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回望故园:东莞村落记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943458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11页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559434586 ; 978-7-5594-3458-6
本书特色
从一个人,繁衍为一个家族,再积累成一个村落,*后演变为一种文明。 从一间小屋,掘出一眼水井,建起一间宗祠,添置一间书房,竖起一圈围墙,*后建成一方乐土。 在东莞,村落是城市的源头,也是城市的见证。一些村庄,由军队演变而来。东莞的军铺、小享等村曾吸引朝廷的注意,派军队前来驻守,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久而久之,这些官兵成家立业,定居于此,演化成村民。而饱尝战争流离之苦的客家人,也借鉴围拢式的布局建造排屋和炮楼,以更为森严防备的姿态构建属于他们的村庄。至于更远的,数百年来世代泛浮水上、四处漂泊的疍民,也慢慢移居陆地,以耕种为业,融入村庄,或形成新的村落。这些村落和村落里的人们,勤劳,勇敢,务实,团结……他们浸润了城市的血脉,成为东莞的品格。繁育出小镇,演化为城市。本书讲述了伴随村庄的沉寂,东莞城市的繁荣,及其所蕴藏着的古老的智慧和坚韧的品格、生生不息的力量。 通过实地走访东莞数十个镇的代表村落,描述村落中的宗祠、寺庙、街巷、建筑,采访村落的保护者、村落的规划者、研究村落的学者等,这本散文集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村落的历史与人文,城市的记忆与变迁,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时间在古村不会停滞不前,古村与祠堂随着时间变得斑驳。如何让旧村焕出新颜,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同时赋予新的功能与使命成为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实地走访了东莞32个镇的代表村落, 通过描述村落中的宗祠、寺庙、街巷、建筑, 通过采访村落的保护者、村落的规划者、研究村落的学者等, 向读者展示中国村落的历史与人文, 城市的记忆与变迁,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目录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