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经济学

包邮林业经济学

¥23.8 (5.3折) ?
1星价 ¥23.8
2星价¥23.8 定价¥44.5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454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109245440 ; 978-7-109-24544-0

内容简介

  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林业经济学(第二版)》以林业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林业经济学以及林业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实践,并对林业经济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世界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中国林业发展的环境分析、轮伐期、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社区林业、林产品市场、林产品贸易、林业宏观政策等。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绪论
一、现代林业发展与林业经济活动内涵拓展
二、林业经济学的发展
三、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
四、中国林业发展及对林业经济理论的需求
五、中国林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问题
六、本教材的内容安排和特点

**章 经济学理论基础
**节 价值与价格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
二、生产要素价值与价格论
三、边际效用价值与价格论
第二节 资源配置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
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
四、市场失灵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含义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外部性的解决方法
第四节 公共物品理论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二、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公共物品的解决方法
第五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二章 世界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
**节 世界的森林资源及经营利用
一、全球森林资源概况
二、全球森林资源变化的特点
三、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
四、全球林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第二节 世界林业经营目标的演变及主要经营思想
一、世界林业经营目标的演变
二、世界林业的主要经营思想
第三节 国外林业发展状况
一、日本林业发展状况
二、美国林业发展状况
三、德国林业发展状况
四、印度林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中国林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节 中国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林业及现代林业的内涵
二、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三、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四、中国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林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一、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二、中国林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中国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节 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中国森林资源的自然分布
二、中国林业发展的环境压力
三、中国林业发展的环境任务
第四节 中国林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
二、林业全球化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三、林业全球化给我国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四、当前我国林业的任务
第五节 中国林业改革与发展
一、林权制度改革
二、现代林业体系建设
三、林政管理制度改革
……
第四章 *优轮伐期
第五章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经济评价
第六章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第七章 社区林业
第八章 林产品市场
第九章 林产品贸易
第十章 林业宏观政策
第十一章 林业经济实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林业经济学(第二版)》:  **节 价值与价格理论  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马歇尔的供求价值与价格理论产生之前,价值与价格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条线索是从供给方或生产者角度讨论价值与价格的源泉和价值与价格的决定,这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价值论;另一条线索是从需求方或消费者角度讨论价值与价格的源泉,即边际效用价值与价格论。一、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一重要命题,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价值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和商品生产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从研究商品经济*基本的细胞——商品开始的。  (一)商品的二因素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是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物品,如食品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物品这种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效用,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  2.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  (1)交换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具右了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和比例。如生产者用一只羊交换两只鸡,这两只鸡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在市场上,一种商品可以与许多商品相交换,因而能有多种交换价值。而且,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还会因时因地而产生变化。那么,这种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马克思认为是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2)价值。为什么一只羊能够交换两只鸡,这意味着羊与鸡这两种不同的商品之间有着某种本质上的等同性。但是,无论羊与鸡这两种商品的物质形态还是使用价值;都是不可能在质上等同从而在量上加以比较的。既然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无法进行比较,那就应当把它抛开。如果把使用价值抛开,那么所有商品剩下来的只有一种属性,就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凝结了一定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可见,各种商品从使用价值看,是千差万别的,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不可比的。但从任何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来看,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质上是同一的,都能根据劳动量的多少相互比较,并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互相交换。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这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目的上的耗费,如农民生产粮食的劳动,工人生产钢铁的劳动,即为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其共同内容是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即为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互相统一、不可分割的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互相区别的。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相同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由于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因而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抽象劳动则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才存在,因而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商品的价值量决定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既然是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大小也必然由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而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也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但是,由于不同商品生产者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一样,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一样。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四)商品的价格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产生了货币之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成了商品的价格。这样,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又采取了价格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采取了价格形式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成为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交换价值(价格)与价值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价格的涨落波动,既不是无限制的上涨,也不是无限制地下跌,它始终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涨后又下跌,下跌后又上涨。即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除了由其价值决定外,还受许多因素如货币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商品的供求关系、竞争、政府政策等影响,其中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刘俊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统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和科研,持编写了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统编教材等诸多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