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与选择

包邮道路与选择

¥48.6 (7.1折) ?
1星价 ¥48.6
2星价¥48.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476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36
  • 出版时间:2019-05-20
  • 条形码:9787545547627 ; 978-7-5455-4762-7

本书特色

本书以五四运动的史实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明了五四运动本身发展的背景、起因、过程、影响,着重而详细地说明了五四运动在政治与文化上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作者以唯物史观的观点,从整体与微观两个层面,说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如何成为现代中国的历史起点,如何成为中国全面融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起点,如何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崭新开端的。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五四运动的史实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明了五四运动本身发展的背景、起因、过程、影响,着重而详细地说明了五四运动在政治与文化上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作者以唯物史观的观点,从整体与微观两个层面,说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如何成为现代中国的历史起点,如何成为中国全面融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起点,如何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崭新开端的。

目录

引言:划时代的转折点 一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五四运动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叙事体系 三 五四运动的目标 酝 酿 **章 世界格局巨变 一 日本霸占山东 二 朝鲜爆发三一运动 三 美国的双重影响 四 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 中国面临转折 一 “黄金时代”短暂 二 政治中心真空 三 社会能量在集结 四 学生在行动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 《新青年》创刊 二 蔡元培来了 三 开启文学革命 四 新闻改革肇始 五 学生社团潮动 六 与封建顽固派对垒 爆 发 第四章 五四运动爆发 一 巴黎和会无视中国 二 国内群情激愤 三 五四这一天 四 营救被捕学生 五 蔡元培辞职离校 六 北京总罢课 第五章 各地和海外响应北京 一 天津:京外枢纽促联合 二 山东:动员早,众志坚 三 湖北:武汉学子洒热血 四 广东:学商工齐奋起 五 江苏:多地城乡联动 六 浙江:学联带动“三罢” 七 安徽:学生引领各界 八 江西:讲究策略实效 九 福建:两市带动全省 十 山西:各界配合学生 十一 河南:女生率先反抗 十二 湖南:抗高压,《评论》响 十三 四川:坚韧抵制日货 十四 陕西:学子并肩抗争 十五 云南:各方同仇敌忾 十六 贵州:官民共同对敌 十七 黑龙江:工运鼎力支持 十八 吉林:各族捍卫主权 十九 辽宁:学生勇破禁锢 二十 广西:波澜从东向西 二十一 内蒙:少年斗志顽强 二十二 其他各地:紧密联系,共同发声 二十三 海外:赤子忧国奋起 第六章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 一 破坏与镇压愈演愈烈 二 “六三运动”——北京学生大无畏抗争 三 “六五运动”——上海“三罢”支持北京 四 上海各界持续斗争 五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的鲜明特点 第七章 中国拒签对德和约 一 北京政府对签字问题的方针 二 陈独秀、胡适等人冲到前台 三 爱国团体的联合和发展 四 国内外协力抗争 五 中国使团毅然拒签 第八章 捍卫并发展五四成果 一 持续反对日本扩大侵略 二 决绝对抗军阀专制暴政 选 择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一 新闻界全面改革 二 文学革命高歌猛进 三 “整理国故”运动发端 四 教育改革多方展开 第十章 西方学说思潮大力引进 一 实用主义全国滥觞 二 罗素临别明确回应 三 无政府主义思潮蔓延 四 人本主义不断渗入 第十一章 马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德旺,河北景县人。1946年生于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校基础学科教学带头人。以五四运动史为科研主攻方向,先后在《求是学刊》《北方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百年潮》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五四及其政派研究》、《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合作),主持完成《李昌传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