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1972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91页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33197209 ; 978-7-5331-9720-9

本书特色

为什么中医的问题如此众多,为什么中医理论很难被西医认可?为什么中医在很多人眼里是一门“伪科学”?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医的理论已经出现了差错,已经坠入西方的“地心论”中,已经偏离了古人的学术轨道呢? 如果把中医学比作一棵大树,那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是主干,晋唐以后的中医学是枝叶。今天的枝叶已十分繁茂,但它的主干却是那样的脆弱!看似强大,实已弱不禁风,原因就是主干营养缺乏,畸形侧枝过多。 作者实践中医五十余年,从1978年开始写作,追寻中医理论的本来面目,历时四十年,终有所获。拨开繁枝杂叶,带你认识中医的真实面目。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基础, 重点讨论了中医学的起源、经典著作的指导思想以及伤寒与温病、伤寒与杂证的辨证关系。每篇作品都是以当代科学为依据, 以唯物辩证法为准绳, 从源头上溯出古今中医理论的不同观点。由于该书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是中医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产物, 因此能适用于各个阶层热爱中医的人士。

目录

中医溯源一百难

上篇 中医基础溯源

阴阳原始论

论三极

论五行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的生化承制

论六气与六淫

论风

论寒

论暑

论湿

论燥

论火与热

论五疫与六气

六经生化大论

论太阳经病

论阳明经病

论少阳经病

论太阴经病

论少阴经病

论厥阴经病

论心包络与三焦

论膏肓

论经络

论命火

论君火

论气、血、津液

论营卫

论脏腑虚实

论胃、胃气、胃脉

论中医脉学

《黄帝内经》时期

汉·张仲景时期

晋唐以后的脉学

论“脾主运化

论引火归元

论舌质与舌苔

舌体

舌质

舌苔

论八法

论汗法

论吐法

论下法

论和法

论温法

论清法

论消法

论补法

下篇 伤寒论溯源

跋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兴哲,曾用名高新哲,十四岁拜师学中医,十九岁学临床,二十八岁开始著书立说。有徒弟多名,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年。著有《峰峰矿区土产药材手册》《新汤头歌》《新四言举要》《诊脉辨证口诀歌》《伤寒医论》《伤寒浅著》《伤寒问难》《子午秘录》等作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