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1603-1840:第二卷

包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1603-1840:第二卷

1星价 ¥15.4 (4.1折)
2星价¥15.4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08158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63页
  • 出版时间:2012-06-01
  • 条形码:9787214081582 ; 978-7-214-08158-2

本书特色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向,这集中反映在儒学、国学、兰学三大学问体系中。由于“三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所倡精神各异,因而对中国的认识也表现为三种互相联系又相互龃龉的话语。源于三大知识体系的中国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概而观之,作为与中国儒家同根的日本儒者反映出实现日中两国文化平等的诉求;国学家们则基于民族主义对中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兰学家则在与西洋的对照中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位。要而言之,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各种认识,都可以从“江户三学”中找到原型。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向,这集中反映在儒学、国学、兰学三大学问体系中。由于“三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所倡精神各异,因而对中国的认识也表现为三种互相联系又相互龃龉的话语。源于三大知识体系的中国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概而观之,作为与中国儒家同根的日本儒者反映出实现日中两国文化平等的诉求;国学家们则基于民族主义对中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兰学家则在与西洋的对照中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位。要而言之,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各种认识,都可以从“江户三学”中找到原型。

目录

前言 **章 儒学家的中国观 一、江户时代初期儒者的中国认识:“理”的普遍性与儒者的中国憧憬 1.藤原惺窝的中国认识 2.林罗山的中国认识 3.中江藤树的中国认识 4.明末遗臣与日本儒者的中国认识 二、海禁时代儒者的中国认识:“中华”的概念化与华夷秩序观的分裂 1.中华崇拜思想 2.日本型华夷思想 第二章 国学家的中国观 一、国学孕育阶段的中国认识:神儒佛三教一致下的中国观 1.复古思潮与国学的萌芽 2.国学先驱者的中国认识——户田茂睡 3.国学先驱者的中国认识——契冲 二、国学确立阶段的中国认识:国学话语体系的创建与儒佛的排斥 1.荷田春满的中国认识 2.贺茂真渊的中国认识 三、国学大成与发展阶段的中国认识:神道的普遍性与儒佛的特殊性 1.本居宣长的中国认识 2.平田笃胤的中国认识 四、对国学者中国认识的思考 第三章 兰学与中国认识 一、兰学素描 1.学统源流 2.科学认识论 3.兰学的职业化 二、兰医技术型 1.杉田玄白:从弃汉到存汉 2.前野良泽:慕兰存汉 3.大槻玄泽:汉兰折中 三、经世致用型 1.山片蟠桃:对中国文化的扬弃 2.本多利明:基于地理环境论的中国认识 四、融汇中西型和魂洋才论 1.佐久间象山:中西文化互补论 2.横井小楠:“三代”政治样本观 3.流连于中华文化的情结 五、佐藤信渊的兴日侵华论 第四章 幕末遣欧美使节的中国见闻 一、香港、上海识见 1.香港见闻 2.上海印象 二、海外华人与中国事情 1.邂逅海外华人 2.关注中国事情 三、幕末使节中国见闻的特点 1.评价严苛 2.视角偏颇 结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向卿,1973年生,湖南洞口人。1996年毕业干湘潭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作为“日研生”留学鹿儿岛大学。200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湖南师范大学日语系,专攻日本思想文化史。先后在《日本学刊》、《日语学习与研究》、《日本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国学与近世日本人的文化认同》曾获第七届日本思想文化优秀论文二等奖。

赵德宇,1983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青年学者交流委员会会长。曾在日本立教大学、早稻田大学、上越教育大学、武藏大学从事研究。研究方向为日本历史文化,代表著作有《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中日西学比较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郭丽,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曾赴日本立教大学访学两年半,其间搜集、整理并翻译了本书的大部分原始资料。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外国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