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

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

1星价 ¥42.5 (7.2折)
2星价¥42.5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049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21804911 ; 978-7-5218-0491-1

本书特色

作者将自己专著外所写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散篇论文,筛选出有些保留价值者,再加之多次参加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组织的学术活动,续有所获。手头有了点新东西,加上过去参编江苏省有关方面策划的《江苏通史》《江苏吴文化志》所得,于是,集结成书才有了《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的编选。

内容简介

  《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作者将自己专著外所写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散篇论文,筛选出有些保留价值者,再加之多次参加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组织的学术活动,续有所获。手头有了点新东西,加上过去参编江苏省有关方面策划的《江苏通史》《江苏吴文化志》所得,于是,集结成书才有了《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的编选,是张广志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来主要成果的汇集之作。  《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嫘祖三题
周为黄帝之后说靠得住吗?
太公治齐简论
秦人“从死”散议
《左传》民本思想论析
沈约《宋书》及其为人漫议
传统文化热的几点思考
魏建钢《越窑制瓷史》序
江苏吴地学术文化志
夏、商、西周时期江苏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张广志论学杂著选辑续编》:  (一)孟森的明清史研究  孟森(1868-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回国后,入广西边防大臣郑孝胥幕,利用幕府收藏大量文献,撰《广西边事旁记》十四卷,由严复作序,于1905年8月出版。后随郑孝胥至上海,参与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三十四年(1908)七月,接任《东方杂志》主编,对杂志版面作了全面革新,增辟了讨论立宪政府的专栏,并著文议论君主立宪。宣统元年(1909),当选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三次奏请清廷开国会,成立立宪政府,未被理睬。辛亥革命后,大小政党纷纷出现,孟曾任黎元洪为首领的共和党执行书记。1912年秋,与张謇一起建议组织中美银行和改革盐税以减轻政府财政困难,受到袁世凯赏识。1913年1月,当选为国会议员。同年7月,又被选为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14年,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后退出政界,专心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曾在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任教,后应聘到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专心于明清史研究,先后发表《满洲名义考》、《金国号考》、《清始祖布库里英雄考》、《清初三大疑案考》、《八旗制度考》等论文,后收入《心史丛刊》一、二、三集中。在北大任教期间,著有《明清史讲义》,于明、清两朝政治大端及兴衰之故,揭示详实,对历史事件原委和人物活动,评述深刻,被学界视为明清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作。现有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的孟森的学生商鸿逵整理的《明清史讲义》上、下册。在台湾,亦有同为孟森学生的吴相湘编校的《清史讲义》的出版。上举书外,尚著有《新编法学通论》、《心史史料》、《清朝前纪》、《满洲开国史讲义》、《元明清系通纪》等。  1937年患病期间,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曾前来探视,他给郑写了几首诗斥责其与日本人合作。后病情日重,于1938年1月14日去世,年71岁。  (二)吕思勉的史学成就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除读经书和做八股文外,还在其父吕誉千及母亲指导下,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纲鉴易知录》、《廿二史札记》、《皇朝经世文编》等,很早就对史部书发生了兴趣。十五岁中秀才后,已无心科举,专心研习《通鉴》、《明纪》、《三通》及其他文史古籍。二十岁后更明确以治史为今后主要研究对象。  1905年起,开始其伴随终生的教学生涯,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科学校任国文、历史、地理教员。辛亥革命后,先在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教商业经济、商业地理,旋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0年,北上任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北大学)教授。1923年复南下江苏省立**师范专科任教。1925年,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光华大学增设历史系,遂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八”事变后,曾一度到安徽大学任教,不久,仍返回光华大学。1941年,上海租界沦陷,光华大学停办,遂携眷返乡,闭门著书,数年间惟恃开明书店稿费勉强糊口,清苦可知。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吕遂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为一级教授,并任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1957年10月9日去世,年74岁。  ……

作者简介

张广志,男,汉族,1937年10月20日生,江苏铜山人。1961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前青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前副会长、现顾问,加拿大中华学院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1年大学毕业后即来青海师范大学(前青海师范学院)工作,直至2007年退休,前后凡46年,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校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涉其他文史领域。著有《奴隶社会并非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研究》、《三代社会形态——中国无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研究》、《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历史投下的阴影——古代帝王将相的人性负面》、《西周史与西周文明》、《先秦传说与区域文化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