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322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29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112232253 ; 978-7-112-23225-3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根据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制冷技术”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发展对制冷技术的要求及制冷技术实际整体水平,结合国外、特别北美国家该类课程特点以及我国制冷专业本科生教材特色,吸收我国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本科生普遍使用的同类教材的优点,以制冷基本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和制冷在建筑中的应用为主线,编写了本教材,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特色、更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点的“制冷技术”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制冷设备的热工特性;具有设计、运行和管理制冷设备以及建筑空调中常用制冷系统的能力。 本教材系统地阐述了制冷工质的热物特性,蒸汽压缩式制冷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系统,建筑冷源系统设计及制冷设备和冷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制冷技术”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发展对制冷技术的要求及制冷技术实际整体水平,结合国外、特别北美国家该类课程特点以及我国制冷专业本科生教材特色,吸收我国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本科生普遍使用的同类教材的优点,以制冷基本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和制冷在建筑中的应用为主线,编写了本教材,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特色、更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点的“制冷技术”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制冷设备的热工特性;具有设计、运行和管理制冷设备以及建筑空调中常用制冷系统的能力。 本教材系统地阐述了制冷工质的热物特性,蒸汽压缩式制冷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系统,建筑冷源系统设计及制冷设备和冷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的供冷需求 1.1.1 空调冷负荷 1.1.2 制冷的概念 1.1.3 人工制冷的发展 1.2 实现制冷的基本途径 1.2.1 相变制冷 1.2.2 气体*热膨胀制冷 1.2.3 温差电制冷 1.2.4 热声制冷 1.3 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形式 1.3.1 居住建筑的空调制冷系统 1.3.2 公共建筑的空调制冷系统 1.4 制冷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制冷剂的种类与性质 2.1 制冷剂的种类与替代 2.1.1 烷烃基制冷剂 2.1.2 烯烃基制冷剂 2.1.3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2.1.4 不同压力水平的制冷剂分类 2.1.5 制冷剂的替代 2.2 制冷剂的热力性质计算方法 2.2.1 制冷剂热力性质参数模型 2.2.2 制冷剂热力性质图表 2.3 制冷剂的迁移特性计算方法 2.3.1 动力黏度方程 2.3.2 导热系数方程 2.4 制冷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2.4.1 安全性与热稳定性 2.4.2 对其他物质的物化作用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演变与特性 3.1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 3.1.1 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 3.1.2 制冷量与制冷系数 3.2 制冷系数*大化的探索 3.2.1 卡诺循环的诞生 3.2.2 逆卡诺制冷循环 3.2.3 湿蒸气区的逆卡诺循环 3.2.4 蒸气压缩式制冷饱和循环 3.2.5 饱和循环的热功计算 3.3 提高饱和循环性能的有效途径 3.3.1 饱和循环与逆卡诺循环的差异 3.3.2 饱和循环的节流损失和过热损失 3.3.3 性能提高途径1:节流前过冷 3.3.4 性能提高途径2:回热循环 3.3.5 性能提高途径3:多级压缩循环 3.3.6 性能提高途径4:复叠式循环 3.4 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特性分析 3.4.1 工况变化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3.4.2 实际循环中的传热与流动损失 3.4.3 制冷循环内部损失的熵分析法 3.4.4 制冷循环内部损失的娴分析法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压缩机 4.1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种类 4.1.1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 4.1.2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种类 4.2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 4.2.1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4.2.2 理想压缩机的制冷量 4.2.3 压缩机排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4.2.4 实际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4.2.5 往复式压缩机的制冷量 4.3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功率 4.3.1 往复式压缩机的功率 4.3.2 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指标 4.3.3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况与特性 4.4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特征 4.4.1 螺杆式压缩机的构造 4.4.2 螺杆式压缩机的分类 4.4.3 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 4.4.4 螺杆式压缩机的发展 4.5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功率 4.5.1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4.5.2 螺杆式压缩机的排气量 4.5.3 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与制冷量 4.5.4 螺杆式压缩机的功率 4.6 螺杆式压缩机的能量调节 4.6.1 螺杆式压缩机的滑阀调节 4.6.2 螺杆式压缩机的柱塞阀调节 4.6.3 螺杆式压缩机的内容积比调节 4.7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与特点 4.7.1 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7.2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分类 4.7.3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 4.8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能量损失与轴功率 4.8.1 离心式压缩机的能量损失 4.8.2 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计算方程 4.8.3 离心式压缩机的轴功率 4.8.4 离心式压缩机的*佳叶片形式 4.8.5 离心式压缩机的*大圆周速度 4.9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特性与调节 4.9.1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特性 4.9.2 离心式压缩机制冷量随工况变化关系 4.9.3 离心式压缩机制冷量调节方法 4.10 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4.10.1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结构与工作过程 4.10.2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种类及特点 4.10.3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功率 4.10.4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能量调节 4.11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4.11.1 涡旋式压缩机结构与工作过程 4.11.2 涡旋式压缩机的种类及特点 4.11.3 涡旋式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功率 4.11.4 涡旋式压缩机的能量调节 本章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制冷系统的冷凝器与蒸发器 5.1 冷凝器的种类与特点 5.1.1 水冷式冷凝器 5.1.2 空冷式冷凝器 5.1.3 蒸发式冷凝器 5.2 冷凝器设计计算方法 5.2.1 冷凝热量和平均传热温差 5.2.2 冷凝换热管及管束效应 5.2.3 冷凝器结构及管程计算 5.2.4 冷凝器换热系数的确定 5.2.5 冷凝器传热面积计算图解法 5.2.6 冷凝器冷却介质流动阻力 5.3 常用冷凝器设计计算案例 5.3.1 卧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