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包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1星价 ¥50.7 (7.3折)
2星价¥50.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086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3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122308672 ; 978-7-122-30867-2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领域中所应用的多种光谱学方法、色谱分离方法及计算机化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同时以研究角度从分子水平介绍了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图文并茂,理论与实用并重。

本书适合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领域中所应用的多种光谱学方法、色谱分离方法及计算机化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同时以研究角度从分子水平介绍了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图文并茂,理论与实用并重。 本书适合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001

1.1POPs概述001

1.1.1POPs定义001

1.1.2POPs性质001

1.1.3判断标准002

1.1.4POPs国际公约003

1.2POPs种类及来源004

1.2.1POPs分类004

1.2.2POPs来源017

1.3POPs对生物的毒性影响017

1.3.1对免疫系统的毒性效应017

1.3.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018

1.3.3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018

1.3.4致癌作用018

1.3.5其他毒性018

1.4POPs全球迁移机制019



第2章POPs的检测021

2.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021

2.1.1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021

2.1.2水样的采集026

2.1.3土壤和沉积物的采集036

2.1.4生物样品的采集044

2.2检测方法047

2.2.1有机氯农药的检测047

2.2.2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064

2.2.3其他POPs的检测075



第3章POPs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116

3.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16

3.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116

3.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特点118

3.1.3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因素119

3.1.4紫外吸收光谱法在POP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121

3.2荧光分光光度法123

3.2.1荧光光谱原理123

3.2.2荧光光谱法特点126

3.2.3影响荧光光谱法的因素127

3.2.4荧光光谱法在POP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128

3.3红外分光光度法133

3.3.1红外光谱原理133

3.3.2红外光谱法特点135

3.3.3红外光谱法的应用136

3.3.4红外光谱法在研究POP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138

3.4圆二色光谱法142

3.4.1圆二色光谱法原理142

3.4.2圆二色光谱法特点143

3.4.3影响圆二色光谱的因素144

3.4.4圆二色光谱法在研究POP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144

3.5其他方法145

3.5.1电化学方法145

3.5.2生物学方法145

3.5.3物理学方法146



第4章POPs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147

4.1有机氯农药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7

4.2有机磷农药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8

4.3多氯联苯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8

4.3.12,2′,4,4′,5-五氯联苯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8

4.3.22,3,3′-三氯联苯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9

4.3.3多氯联苯(PCB180)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49

4.3.4多氯联苯(PCB118、PCB126、PCB153)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50

4.4阿特拉津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54

4.4.1阿特拉津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54

4.4.2阿特拉津及2,4-二氯苯氧乙酸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55

4.5呋喃唑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161

4.6氯酚类污染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161

4.7十溴联苯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162

4.8全氟壬酸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163

4.9全氟烷酸与人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63

4.10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64

4.10.1菲、芘、苯并[a]芘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64

4.10.21-芘丁胺与C-myc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164

4.10.3芘类衍生物与人类肿瘤相关DNA之间的相互作用165

4.10.4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65



第5章POP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前景及展望169



参考文献17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刚,渤海大学,副教授,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Analytical Methods(SCI 3区)和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SCI 2区)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