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山里红活性成分高效分离与利用
1星价
¥56.5
(4.8折)
2星价¥56.5
定价¥11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088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2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030608895 ; 978-7-03-060889-5
内容简介
山里红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是山楂的一个变种。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山里红资源,《山里红活性成分高效分离与利用》从山里红的检测方法、药材采收、新剂型制备到降血脂活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山里红的研究历程,并通过这些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山里红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利用。《山里红活性成分高效分离与利用》可为山里红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思路。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山里红形态及分布 2
1.2 山里红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4
1.2.1 黄酮类化合物 4
1.2.2 有机酸类化合物 6
1.2.3 其他成分 6
1.3 山里红成分分离及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7
1.3.1 山里红成分分离研究进展 7
1.3.2 山里红活性成分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7
1.4 山里红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9
1.4.1 降血脂 9
1.4.2 治疗心肌缺血 10
1.4.3 抑制细胞损伤 11
1.4.4 抗菌 12
1.5 山里红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13
1.5.1 浸渍提取法 13
1.5.2 热回流提取法 13
1.5.3 超声辅助提取法 13
1.5.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3
1.6 生物利用度 14
1.7 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5
1.7.1 传统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5
1.7.2 现代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6
1.8 山里红活性成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9
第2章 HPLC同时测定山里红中7 种主要活性成分 21
2.1 山里红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22
2.1.1 绿原酸 22
2.1.2 牡荆素-4″-O-葡萄糖苷 22
2.1.3 牡荆素-2″-O-鼠李糖苷 23
2.1.4 荭草苷 23
2.1.5 芦丁 24
2.1.6 牡荆素 25
2.1.7 金丝桃苷 25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5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5
2.2.2 HPLC 的建立 26
2.2.3 方法学验证 26
2.3 结果与讨论 29
2.3.1 色谱条件筛选 29
2.3.2 方法学验证 29
2.4 本章小结 33
第3章 超声辅助提取山里红叶中活性成分 35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6
3.2 实验方法 36
3.2.1 单因素实验 36
3.2.2 响应面实验设计 37
3.2.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7
3.2.4 统计分析 38
3.3 结果与讨论 38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8
3.3.2 响应面实验结果 39
3.3.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43
3.4 本章小结 43
第4章 微波辅助酸水解转化山里红叶中活性成分 45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6
4.2 实验方法 46
4.2.1 酸浓度 46
4.2.2 微波时间 47
4.2.3 液固比 47
4.2.4 乙醇浓度 47
4.2.5 微波温度 47
4.2.6 微波功率 47
4.3 结果与讨论 47
4.3.1 酸浓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7
4.3.2 微波时间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3 液固比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4 乙醇浓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5 微波温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6 微波功率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4 本章小结 51
第5章 山里红活性成分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4
5.2 实验方法 54
5.2.1 样品处理 54
5.2.2 统计分析 54
5.3 结果与讨论 55
5.3.1 近十年气候因子的变化统计分析 55
5.3.2 山里红活性成分含量季节动态 56
5.3.3 相关性分析 58
5.4 本章小结 59
第6章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促血管生成能力 61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
6.2 实验方法 62
6.2.1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62
6.2.2 CAM实验 63
6.3 结果与讨论 64
6.3.1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64
6.3.2 CAM实验结果分析 68
6.4 本章小结 69
第7章 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的制备及其表征 71
7.1 实验材料与设备 72
7.2 实验方法 72
7.2.1 SAS制备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 72
7.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73
7.2.3 正交试验设计 74
7.2.4 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粒径的测定 75
7.2.5 扫描电镜观察 75
7.2.6 X射线衍射分析 75
7.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 75
7.2.8 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76
7.2.9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76
7.3 结果与讨论 76
7.3.1 单因素实验 76
7.3.2 正交试验 78
7.3.3 超细微粉制备前后对比 79
7.3.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80
7.3.5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80
7.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81
7.3.7 体外溶出度结果分析 81
7.3.8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 82
7.4 本章小结 83
第8章 山里红叶提取物的降血脂活性 85
8.1 实验材料与设备 86
8.2 实验方法 86
8.2.1 急性毒性实验 86
8.2.2 动物分组及体重统计 87
8.2.3 肝部脏器系数 88
8.2.4 高血脂生化指标检测 88
8.2.5 肝组织切片 89
8.2.6 统计分析 89
8.3 结果与讨论 89
8.3.1 急性毒性实验 89
8.3.2 体重变化实验 90
8.3.3 小鼠肝部脏器系数 91
8.3.4 高血脂生化指标检测 92
8.3.5 肝组织切片 94
8.4 本章小结 98
参考文献 99
附录1 作者已发表的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107
