步,其本质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温饱向小康的转化,是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的进步。  长沙不少饭店菜单中有“开胃鱼”一款,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在菜单上看到的“剁椒鱼头”。端上此菜只见盆中鱼头上摊撒着绿黄的腌剁辣椒,一点儿也不起眼;上海各川湘店中的“剁椒鱼头”,鱼头上摊撒着鲜红的剁椒,弹眼落睛,令人食欲大开,大快朵颐。有道是: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是怕不辣。湘菜当然会辣,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用筷拨去摊撒在鱼头上的剁椒,挑了一小口雪白的鱼肉入口品咂:鱼头经常扇动腮页,故而是活肉而有特质;剁椒之辣入里透辟,其辣让人咋舌;细感辣中有鲜美,有滋味。俗话说:“辣椒鱼虾下饭冤家。”虽是伸缩着舌头,呷着饮料来压辣,但欲罢不能。虽是汗满额头,还是擦了汗水还举箸。众位长沙朋友大笑,我亦笑。问是何种鱼为?答:雄鱼。末了,朋友叫了半斤干捞面,全倾进剩余的剁椒鱼头上拌和,一阵“哧溜”的吸吃面条声后,盘儿碗儿里全光光了。  回沪后,老叨念那“开胃鱼”。曾到好几家湘菜馆去品尝“开胃鱼”抑或“剁椒鱼头”,总不得其要领,往往形似而神韵未到,其滋其味亦不到。自己也在超市买了形形色色的“剁椒”蒸煮,也不能领略其风采。去“伊妹儿”问询请教长沙朋友才知:此“开胃鱼”还非长沙“贺福记”的傻瓜型鱼头剁椒调料不可。他们寄了一打给我。后来我在“欧尚”超市看到过,6.60元一瓶,想吃可即买,不必再烦朋友了。  其做法如下:**步,将胖头鱼(湖南长沙朋友所谓雄鱼,江浙的花鲢)鱼头剖开,去腮,洗净,沥干,放入盘中。第二步,将“贺福记”剁椒调料均匀铺在鱼头表面。吃辣的,一瓶可蒸鱼头一公斤;吃不惯辣,可用半瓶;也可按口味自己灵活添加减少。适量添加食用油,一般两调羹即可。第三步,将盛鱼盘放人蒸锅中(忌高压)蒸8至10分钟,到鱼的眼珠发白,用筷子挑得起鱼肉即可。  有时,我就买一条三四斤重的花鲢,吃剩的鱼将骨拆了,倒入碗中,天热放进冰箱,做成鱼冻后下饭,也是“打耳光也不肯放”。夏日胃口不好,倒不妨用此开胃,想来长沙人起“开胃鱼”之名,很有道理了。  无论是川、京、扬、粤菜,还是宁、鲁、晋、陕帮,菜还是家常好。  成都“盘飧市”有一副对联“百菜还是白菜好,诸肉还是猪肉香”,说的就是此理。鸡鸭猪鱼、白菜萝卜都是家常菜,饭店将此经营好,何愁顾客不盈门?  四川人“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惯习俗很浓,成都更甚,盘飧市的卤货正是迎合了这种消费习俗。卖的是卤肉、卤猪舌、卤猪尾、卤猪蹄、卤鸭子等,还要加添调配的辣酱做作料。盘飧市卖的是泡菜、猪肉,没有山珍海味却顾客盈门,关键在于选料精,不“捣糨糊”,讲究火候,配料用到位。因此,深受食客青睐,味香物精,定位百姓,价格低廉,下班随买,携带方便。草根平头有谁日日鲍鱼海参,熊掌燕窝?普通居民家常菜嘛。  “盘飧市”在华兴正街,上楼切一盘卤肉,斩一只卤鸭,炖一个麻婆豆腐,炒一个宫保鸡丁,要一瓶“水井坊”,摆一通龙门阵。菜只要五十多元,不成为工薪的负担。尽兴而来,微醺浅醉,消疲劳,除烦恼,除郁结,而后快快乐乐回家,明天高高兴兴上班。  周末下班,三五知己聚聚,去永陵路的“带江草堂”。雅士陈践石借用老杜诗“每日江头带醉归”,遂使“带江草堂”名闻遐迩。传统名菜是:邹鲢鱼、清蒸青鳝、红烧足鱼、奶汤鲫鱼、太白鱼头。足鱼即甲鱼也。何谓邹鲢鱼?其实就是“大蒜鲇鱼”之别称。郭沫若曾有诗《赠邹鲢鱼》日:“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此菜蒜香去腥,肉嫩入味,少骨无刺。问酒家何名邹鲢鱼,其也支支吾吾,不知所言。好在艺留,菜在,味存,香余,足矣。  ……

作者简介

作者两人系父子,父亲是“老三届”知青,儿子从事企业文化工作。两人的作品曾多次在《新民晚报》等媒体上发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