附录2 作者正在申请的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109
附录3 本书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照片 111
编后记 123
第1章 概述 1
1.1 山里红形态及分布 2
1.2 山里红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4
1.2.1 黄酮类化合物 4
1.2.2 有机酸类化合物 6
1.2.3 其他成分 6
1.3 山里红成分分离及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7
1.3.1 山里红成分分离研究进展 7
1.3.2 山里红活性成分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7
1.4 山里红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9
1.4.1 降血脂 9
1.4.2 治疗心肌缺血 10
1.4.3 抑制细胞损伤 11
1.4.4 抗菌 12
1.5 山里红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13
1.5.1 浸渍提取法 13
1.5.2 热回流提取法 13
1.5.3 超声辅助提取法 13
1.5.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3
1.6 生物利用度 14
1.7 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5
1.7.1 传统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5
1.7.2 现代超细微粉制备技术 16
1.8 山里红活性成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9
第2章 HPLC同时测定山里红中7 种主要活性成分 21
2.1 山里红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22
2.1.1 绿原酸 22
2.1.2 牡荆素-4″-O-葡萄糖苷 22
2.1.3 牡荆素-2″-O-鼠李糖苷 23
2.1.4 荭草苷 23
2.1.5 芦丁 24
2.1.6 牡荆素 25
2.1.7 金丝桃苷 25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5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5
2.2.2 HPLC 的建立 26
2.2.3 方法学验证 26
2.3 结果与讨论 29
2.3.1 色谱条件筛选 29
2.3.2 方法学验证 29
2.4 本章小结 33
第3章 超声辅助提取山里红叶中活性成分 35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6
3.2 实验方法 36
3.2.1 单因素实验 36
3.2.2 响应面实验设计 37
3.2.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7
3.2.4 统计分析 38
3.3 结果与讨论 38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8
3.3.2 响应面实验结果 39
3.3.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43
3.4 本章小结 43
第4章 微波辅助酸水解转化山里红叶中活性成分 45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6
4.2 实验方法 46
4.2.1 酸浓度 46
4.2.2 微波时间 47
4.2.3 液固比 47
4.2.4 乙醇浓度 47
4.2.5 微波温度 47
4.2.6 微波功率 47
4.3 结果与讨论 47
4.3.1 酸浓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7
4.3.2 微波时间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3 液固比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4 乙醇浓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5 微波温度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3.6 微波功率对VIT收率的影响 49
4.4 本章小结 51
第5章 山里红活性成分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4
5.2 实验方法 54
5.2.1 样品处理 54
5.2.2 统计分析 54
5.3 结果与讨论 55
5.3.1 近十年气候因子的变化统计分析 55
5.3.2 山里红活性成分含量季节动态 56
5.3.3 相关性分析 58
5.4 本章小结 59
第6章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促血管生成能力 61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
6.2 实验方法 62
6.2.1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62
6.2.2 CAM实验 63
6.3 结果与讨论 64
6.3.1 山里红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64
6.3.2 CAM实验结果分析 68
6.4 本章小结 69
第7章 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的制备及其表征 71
7.1 实验材料与设备 72
7.2 实验方法 72
7.2.1 SAS制备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 72
7.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73
7.2.3 正交试验设计 74
7.2.4 山里红叶转化物超细微粉粒径的测定 75
7.2.5 扫描电镜观察 75
7.2.6 X射线衍射分析 75
7.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 75
7.2.8 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76
7.2.9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76
7.3 结果与讨论 76
7.3.1 单因素实验 76
7.3.2 正交试验 78
7.3.3 超细微粉制备前后对比 79
7.3.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80
7.3.5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80
7.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81
7.3.7 体外溶出度结果分析 81
7.3.8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 82
7.4 本章小结 83
第8章 山里红叶提取物的降血脂活性 85
8.1 实验材料与设备 86
8.2 实验方法 86
8.2.1 急性毒性实验 86
8.2.2 动物分组及体重统计 87
8.2.3 肝部脏器系数 88
8.2.4 高血脂生化指标检测 88
8.2.5 肝组织切片 89
8.2.6 统计分析 89
8.3 结果与讨论 89
8.3.1 急性毒性实验 89
8.3.2 体重变化实验 90
8.3.3 小鼠肝部脏器系数 91
8.3.4 高血脂生化指标检测 92
8.3.5 肝组织切片 94
8.4 本章小结 98
参考文献 99
附录1 作者已发表的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107
附录2 作者正在申请的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109
附录3 本书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照片 111
编后记 123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2.8¥32.8 -
药用植物图鉴
¥29.3¥45.0 -
南瓜栽培新技术
¥3.2¥7.5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5¥11.0 -
小浆果栽培技术
¥6.1¥19.0 -
现代花卉园艺学原理与切花百合生产技术
¥11.0¥37.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50.6¥80.0 -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4
¥75.6¥120.0 -
蛋鸡养殖技术精解
¥31.2¥48.0 -
农业推广
¥41.1¥68.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及投入机制研究——以典型稻麦区为例
¥66.0¥100.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4.7¥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9.4¥88.0 -
游动的宝石——锦鲤
¥67.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